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漂一代”的心理分析

“漂一代”的心理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漂一代”的心理分析

" 论文关键词: 心理原因 心理问题

论文摘要:近年出现的“漂一代”有特定含义,就是寻找自由和寻找自我的一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漂一代”这个队伍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漂的内容不同,理由也就不同。主要分析“漂”行为的心理原因,以及“漂”行为的心理问题,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自身的意识和社会各界的引导。

漂,由漂所构成的词语,如“漂泊”、“漂游”、“漂浮”等,都有“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的意思。近来出现的“漂一代”一词,在特定的意义上,是指那些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城市,在当地生活但却没有当地户口的人群,他们或已经有职业,或正在寻找发展机遇。这些人几乎都是青年人,多数人往往具有一定学历或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技能,他们主要寻求在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一展抱负。这些人在心理上更是一种漂的状态,也许很多漂的很成功,但很多人的内心,却还缺少一种心灵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迁移”应是“漂”的第一层含义,“未扎根”应是“漂”的第二层含义,“心理的漂”应该是“漂”的第三层含义。所谓‘漂一代’,就是寻找自由和寻找自我的一代。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我们注定是漂的一代。学子们外出求学(大学的、研究生的、在国内的、去国外的……),然后为了工作再度选择;工作的学长们,出差的出差,跳槽的跳槽;打工的兄弟姐妹们外出谋生,不断变换工厂和城市……他们为什么要漂,为什么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漂的内容千差万别,理由也有一些不同。本文针对这一特殊群体作几方面的心理层面的分析:

1“漂”行为的心理原因

(1) 依赖心理。这个在校漂一族身上有较明显的体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要求过高,不愿吃苦,过于依赖家庭和学校。他们毕业时不去工作,不去社会上闯荡,而是选择“漂”在校园。从表面上看,他们和在校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教室自习,图书馆查资料,食堂用餐,操场运动等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生活主要来源于父母,没有生活的压力和后顾之忧,在学校,学习、生活、锻炼、精神等各个层面都可以得到满足;在外,学生的身份也可以得到许多优惠,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依赖。家庭给予的关照和学校环境的舒适,促成了他们漂在校园,而不愿去社会上锻炼。有位发展心理学专家认为,校漂族在“心理层面上还未完全‘断乳’”,对家庭、学校一时无法割舍,这势必加重他们“等、要、靠”的依赖心理。

(2) 逃避心理。由于信息时代发展迅速和近几年高校的扩招,人们面对就业难、竞争剧烈、环境险恶、人际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社会现实,有的大学生毕业时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就选择“漂”在学校准备考研。他们是想提高学历,学到专业知识,以增加就业筹码,这个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部分在学校吃、住、玩,做少量兼职维持生计,等待工作的好时机。虽然他们的出发点、目的是为了找到好的工作,但他们的心理素质有脆弱的一面,不愿面对现实、面对竞争,这种逃避心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还有一部分工作一族,他们的心理脆弱,心理压力大,怕承受挫折和失败;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思想容易受到冲击;面对工作难题,或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一次一次地跳槽。这种不敢冒险、自卑或不自信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习惯性地逃避,频繁地换工作。

(3) 横比攀高、从众心理。由于人的趋利心理,不自觉地与他人比较利益的大小、收入的高低等,主观上形成向高处看齐的心理。对自己去哪里、做什么工作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思考与定位,看见他人在某个地方得了很多的利益,就盲目地抛弃一切,也跟着“漂”到那里,梦想也获得他人那样甚至更多的利益。这种攀比、从众的心理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应该避免的一面。

(4)自我意识增强。现在的青年自我意识觉醒,不再像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接受工作的分配,不再有“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思想观念。他们善于思考,勇于尝试,敢于决定,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会在变化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特别是年轻的一代,追求独立思想、独立人格,他们的思维也逐步从经验型向思维型转变,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增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和思考世界,相信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种“追求个性自我”的行事准则,使他们不顾父母的命令和他人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漂或不漂。

也有的人“漂”的目的是为了自由,不想被用人单位或其他外界所束缚。相比其他的“漂一族”,他们的理由显得有些激情。“我不想只绑在一份工作上”,工作不仅是为了挣钱糊口,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想要什么,目前这份工作能带来什么,自己能够给工作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而不是领导要自己做什么。他们注重内心感受,对“漂”的生活甘之如饴。

