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综合新能源论文(1)

由邓小平发起的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回过头看,30年前,当改革开始的时候,至少有两件事我们没有预料到: 第一,我们没有预料到改革的路程如此漫长。

最初,改革领导人设想大约需要5到10年的时间完成改革;即使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改革者仍然乐观地预期,到1990年、最晚到1995年,改革应该划上一个句号(所以有“三五八”改革规划)。但30年过去了,中国仍然处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不知道改革将终于何时。

第二,我们没有预料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改革的成就如此之大。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到2000年国民收入翻两番的目标,不少人抱有怀疑态度,甚至觉得有些“冒进”。

但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比邓小平预期的还要快。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人均GDP每10年不到就翻一番。

到2007年,已达到25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1978年的第13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4位;中国进出口占世界贸易的比例从1978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3位。当初,我们也不可能预料到30年后,人民币汇率会成为国际经济问题;我们更想不到,到2007年的时候,世界市值最大的十大上市公司有5家是中国公司。

在我看来,中国改革的路程如此漫长,改革的成就如此之大,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中国在30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道路。当初,我们不仅没有认识到建立市场经济是如此艰难,更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创造财富的威力是如此之大! 要理解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改革及其成就,我认为有五个转变最关键: 第一,资源配置信号由计划指标转向市场价格。

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什么地方,才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在计划经济下,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完全依赖于计划官员想象中的“社会需要”。比如,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最缺少的是轻工业产品,因为计划官员固执地认为,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重工业,所以大量的资源都投向重工业。

结果造成消费品的严重短缺,老百姓需要的日常消费品没有一件不靠票证才能买到。 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信号,也是激励人们做出最优选择的机制。

价格由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生产成本决定,反映的是供求关系。改革开放以后,引入了市场,有了价格信号,需求诱发供给,什么样的产品消费者评价最高,资源就被引导到生产什么产品。

价格不仅调节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配置,而且调节资源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配置。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早期,一些重要资源(比如钢铁原材料)基本都是由国家计划配给国有企业。

后来,由于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出现——它们效率更高,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使这些本来归国有企业使用的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转向它们,用来生产居民最需要的产品。逐渐地,短缺消失了,市场上的产品丰富起来。

事实证明,用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远比国家计划更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价格机制是通过双轨制逐步引入的,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双轨制保证了从计划调节到市场调节的平稳过渡,避免了经济的剧烈振荡,由此使得改革与发展并行不悖。双轨制也缓解了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使得中国的改革基本上成为一个帕累托改进,而不是一场剥夺既得利益的革命。

今天,价格信号不仅调节绝大部分产品市场,而且也调节要素市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所有要素市场中发展最充分的,市场工资已成为调节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信号。

如果没有劳动市场的充分发展,就不会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工业就业,也就不会有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而后者正是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门。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受政府管制最多,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如何减少政府对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干预,让价格机制(利率、地价)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得死的资产变为活的资本,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政府还应该避免在劳动力市场上引入过多的政府干预,毁掉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第二,经济决策的主体由政府官员转向企业家。 现实世界中,任何资源配置都是由人做出的。

企业也好,政府也好,本身只是一个组织形态,不会作任何决策,真正做决策的是人。不同的体制下,决策的主体不同。

计划经济下的决策主体是政府官员,市场经济下的决策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队伍的兴起,经济决策的主体由政府官员向企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坐飞机
小鸟的家园
小小的我
金银岛畅泳
我家楼下的大花园
小小的我
钓鱼
葡萄牙之行
自我介绍
妈妈我想对你说
我的妈妈
我的好朋友
我的小狗
关于热水器的意见征询范例
广播广告文稿写作时要多用设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段
广告环境分析及广告策划中对市场的分析
设计调查问卷应避免的问题
市场调查的方法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
战术体广告中的示诚术广告
广告策划的特征
通讯调查范文
福达彩色胶卷广告策划书范例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之国外的代表主张
广告策划的内容
某小家电销售情况调查表范例
市场调查的性质
广告策划书的撰写之国内的代表主张
浅论新时期医院职工管理体系的构建
研究阿齐沙坦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分析本体论的逻辑规定性
思考对模糊逻辑的几点哲学
分析网络营销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影响的教学
浅论作文中的想象及学生想象力培训
分析初中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
浅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公平化和透明化治理
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下的我国担保机构运作模式选择
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
研究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营销竞争战略的比较
分析科学探究中教师的作用
分析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体育教学训练的问题和策略
马克思新哲学的思维逻辑论文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㈠》教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友谊的航程》
6《成语故事三则》
7《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㈠》教学设计
13《快手刘》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古诗两首》
《习作3·秋天的树叶》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4《滴水穿石的启示》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