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 论文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 不良心理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同样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要想更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还应在法律保障的提前下,在净化各方面环境的同时,充分认识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以矫治和消除不良心理为重点,从“心”抓起,防患于未然,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条主线。

一、不良心理和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在犯罪心理学中,环境、心理和行为活动作为三大变量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就是社会上消极因素在一些人不良消极心理因素中能动的反映,着眼于整个社会加以预控尤为必要,但未成年人个体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如反常的人际关系,过高的物质需求,畸形的需要结构,轻浮的生活态度,错误的思想意识,愤世嫉俗,偏执倾向,精神空虚,心理不平衡,承挫能力低等又决定了他们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犯罪是不良心理的结果及外化,未成年人犯罪不是偶然的,哪怕是激情型犯罪也不例外。

二、几种常见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

2、心理极为脆弱、偏执,逆反心理重。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极为普遍已越来越为家长们所注意。如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有百弊而无一利。有的来自父母的高压,专制和棍棒,造成少年的自卑、逆反、压抑、焦虑、过分孤僻和对他人充满敌意,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这样的青少年一旦犯罪,暴力性犯罪就是其主要犯罪类型。

3、盲目好奇心理和消极模仿心理。未成年人是我们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不成熟的特点,对新鲜事物具有神秘感,有强烈的得知要求,在认识上有好奇心理。如引导不当也会造成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实践中,一些青少年由于对异性,毒品等充满神秘感,好奇心驱使去寻求刺激,再加之自控力差,进而模仿。因好奇而模仿武侠小说、碟片中的暴力情节、色情行为而违法犯罪的不计其数。目前,吸毒低龄化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和青少年盲目好奇,消极模仿心理是分不开的。

5、嫉妒心理。“嫉妒是人之天敌”,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嫉妒心理,但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去控制自己的嫉妒心,不加控制的嫉妒心,如脱僵的野马,势必带来严重危害。未成年人中由于嫉妒而杀人和故意伤人的犯罪,也为数不少。某市林运二车队的张会东(男,23岁),因开歌舞厅不景气,看着别人生意红火产生嫉妒,而实施犯罪,连续三次用炸药爆炸了三家歌舞厅,当第四次伺机作案时被民警当场抓获,问其作案动机时,回答说:“看到别人家的生意比我好,我就非常气愤,就想去炸掉这家人。”由此可见嫉妒心危害之大。

6、报仇心理和反社会心理。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定型,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易表面化、直观化。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更加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等问题,易对司法平等原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心理,对法律、社会信任度降低。书本教育、教师的教导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使青少年觉得无所适从。未成年人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

以上是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良心理的七种表现,各种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多样,既有家庭的,又有学校的,有社会环境的,还有个体主观原因的。

参考文献: [2] 周叶中主编.宪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昂首
猴园参观记
快乐的一件事
雪中游戏
伤心
难忘今宵
可爱的小白兔
秋游千佛山
游天柱山
字典也是老师
校园里的小故事
秋天到了
快乐中秋
调档函格式及范文
公司同意接收函
户口接收函
大学生毕业设计单位接受函
就业工作接收函格式
社保养老保险接收函
大学生毕业就业接收函
调档函怎么写
档案接收函
接收函怎么写
大学生实习接受函
接收函的格式
用人单位接收函范本
实习单位接收函
大学毕业生实习接收函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问题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科学的联姻
试论吴健雄研究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流动人口问题
浅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回归
浅谈人口生态人口政策与国际移民
证实与证伪作为科学的两种划界标准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现阶段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浅论技术正本对技术物体的概念延续与超越
糖尿病的中西医诊断探讨
量子力学对经典科学世界图景的变革
遗传定律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社会建构对科学哲学的挑战
试析技术创新主体论:哲学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短文两篇》教学建议
《短文两篇》问题探究
《短文两篇》导入语设计
《海燕》教学新点子
海上生明月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5
巴金的心愿──让生命开花
《海燕》研读赏析
《短文两篇》写作背景
《短文两篇》整体把握
《海燕》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短文两篇》课文赏析
神话:《嫦娥奔月》
《雷电颂》教学建议
《太阳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