(5)自身需要的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为了满足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长年“漂”在城市,成为城市的边缘人群。又由于他们的弱势边缘地位,经常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没有安全感,所以在“漂”的过程中也渴望安全感的满足。也有一部分人已获得了基本的需要,但他们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既有的生存状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当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向更高层次进发时,永远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裹足不前。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在强烈的成就动机驱使下,他们毫无顾忌地开始“漂”的生活。 "

2“漂”行为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上面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漂一代”的形成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好或者是不好,但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2)自身心理上的自卑和压抑。“漂”人由于无法与当地人享受同等的待遇和权利,这种失衡心理会有多种不良影响,其中心理上就很容易滋生自卑心理,他们不被接受,不能正常交往和工作,甚至还被伤害了自尊心。这使得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身份自卑,还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能力各方面产生怀疑,由此就导致了他们情绪的压抑。由于他们的人际特点,和别人无法建立起很好的信任,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所以,他们的不良情绪不能正确地宣泄,没有知心朋友可以倾诉,也不能得到正确的疏导,只能压抑在心底。这样长时间的堆积,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也会出现心理疾患。

(3)思想与道德观念冲突。

每个人从小都受到了父辈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也都受过传统价值观的教育。当他们漂到另外一个地方,面对更多选择心有所‘漂’,或者面对另一个现实的时候,心中所想所期待的和现实差距太大,这时就会有内心强烈的冲突,无所适从,感到忧郁、彷徨、苦闷。特别是面临道德和现实需要的选择时,内心就会陷入一种混乱的境地,潜意识里正统而传统的教育、观念、价值观,难以抗拒大量涌入的现实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行为,加上自身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求,心理的郁结就更多,也会有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反社会的行为。

(4)矛盾的性格。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格的独立性的发展。“漂”的人要在市场中获取一定的地位,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自主判断能力等,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同时他们在新的地方没有太多复杂的关系网络,没有依靠的对象,所以在面临问题时,独立性人格和自主性能力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漂”一族的血缘纽带被打破,在内在情感上,他们是孤独的,孤独的灵魂、漂泊的身份特别需要一种情感的依托,以排解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样他们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身份和归属感上都试图依赖组织、公司等,顺从大多数、模仿他人、随波逐流,就成为他们难以克服的内在性格。用哲学家的话语概括这种矛盾性格,就是一方面富于个性化、独立性,另一方面又是同质性、齐一化的。

(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漂”的人当面临一个新的社会环境,面对和理想差距太大的现实时,有的已开始不信任自己的传统文化,不顾一切地希望融入新的文化。这会导致同一性的中断,竭力否认自己的身份,特别是看到与其他人的巨大差异时,自我同一感就更受打击,对之前所赋予自己的角色产生困惑,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没有职业认同感,很有可能会拉帮结派,以这种极端方式,在小圈子中获得自我认同和同一性的满足。

电影《世界》的海报上写着“我们是漂一代,漂在这个世界”。是的,生活要我们“漂”起来,“漂”是为了追求自由,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但不能让自己漂浮、失去自我,这就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和对自我的认识,正确评价和发展自我意识,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适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2] 胡解旺.高校校漂族研究[J].青年研究,2003,

(10).

[3] 戴长澜.透视校漂族:希望考研改变命运[N].中国青年报,2006-2-3

[4] 建坤.大学生就业:突破困局的关键点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 2005-05-2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
雨天真好
飞吧,神七
智救小鸭子
冬冬爱劳动
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春天来了
家庭游戏
欢乐的“六一”
寻找秋天
我眼中的妈妈
开学了
钢笔与墨水
绿荫场上
《精卫填海》读后感
财务工作思路
审计局创建文明机关实施规划
小学冬季长跑方案
电站防洪防汛防洪实战演习方案
市人才工作要点
乡综治工作要点
镇综治工作要点
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小学生冬季长跑计划方案
社区活动总结方案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
工会工作意见
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文秘专业实习计划
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
新闻伦理困境下女性关怀的伦理选择
浅谈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
尊重伦理\合乎伦理才是企业生存的根基
240罐中国航天食品进入“火星-500”试验测试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悲剧性的社会、伦理层面比较
儒家家庭伦理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嬗变
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
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电影
我国古代教学伦理思想及当代教学伦理建设
论现代科技的社会伦理危机及对策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新世纪以来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试论企业伦理道德的现状分析
从体育伦理道德视角探讨体育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及其成因
有关节气的物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情况
《组歌(节选)》教学建议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指导与建议
《组歌(节选)》整体把握
组歌──幸福之歌
二十四节气歌
《组歌(节选)》学习思路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6
《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4
雨的随想
《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案例
《组歌(节选)》课文评点
组歌──花之歌
《组歌(节选)》教学新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