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引进一项核电技术 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综合新能源论文(1)
自2006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引进美国西屋公司三代核电AP1000先进技术、成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牵头高质量地完成了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国际招标的最终合同谈判工作,于2007年7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和美国西屋联合体签订了三代核电技术转让合同。两年多来,技术转让合同项下的34个技转任务包已经全部打开,累计接收并向国内60多家指定技转用户分发21个工作包58175份技术文件及195项计算机软件。
通过组织开展对我国引进的先进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仅直接带动了我国核电产业的研发设计、设备与材料制造、工程建造与管理、调试与运行服务等环节的技术进步,而且有效填补了我国核电产业过去受制于人的空白领域,为推动我国核电产业整体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通过AP1000先进核电技术的引进,直接带动了我国先进核电的建设,世界首批三代核电AP1000机组落户中国。 2007年12月31日,我国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发布开工令。
目前,在我国建设的世界首批三代核电AP1000机组已经有3台先后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分别是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2号机组和山东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 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不仅是世界AP1000核电技术的首堆,而且在建设中连创纪录,一举刷新我国核电建设十大纪录…… 据统计,我国现在在建的3台AP1000三代核电机组施工进展总体进展顺利。
三门、海阳两个厂址,到2009年底已经完成包括核岛负挖、第一罐混凝土浇注、最大结构模块CA20模块就位等关键里程碑节点目标18个。 按照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到2014年12月,我国在建的4台AP1000核电机组将先后实现首次并网,届时将全面确立我国在使用三代核电AP1000先进技术发展核电上的领先地位。
我国在通过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核电机组的成功建设,全面掌握引进的三代核电先进技术,还将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CAP1400的技术品牌。
二、通过AP1000先进核电技术的引进,完善并逐步形成完整的核电产业链,直接推动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 在引进消化吸收AP1000核电技术过程中,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为了在对接世界先进核电技术中,形成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的整体链条,增强在关键领域的带动能力,在我国核电产业配套的缺失或薄弱环节,开展相关核心产业战略布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我国三代先进核电的规模化、批量化和自主化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在研发设计环节,加大基础研发投入,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研发中心和核电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工程管理领域,依托设计力量,成立世界首家AP1000核电建设工程管理的专业化公司,通过队伍建设、程序文件以及IMS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力地保障了依托项目、后续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在设备和产品制造领域,组建世界首家AP1000钢制安全壳和模块生产厂,产品研制生产取得成功;组建锆业公司,成立核级锆材研发和检测中心,将彻底改变现阶段我国核级锆材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并形成自主品牌技术。 在运行服务环节,三代核电站数字化仪控和保护系统研制,以及核电站全寿期服务的业务能力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这些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已经并必将在保障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通过AP1000先进核电技术的引进,带动了与核电相关的科研、冶金、装备制造、信息化等多个学科、多个产业的发展。 在引进AP1000先进核电技术的过程中,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中国创造”为理念,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着力解决我国核电发展中关键设备长期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两年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哈电、上电、东电、沈鼓、一重、二重、大重、大起、太重、宝钢、太钢和鞍钢等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高层协商机制和建立三代核电合格供应商机制,有效地协调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其管理水平提升和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 2009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先后组织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踢毽子
- 我的自画像
- 妈妈的爱
- 歇后语对对碰
- 奇特的鞋
- 一件礼物
- 小小的纸币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我是宇宙的主人
- 磨擦力
- 难忘的记忆比赛
- “独臂人”的生活
- 脑袋录天下音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 网络的利与弊
- 个人所得税改革之我见
- 现金流量表与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 财务困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述评
-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
- 刍议股权资本计息问题
- 施乐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的案例分析
- 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 从美国财务危机看COSO报告
- 浅析企业ERP系统对企业管理及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 论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 试论财务分析的主体和目标
- 论财务杠杆
- 公司经理的价值取向:账面盈利还是现金流量
-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缺陷
- 论现金流量管理假设
-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七
- 《詹天佑》语文实践训练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二十二
- 《詹天佑》教学设计二十三
- 《詹天佑》教学反思七
-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八
- 《詹天佑》教学设计二十四
- 《詹天佑》
- 《詹天佑》德育的渗透
- 《詹天佑》教学反思五
- 《詹天佑》
- 《詹天佑》教学后记
- 《詹天佑》教学设计二十五
- 《詹天佑》教学设计二十六
-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