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

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4

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

" <FONT size=2>提要:文章集中讨论了人格与品德、心理咨询与德育、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者得角色冲突与统一等问题。心理咨询与德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

心理咨询有着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但心理咨询与德育依据的理论、运用的方法、涵盖的内容及运行的机制等存在差异。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者之间往往存在角色冲突而使两者不能有机地结合.为此,必须加强心理咨询与德育之间的朕系,以丰富德育的内涵,提高德育的效率. <BR><BR>

一、两个误区:心理问题德育化与德育问题心理化<BR><BR> 近几年来,我们逐步体会到,德育要与心理咨询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功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建立了心理测试咨询中心,研究了心理测试咨询在德育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正像“心理学”不同于“德育学”一样.心理咨询毕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认识上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能否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在德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上至少存在着两个误区,既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BR><BR> 长期以来,很多人是把心理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的,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德育中,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其主要原因是:

(1)长期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温饱问题上.心理问题没有受到关注.甚至有人认为心理咨询是现代社会的奢侈品,就像“休闲文化”是发达地区的奢侈品一样.

(2)过分强调政治,往往把人们的一切心理问题都看作是思想觉悟和政治观念问题,不能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

(3)随著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容易把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简单地看出对物质利益的追来,而忽视社会变革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振荡和不安.

(4)对人的素质要来上只重视思里觉悟、知识水平,而忽视了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这就导致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或事倍功半.<BR><BR> 但近年来随着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有些人又过分夸大了心理咨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应该完全代替德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化。随着心理咨询热的不断升温,一些人认为传统的德育工作已经过时,提出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崭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咨询代替德育,用心理咨询取代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这就导致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BR><BR> 以上有关心理咨询与德育关系的两种认识偏向。

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必须在理论上加以纠正.而这首先涉及到的是对人格与品德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关系的认识问题.<BR><BR><BR>

二、两个范畴:人格与品德(道德品质),心理咨询与德育<BR><BR> 1.人格与品德.习惯上,我们认为心理咨询是解决人格问题,而德育是解决思想品德问题。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人格一词虽然广泛使用,但却很难为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本文倾向于将人格定义为“个体在适应客现环境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此个性是在环境、遗传、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个体的心理倾向和各方面的特征.一个人的人格只有一种,但组成人格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却有很多.可供描述的如人的兴趣、动切、需要、幻想、信仰、世界观、性格和能力等.而思想品德通常指

lt;BR><BR> 再次是工作原则上的冲突.工作原则是工作指导思想的保证,德育要求教育者要有敏锐的眼光,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方面汇报,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并尽快解决好问题,这是一种“公开的”教育原则。心理咨询却正相反.“保密性”是心理咨询的首要原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学生怀着对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信任,倾诉自己内心的" 隐秘,期望得到同情和帮助。

为来访的学生保密是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也是心理咨询取得学生信任、取得成效和提高声誉的重要保证.因此,工作中把有“公开性”与“保密性”的原则冲突.<BR><BR> 面对德育工作者与心理咨询工作者角色的种种冲突,我们应开拓视野,寻找减少冲突、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有效地促进心理咨询与德育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做人的素质。<BR><BR> 因为从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可以看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其认知观念上的偏差.这就需要找们从哲学的角区去分析学生真正的内心感受,从德育的角度来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弄清楚学生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以及思想认识上出现的误区,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他们。

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学规律.有效的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两种角色的矛盾和冲究.从而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德育工作.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FONT>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友谊之桥
尊严和生命同样重要
我尝到了劳动的乐趣
她做的真棒
数码皮皮熊
寒假趣事
殊死拼搏(二)
我最痛苦的时候
对弈
找领袖
小数点的代价
凤凰广场的景色
我的同学
收获
中秋赏月
论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证考察
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及其层化现象的典型调查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论析盐源县草业发展现状与主要对策
浅谈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力促进手段
浅谈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关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路
关于建立贵州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浅谈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体系的构想
试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
试析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及对策
浅谈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缺陷
浅谈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初探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初探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3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蟋蟀的住宅》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蟋蟀的住宅》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1
《巨人的花园》说课设计3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6
《蟋蟀的住宅》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4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同步达纲练习
《巨人的花园》课文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