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2

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对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什么样的作品,在建立了正确的歌唱发声的基础上,如何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某些调整,既不影响美好的声音,又能够准确的表现作品的风格,良好的演唱风格的形成,是歌唱生理条件,演唱方法技巧,文化内涵,审美水平,情感深度等等的综合体,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并确立的有利于自己歌唱的形式,是艺术实践的结果。

关键词:声乐演唱;把握风格;艺术实践

歌唱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旋律有机结合的产物,完整的讲,就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的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它不仅是创造优美动人旋律的源泉,也是塑造丰富多彩音乐形象的依据。因此,歌唱艺术基本功训练除了发声系统的训练外,还包括咬字、吐字、语言等方面的训练,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不同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的表现必然不同

在歌曲演唱中,我们要对声乐作品的风格认识和表现,联系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特别是在演唱作品的时候,不能千篇一律地用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表现手法,相同的情感表现层次来演唱,要研究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作品的差异。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十七世纪的名曲。《我亲爱的》是一首爱情歌曲,它对爱情的表露显然是含蓄的,像《尼娜》和《爱情的喜悦》等都属于这一类。同样一首《我爱你》贝多芬的歌曲和格里格的歌曲就有很大的不同,显然后者比较热情,冲动,比较表露。

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声乐作品同样如此。延安时期声乐作品的风格十分明显,抗战和民族解放是当时政治的中心,在这样一个民族从亡的关头,文化艺术必然受到强烈的影响和某种制约,所以文艺作品内容上是几乎相同的,歌曲也必然如此,歌词内容和音乐特点上也大多都是悲愤激昂的,或者是痛苦反抗的。

改革开放以来,声乐艺术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表现各种各样思想和情感的作品,风格各异,创作手法各异的作品百花齐放。正是由于人们处于一个发展较快的时代,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所以,人们往往试图表现的东西和某种思想上的激动一样偏重于显示一种宏伟壮丽的气势,声乐作品往往表现出史诗般壮丽的雄伟心胸理想,如《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妈妈》、《中国的土地》、《祖国慈祥的母亲》、《我爱你中华》、《春天的故事》、《科学的春天来到了》、《走进新时代》等等,歌唱的技术也因此偏重于大起大落,相反,生活中比较细腻的平常的情感比较少,表现风情的小故事般的作品少了。虽然也有像《花纸伞》、《大森林的早晨》、《枫林漫步》、《梧桐树》之类精美的小歌,但很多作品都力图表现宏伟的气概,壮丽的史诗般的热情,且演唱难度比较大,往往在基础教学中难以使用,其实歌曲并非大了难了才显示水平,舒伯特的歌曲有几首是大作品呢?

二、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作品

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对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什么样的作品,在建立了基本良好的歌唱发声的基础上,如何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某些调整,既不影响美好的声音,又能够准确的表现作品的风格,这是我们声乐教学中研究风格最实际,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比如意大利人的热情,声音喷薄而出,热情洋溢:德国人却比较严谨、理智,情感表现大部分时候都受到严谨的控制;法国人浪漫,讲究和典雅,俄罗斯的宏大壮丽:日本人的细腻,多愁善感:都应该在声乐作品中用恰如其分的演唱方式表现出来。如果演唱德国作品用意大利式的热情,显然就过了。有些民族的风格是比较接近的,比如意大利与西班牙的风格很接近,日本艺术歌曲与韩国的风格很相似,某些方面的风格特点又与德国艺术歌曲有点相似,都是内向的细腻的压抑的,而不是从内心向外的。表现时代作者的作品,需要恰当的风格掌握之外,各人演唱的风格也各有不同,帕瓦罗蒂的松弛大方流畅,多明戈的戏剧性,浑厚及优美,卡雷拉斯的细腻精妙,弱声柔情。个人演唱的风格与每个人的生理结构,发声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经常会遇到演唱相同的声乐作品却有着较明显的区别。也由于这些演唱风格的差别,在不同的时代对声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会出现一些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会很大。任何有修养的杰出的艺术家都会在忠实原风格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某些风格,决不会出现与原来的风格背离甚远的现象。个人演唱风格的差异在中国歌曲中也总是如此,尤其是民歌更是明显,一首徐沛东作曲的《梅花引》就有很多人演唱,但是只有吴碧霞的声音演唱的最到位,情感细腻和一些戏曲的唱腔巧妙结合,耐人寻味,唱出了古诗词的韵味,令人百听不厌;歌唱家彭丽媛的声音抒情、清澈、明亮,从《江山》、《眷恋》的深情再到歌剧唱段《恨似高山,仇似海》、《万里春色满家园》等戏剧性的变化功力,涵盖面很宽很丰富的歌唱内涵。在唱功、情感风格等方面掌握的非常到位。是同时代民族歌唱家的典范。 因此,演唱特点因人而宜,各不相同。有人用大本嗓,真声使用很多,造成一种音色很浓的朴素的自然美效果。有人喜欢用很多滑音,也有人喜欢在高音前或一些音前面加一个倚音,有点像二胡的滑音那样的风格。总之不要盲目的去模仿某种特点,演唱风格要因人因作品而定。

