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轨道交通体系与大中城市的发展(1)论文
摘要:城市的交通运输是城市与外界、城市内部个体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合理构成为基础,详细讨论了轨道交通系统的巨大优势以及轨道交通的适用范围,认为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大中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综合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轨道交通;大中城市;交通体系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到2010年或稍后一些年份,预计将达到6.5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到2000年,我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发展到37个,其中超过200万的超大城市就有14个。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的高密度开发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使得交通出行总量剧增;随着城市边缘和远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将出现大量新的长距离的出行需求;这就需要扩大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服务范围和能力。
因此,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首要任务是构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而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选择合理的主导交通工具,与城市发展、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的,影响城市规模、形态、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并代表交通技术发展水平的交通工具。1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中,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是两个并列的子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根据运输能力、服务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大运量、中运量和低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由城市铁路、市郊铁路、地铁系统和磁悬浮系统构成,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高速,对都市圈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服务的范围相对较广,线路长度可以超过50km,适合于中远距离的出行;其单向客流密度每天可以超过1万人/km,也可以在中等运量的客流条件下运营。在我国,当前主要建设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就是地铁,市郊铁路在我国的应用较少。
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则由轻轨系统、单轨铁路、AGT系统。城市空中缆车以及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构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造价相对较低,容易形成网络,对市区的服务覆盖率较高,但是,国内尚未建成任何一种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是构成大、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主体。低运量公共交通系统为常规的公共汽车和电车。
私人交通则主要由自行车、小汽车(含出租车、摩托车)和步行构成。 通系统的发展方面,目前大、中运量的轨道交通代表了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而小汽车将成为私人交通中的主导。
需要指出的是,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是公共交通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两者实际上更多的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在实现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整合的前提下,才能同小汽车来竞争客流。在我国交通系统的建设上,常规公共汽(电)车的发展历史较长,发展状况相对较好,目前各地政府偏重于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但是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却被忽视了,这就容易导致公共交通系统结构上的缺陷,最终影响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降低其对城市发展的支持作用。
2 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对轨道交通与其他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的比较分析,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改善城市环境。用轨道交通替代公共电汽车成为大众通勤工具,可以减少在市中心运行的轿车和公交汽车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国外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10%和公共汽车的25%; 2.2大大地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还是一种运量大的交通工具,地铁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为3~6万人次,轻轨为2~2.5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为2000~5000人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真高兴
- 老师让我感动的事
- 无锡灵山大佛
- 黄藤侠漂流之旅
- 成长的烦恼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泪花
- 逛集贸商场
- 倒霉班级
- 今天的感觉真好
- 那只受伤的鸟
- 校园趣事
- 去宝天曼漂流
- 老鹰捉小鸡
- 讨价还价
- 第二语言汉字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 空调病看不见的健康杀手
- 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三题
-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政策的执行偏差与校正策略探论
- 论区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 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坚持绿色发展 共圆国家东部公园梦
- 我国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 功绩与局限:七千人大会对党内民主的探索与实践
-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士兵的桂冠
-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之道
- 民主建构:制度与文化的契合与互动
- 党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建设发展问题析论
- 中国城市化的特色、问题与对策析论
- 《一个苹果》课文
- 《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 《天鹅的故事》教学札记
- 《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
- 《一个苹果》教材理解
-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 《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
- 《一棵橡树》教学设计
-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 《一个苹果》教材理解
- 《天鹅的故事》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