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 <FONT size=2>内容提要:本研究采用CMI量表对不同生活环境中男女青年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有关的主要原因。<BR><BR> 男女两性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本文采用CMI量表对45O名国内外不同环境中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心理健康方面男女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女性的心身症状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心理损害程度上却重于女性。

其原因是由于男女双方紧张认知的程度不同、所承受压力的质与量不同、心理防卫方式不同,以及两性的生物基础不同所致。 <BR><BR>

一、对象及方法 <BR><BR> 调查对象:①日本爱媛地区居住的中国人240名(其中男性170人,女性70人;留学 生110人、工人94人、就职者36人),平均年龄29.4岁;②西安南郊某大学学生115人 (男性85人、女性30人),平均年龄21.1岁;③陕西钢厂及第四制药厂工人95人(其中男 性75人、女性20人),平均年龄26.9岁。共计男性330人,女性120人,总人数450人。

<BR><BR> 方法:研究工具为CMI是表(康奈尔医学指数),由调查对象自填。心理障碍筛查方法 采用国内得分评判标准,即:男性全项目〉35分、心理项目>15分;女性全项目〉40分, 心理项目20分被认为有心理障碍存在。

<BR><BR>

二、结果 <BR><BR>

(一)男女被试CMI项目总体得分比较:男性全项目均分16.6分,心理项目均分6.9分;女性全项目均分24.4分,心理项目均分9.2分。T检验全项目及心理项目均P<0.01,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说明女性心身症状的发生频度高于男性。<BR><BR>

(二)男女被试心理障碍筛查比较:在国外环境中的男性全项目&gt;35分者9.41%,女性全项目&gt;40分者17.14%;男性心理项目&gt;15分者2.35%,女性中没有心理项目高于20分者。国内环境中的男性全项目&gt;35分者7.5%,女性全项目&gt;40分者 12%;男性心理项目&gt;15分者 1.88%,女性中也没有心理项目高于20分者。

国外国内环境男女二者之间全项目及心理项目卡方检验均未见显著差异。在心理障碍方面男女两性之间也未发现差异存在 <BR><BR>

(三)男女被试CMI量表中紧张项目比较 <BR><BR>CMl量表紧张项目的内容(R项) <BR><BR> 1.你是否经常发科和颤抖?<BR><BR> 2.你是否经常紧张焦虑? <BR><BR> 3.你是否会被突然的声音吓一大跳? <BR><BR> 4.你是否不管何时,当别人大声叫你时,你都被吓得发抖和发软? <BR><BR> 5. 你对夜间突然的动静是否感到恐惧? <BR><BR> 6. 你是否经常因恶梦而惊醒? <BR><BR> 7.你是否头脑中经常反复出现某种恐怖的想法? <BR><BR> 8.你是否常常毫无理由地突然感到畏惧? <BR><BR> 9.你是否经常有突然出冷汗的情况? <BR><BR> 国外环境中的被试对紧张项目的肯定回答,男性占13.46%,女性占21.90%;国内环 境中被试对紧张项目的肯定回答男性8.06%,女性15.78%.国内外合起来统计,国内外环 境男性对紧张项目的肯定回答 10.76%,女性 18.84%。卡方检验 P< 0.005,有十分显著的差 异。

反映出女性的紧张度明显高于男性。 <BR><BR>

三、讨论与分析 <BR><BR> 1.CMI量表分男女性别两种类型。女性的心理障碍评价,全项目及心理项目均比男性标准高出5分,这种分类量表及标准的构成其本身就具有性差。

总体得分比较能反映出一般趋势。表1显示出女性各项目得分均高于男性,心身症状发

生频度明显大于男性,有较强的性别差异存在。但是在心理障碍筛查中未见到性差存在,这是否与女性评分标准高于男性,不在一个标准上评判有关。

有趣的是,尽管女性的心身症状发生频度较高,但是心理障碍比较中,心理项目得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环境中,均低于男性。在笔者进行的CMI量表神经症判断以及日本学者福西勇夫等人进行的CMI量表神经症识别中均发现女性准神经症的发生明显高于男性,而神经症的发生又低于男性(另文叙述)。

