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9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综合新能源论文(1)
论文摘要:回顾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指出了其主要的概念并对其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总结为: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度量与计算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研究、应用研究和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研究。最后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当前的一些研究拓展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枯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水资源同其他资源空间配置的共同承载力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动态演变的研究、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及水资源承载力新方法、新技术引入的研究,以推动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发展。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概念;计算;指标;评价;进展中图分类号:S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900(2009)04-0024-06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概述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原为力学中的一个指标,是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的最大荷载。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将承载力应用到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中,他们根据地区的食物资源量来确定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的最高极限[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出现短缺,承载力又应用到了资源科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2]。
其中,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时间最长,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1989年我国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研究组,第一次对新疆水资源及其承载能力和开发战略对策进行了研究[3]。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往往是水资源紧缺和贫水地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它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和发展规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4]。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并成为当前水资源科学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研究问题[5]。
国际上单项研究成果较少,大多将其列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如Joardor等从供水的角度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当中;Rijiberman?J等在研究城市水资源评价和管理体系中将承载力作为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的衡量标准;Harris着重研究了农业生产区域水资源的农业承载力[6]并将此作为区域发展潜力的一项衡量标准。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到现在为止已有大量水资源力的研究,但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的拓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2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水资源承载力被提出以来仅其概念已有不同的认识。
1989年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研究组第一次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间接地表明,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在满足维护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后,所能支撑的工农业最大产值和人口数量[3]。施雅风[7]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的工业、农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是一个随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综合指标(1992年)。
许有鹏[8]提出,水资源承载力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能力,也即水资源最大开发容量。在这个容量下水资源可以自然循环和更新,并不断地被人们利用,造福于人类,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恶化(1993年)。
刘昌明[9]在《水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可能提供给社会与经济的潜在水量中对工农业城市等部门发展支撑的那部分水量(1997年)。惠泱河等[10]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2001年)。
夏军等[11]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满足生态需求的可利用水量能够维系有限发展目标的最大的社会—经济规模”(2002年)。可见,迄今为止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仍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就其概念而言,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但内涵上也有其统一的认识:水资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位老奶奶饿死了
- 奶奶的手
- 我家的鬼
- 我的“方程”生活
- “大侦探”――方老师
- 为自己喝彩
- 我喜欢绘画
- 快乐五人帮
- 草莓狂
- 家
- 秋天里的健忘症
- 只是讨厌
- 最爱喝的伯父
- 要知荣辱
- “虫虫”一家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浅述红河哈尼族形成的地理基础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方式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艺术初探
- 当好村里的“媳妇”
- 乡村喇叭讲“大道理”基层声音传“正能量”
- 大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思路浅析
-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课堂常规
- 浅谈化学教师的教学魅力与教案设置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 贵安新区:大健康医药产业在京签约9个项目
- 高效背诵——《口技》教例评析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4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6
- 《竹影》教学设计7
- 《口技》教学设计6
-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5
- 《口技》教例简述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6
- 《观舞记》导学
- 《观舞记》教学设计5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8
- 《荒岛余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7
- 《竹影》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