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如何满足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需要

浅谈如何满足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需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如何满足中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需要

"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 学生心理需要 满足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归属感;权力和自由。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让课堂不只是学习的场所,也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师生双方各自的认知系统和动力系统的水平,还取决于两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动力系统一方面以认知操作活动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对认知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强化和调控等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动力系统包括心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象木偶一样消极、被动。学生因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缺乏学习动机,这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到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让课堂不只是学习的场所,也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需要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心;归属感;权力和自由。

一、情绪安全感

情绪安全感是指学生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交往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往过程,只有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从而保证良好的交往效果。

1.教师以身示范。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面对问题保持沉默,是担心一旦说错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为此,教师要以身示范,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敢于当面说出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用担心因犯错误而被嘲笑。"

2.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经常会犯错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要讽刺、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学生犯错,而不给学生尝试与实践的机会。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犯错并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错误是正确的基础,没有错误也就没有了“吃一堑,长一智”,当每个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把犯错的过程当成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学习。

3.创建新型师生关系。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创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趣味性相反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枯燥、不切实际。缺乏趣味性的内容往往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于集中,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难熬的过程,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完善人格。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开始讲一门课的时候,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以科普讲座的形式介绍学习这门课的趣味性和意义。每节课讲正课前先用几分钟时间讲本节课内容的趣味性和这些知识的应用价值。讲课中间,发现学生疲惫时,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些有趣的例子或故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把讲述、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三、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面对课堂学习问题,学生感觉自己有参与竞争的能力。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教育学生认同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学习上,不与其他同学做横向比较,横向比较往往使处于弱势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与自己做纵向的比较,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就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每天都有所进步,教师可通过提示、评语、表扬等手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2.运用提问的艺术。教师应设计多种难易不同的问题提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让各类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并能体验到正确回答问题所带来的成功感。对学生的回答,以建设性、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与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四、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学生感觉自己与教师和同学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亲密合作、心理相容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朗、进取、真诚、合作等优秀心理品质。’

1.无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如何,都要让他感到教师在关注他。一声友好的问候;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发挥作用。

2.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灵感。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五、权力和自由

总之,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领导行为,影响课堂的心理气氛,通过运用民主性、分享性、合作性、建构性和批判反思性的策略,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创造一个富有建设性的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小镇的成长
走过三米
我们的社区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续写《孔乙己》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流浪的二胡
社区植树
住在A座的人
社区变了
我是社区小主人
续写《孔乙己》
睦邻卡
续写《孔乙己》
行道绿化设计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健康的空间规划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城市景观规划
《小英雄雨来》训练素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美文欣赏:养花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随堂练习:提高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考点练兵:阅读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趣闻故事
《小英雄雨来》美文欣赏 抗日小英雄王朴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随堂练习:巩固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整体阅读感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考点练兵:积累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老师语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重点问题探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美文欣赏:妈妈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