三、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不同的演唱风格

良好的演唱风格的掌握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并确立的有利于自己歌唱的形式,是艺术实践的结果,并不是标新立异的就能够出来的结果。相反风格也往往会被某种歌唱的不良习惯所袭用,有时一些不正确的歌唱方式因长期得不到解决,反而成了某个人的特点,甚至称之为某个人的“风格”。师范院校音乐学科的学生是将来的音乐教师,首先我们要比较正确地掌握歌唱的科学方法,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特长,可能形成某种演唱风格,但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还是要遵循科学歌唱方法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不要超出学生的现实能力,不能在学生尚未掌握基本的歌唱要领时,就要求学生唱出某种“风格”。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到演唱风格的培养和形成,是歌唱生理条件,演唱方法技巧,文化内涵,审美水平,情感深度等等的综合体,不是用几个滑音,拐几个弯就可以形成的。也不能无视科学根据,不顾学生嗓音条件,凭兴趣爱好就能够得到的。在唱歌来讲我们可以说是风格和韵味是非常重要的。在拿到一个作品的时候,肯定要了解作品本身的风格特点,包括作曲家写作的意图,要掌握作品风格的要求和思想才能唱好这首歌。再如歌唱家彭丽嫒演唱的山东民歌,她的韵味非常好,地方特色非常鲜明,是很浓重的山东风格。像陕西的冯健雪演唱的陕北民歌,从语言到风格非常地道,一听就把人带到陕北高原。藏族歌手索朗旺姆演唱的西藏民歌,从声音到感情到韵味上就是藏族味。风格韵味在作品中把握的好,唱歌给人的感觉就很好听,旋律一到嘴上就不一样了,虽然有的歌手一个音符都不少,一个弯也不少,但听起来就没有味,就是韵味和风格的掌握欠缺。怎样才能提高呢?我认为就是多听、多看、多学、多唱,观察唱的好的人是怎么表现的,多看一些电视节目,都是很有启发的。

对于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将大大有助于声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作品要循序渐进,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有目的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和中外歌剧作品。选择有利于解决声音问题的作品,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遥控机器人
放风筝
学做八宝饭
秋风像个邮递员
力力的太空美梦
午时花
春天
购年货
神奇的胖大海
打扫卫生
快乐的春节
我家的小比熊
小狐狸迷路了
动物园里的猴子
我不哭了
收费站向社会推出便民措施的实施方案
创建“平安新场”宣传实施方案
苏州胥城大厦首届文化艺术节方案
县科技周活动方案
班子先进性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方案
举办月度员工生日party活动方案
粮食储备库安全生产应急方案
关于开展200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实施方案
房产系统房屋修缮工程招标工作方案
*区花卉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胥城大厦文化营销方案
让成批的人富起来——大连金玛振富商城主题活动策划案
区农林农机水利局关于“放心肉”工程的实施方案
迎新春联欢活动方案
全县行政许可法宣传活动方案
探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试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初探
关于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
浅论歌曲翻唱和创作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1)
差一步到萨尔茨堡 (1)
开放的演播空间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教学中教材的应用与开发
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1)
漫谈女中音的艺术魅力
探析信息技术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1)
试析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境表现
浅析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心理咨询的个案研究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欢庆》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称赞》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