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1)论文

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1)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宁扬、宁合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 工程,论述了SBS改性沥青SMA的生产、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并结合宁扬公路扬州段后场 监理、宁合公路B标段前场监理阐述了SMA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关键词:SMA 施工 控制 监理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 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 青混合料。

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 良好。80年代初石棉纤维禁用而引进木质素纤维后,SMA性能提高并得到广泛应用。

1998年宁扬一级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在加铺层的上面层采用4cm改 性沥青SMA-16型路面结构(宁扬公路扬州段采用现场加工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于1998 年1 0月结束;1999年宁合一级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在加铺层的上面层采用4cm 改性沥青SMA-13型路面结构(宁合公路采用成品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于1999年10月结 束。上述两条路自交付使用至今运行状况良好。

1 SMA的施工控制1.1 施工前准备工作 SMA施工前除按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常规检查外,还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 木质素纤维必须在室内架空堆放,严格防潮,保持干燥。 对于现场加工SBS改性沥青的工程,改性剂SBS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止老化。

(3) 对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进行计量标定,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不得受潮。

(4) 改性沥青运输温度不低于150℃,保温贮存温度不低于140℃,不得长时间存放;对现 场加工的改性沥青必须不间断地搅拌,以防改性剂离析。

(5) 制作好的改性沥青的温度应该满足沥青泵输送及喷嘴喷出的要求,在满足施工的前提 下,沥青的加热温度不应太高,一般控制在170℃~180℃之间。1.2 SMA的制拌 生产SMA采用的间歇式沥青拌和机额定生产能力为200t/h,实际生产能 力为133~155t/h。

在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时,SMA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生产的主要区别是:

(1)木质素纤维的分散拌匀非常重要,干拌时间延长5~15s,加入沥青后的拌和时间延长 5-10s,总生产时间延长15~25s。

(2)由于沥青可能会离析,SMA不应在贮料仓里储备时间过长,贮料仓里SMA的数量不宜过多。

(3)采用人工添加木质素纤维易产生由于人为因素而少加或多加的现象,从而 影响SMA的使用品质;采用机械添加木质素纤维应防止输送管道堵塞。

(4)由于SMA使用了SBS改性沥青,拌和温度比拌普通沥青混合料提高了10℃~20℃左右。沥青加热温度掌握在170℃~180℃;矿料加热温度在185℃~195℃;矿粉和纤维不加热;混 合料出料温度控制在170℃~185℃(实际施工时的温度范围), 当混合料超过195℃时,予 以废弃。

实践证明,这样的温度施工没有困难。 宁扬公路和宁合公路SMA面层采用玄武岩石料、石灰石矿粉和SBS改性沥青。

生产配合比油石 比宁扬公路为6.5%,宁合公路为6.2%;稳定剂为木质素纤维,宁扬公路用量为混合料重 量的0.375%,宁合公路用量为混合料重量的0.30%。SMA矿料级配见表

1、表2。宁扬公路SMA-16型矿料级配范围 表1筛孔(方孔,mm) 19.0 16.0 13.2 9.5 4.75 2.36 通过量(%) 100 90~100 65~85 40~60 24~30 16~24 筛孔(方孔,mm) 1.1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端午节
雪花飘飘
小女孩和孙悟空
回家吧,小蚂蚁
快下雨了
躲雨
小树得救了
学骑自行车
放火箭炮
我的小台灯
炎热的夏天
洗澡
我最爱吃的水果
划龙舟
母亲的爱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信访制度及信访实践再思考
浅析微电影的规制和引导
高科技发展与专利保护的创新(1)论文
论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思考
影视广告与视频广告对比研究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1)论文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中国元素
中国决策制定过程的三层分析
该生效离婚调解协议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及于子女(1)论文
PWFE国际跨界影视娱乐战略 打造《梦幻诛仙2》
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
浅谈新媒体浪潮下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简析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中国民主模式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一
《静夜思》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五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四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四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三
《影子》教学设计五第二课时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三
《静夜思》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