这些情况反映出女性心身症状发生的普遍性大于男性,而其严重程度不如男性,这仍旧反映了男女两住在心理问题转归结果中的性差特征。 <BR><BR> 2.女性心理症状中的不适应、愤怒、紧张、敏感项目得分较高,作为这种情绪的躯体化反应便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症状出现,尤以消化系统症状得分最高,因其是最能表现情绪的系统。

从表2看出女性紧张性肯定回答占18.30%,明显高于男性,可见,女性高额度心身症状的发生与其心理紧张有关。因为只有在心理紧张活动 时,才伴有肾上腺系统的应激活动,应激反应的症状亦随之出现,形成各种心身症状。

紧张普遍存在,而出现心身症状与否,要看个体对它的认知。男女两性紧张认知的程度不同,产生的心身结果也必然不一样。

一般说来,女性的认知思想狭窄,缺乏变更能力和自控能力,在处理某些事情时显得偏激或能力不足.容易通事慌乱、紧张。长期的紧张认知形成了慢性的紧张应付习惯和方式,最终导致心身症状的出现。

<BR><BR> 3.女性产生的心理问题虽然较多,但多偏重干家庭方面,如爱情、婚姻、婆媳关系、孩子问题等,这些压力比起男性的工作、商业经营、转职、晋升、人际关系等社会压力来说质轻量小,在生存竞争压力上男性远远超过女性。另外,女性的自我防卫能力较强。

心理障碍多与当前现实的心理矛盾有关,一旦发生,来势凶猛.但女性易于发泄,易受暗示,容易被劝解,“消化、吸收”外来压力的能力较男性强。故女性心理障碍症状多为一过性的,在心理矛盾缓解后,心身症状也随之消除,一般不留心理症状后遗现象,男性由于“英雄角色”的传统观念束缚,多封杀自己的感情,难以外泄,而转向心理内部冲突,导致深层损害。

因而,男性的心理症状重且持续时间长。这可能便是男女两性在心理障碍比较中心理项目得分差异的原因之一,也借以说明尽管女性心身症状频度高,但在心理障碍方面与男性并无差异的原因之所在吧。

<BR><BR> 当然,男女两性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还有极重要的生理因素,它作为男女两性各方面差异的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男女两性从生物学角度讲就不同,如女性在月经周期受“荷尔蒙的巨大影响”,在心境、症状和行为方面都会有一些被动或变化,引起各种心理浮动。

心理学家凯利等人罗列了与月经有关的三十种消极变化,这些变化又影响着身体的各种变化。还有女性生殖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在决定女性心身体验方面,必然也赶到一定作用。

这些都可以成为“心身相关”的症状表现。 <BR><BR> 总之,男女两性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是各种牛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性别发展当中,自始至终相互作用的结果。

<IMG height=0 src="http://www.lwzx.net/down_info.asp?id=5553" width=0 border=0> </FONT>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好朋友“卢铭”
我真的很棒
我长大了
镜子里的我
寒风中,一朵绽放的雪莲
我的自画像
我印象最深的人
枫叶赞
如此追星
我的乒乓球老爸
“刘翔的老妈”,你慢点吧
大嘴巴哥哥
同桌的“他”
班有“五侠”
论经济全球化给昆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论文
完善我国的民法理论体系离不开物权行为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探讨(1)论文
“无需意思表示之法律行为”学说评价
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
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与广西贸易结构优化研究(1)论文
基于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制度探讨(1)论文
浅议“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之存在
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对策分析(1)论文
对我国物权立法的若干新思考
厦门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研究(1)论文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1)论文
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适用关系解析
南阳旅游资源开发构想(1)论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五
《晏子使楚》A、B案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二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一
抓“只好”教《晏子使楚》
《杨氏之子》A、B案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一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二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八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十三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三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三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十二
谈《晏子使楚》的教学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