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科学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一些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

科学用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一些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一、 节能和科学用能为本是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与指导思想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迅猛增长。在本世纪中叶,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实现人均GDP壹万美元。

如果按照已实现工业化国家达到人均GDP壹万美元时的最低人均能耗4吨标煤(日本在八十年代初达到时的人均能耗为4.25吨标煤,韩国在九十年代后期达到时的人均能耗为4.10吨标煤)计算,届时我国的总能耗为60亿吨标煤(按15亿人口计)。这一数字是传统的能源生产方式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的。

因此,必须将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大幅度地减下来。试想,如果人均能耗从4吨标煤降为3吨标煤;那么,全国的总能耗就只需45亿吨标煤,而这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同时,考虑到由于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直接燃用煤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减排治污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面临着能源和环境双重重大的压力,制定正确的能源战略十分重要。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为了确保本世纪中叶我国能源的供应,必须把化石能源的人均能耗降下来,达到3吨标煤左右。这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出的要求。

因此,必须大力倡导科学用能。因为,简单的“节能”只能达到4吨标煤的水平,只有“科学用能”才能进一步降低能耗,达到3吨标煤左右的水平。

由此可见,节能和科学用能是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是指导思想,是能源战略中的“本”。这与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二、科学用能的内涵与主战场科学用能研究用能系统的合理配置和用能过程中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以及它们的应用,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最终减少能源的消耗。不难看出,科学用能既要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科学用能;又要对用能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得出结论;并且在工程中加以实现和改进、完善。

最后,它还包括用能的科学管理。由此也可以得出科学用能的三重涵义:减少能源消耗(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显然,科学用能有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也可以认为是节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前,对我国科学用能的主战场是高耗能行业和各行各业中共性的科技问题。

对高耗能行业而言,产品革新、流程改进和产业结构升级都有利于节能和科学用能,特别是新技术的采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共性的科技问题,一方面是进一步将“梯级利用”的原理推广到化学能的释放,另一方面是将这一原理广泛地推广应用于节能的实践中。无论从这两个方面的哪一个来讲,分布式能源系统都是科学用能的一个典范。

三、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建在用户附近的一种能源系统。通常,它将发电后气体的余热用来制冷和供热。

由于实现了梯级利用的原理,这种能源系统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建在用户附近,它无需建变电设备和大的地下管网,有很好的经济性,同时也提高了用电的安全性。

对分布式能源系统而言,其关键技术是小型动力装置、新型制冷方法和系统的集成。正是由于近年来小型动力装置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才使分布式能源系统有比分产系统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才能在节能和科学用能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应当指出,对不同负荷特点的用户,制定“个性化”的方案非常重要。在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充分用好中低温余热,尽可能发挥环境能源和热泵的作用,使方案的节能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

新的制冷和除湿方法的研究,也将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率。

四、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可以从这方面科技、应用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进展,清楚地看到。

在科技研发方面,为了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科技部863计划的支持下,“十五”计划后期开始,开展了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独特的我
我懂得了要均衡营养
温馨的相册
我爱蓝色的大海
树杆为什么涂上白色的
《100位名人成材故事》给我的启示
不要被以往的经验所困
好书是我的好朋友
我最喜欢的老师
我喜欢钓龙虾
盐水泡过的菠萝为什么更好吃?
蒲公英旅行记
收获最大的一堂课
热爱生活的爷爷
人民陪审制度之价值基础及其制度重构
甘肃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1)论文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探析
试论添附与侵权责任制度的相互关系
民事错误制度比较研究
云南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市场化程度评析(1)论文
精神成人的指引者:中专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田阳县石山区竹产业经营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1)论文
浅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1)论文
幼儿趣味体育游戏开发应用的理性思考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再探究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基础及战略构想(1)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教师要亲自“下水”
关于《陈涉世家》注释的三点商榷
陈胜能成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原因
《陈涉世家》备课资料卡片
历代名家评《史记》
司马迁对人类的八大贡献
《史记》简介
司马迁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为何受腐刑
《陈涉世家》赏读
关于《史记》
《陈涉世家》有关资料
司马迁与《史记》
作者是怎样表现陈胜的性格特点的?
司马迁卒年及其死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