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综合新能源论文(1)
20世纪90年代,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能源消费将是中国未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如何选择低碳发展途径已经成为中国农村能源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能源消费的数量、品种和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总量来看,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由1980年的328.0百万吨碳当量(MtCe)上升到2000年的670.47MtCe,增加了一倍多。
从消费结构来看,非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略有下降,商品能源消费比重稳步上升,生物质能源已不再占据农村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1979年,生物质能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68%,而到2000年生物质能消费仅占35%;商品能源消费则从1980年的30%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68%。
从消费部门来看,农村能源消费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用能占农村能源消费的比重由1980年的20.4%上升至2000年的43.9%,呈逐年上年的趋势。
二、中国农村未来商品能源消费增长的必然性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加快农村能源商品化的进程显得尤为必要。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规律看,农村用能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相对应的。尽管当前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低、结构单一,但未来的农村商品能源消费存在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决定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首先,能源消费与经济收入有密切关系,经济愈发达收入愈高,能源消费数量愈高。
1995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578元,到2000年达到2253元。收入增加不仅大大提高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且还使农村居民倾向于购买高效率的农用机械以替代部分劳动量。
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刺激农村商品能源需求。其次,城市化所带来的居住、就业、生活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也涉及到能源问题。
在能源需求方面,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生活用能需求有很大差别。城市居民人均商品能源消费远远高于农村,并且清洁能源如电、气等占很大比重,而农村主要以煤为主。
1999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能为131.25公斤标油,农村人口仅51.66公斤标油,相当于城市人口的40%。联合国预计21世纪头10年里会有2亿中国人移居城市。
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新增3亿人,总数达到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不管哪一种预测接近事实,城市化都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生物质能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毫无疑问,城市化促进了农村商品能源的消费需求。再次,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它主要使用电力和柴油泵等商品能源。
"九五"期间,国家先后启动了一批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全面实施"机械化旱作蓄水保墒技术"等项目,带动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幅度很大,促进了农村对商品能源消费的需求。最后,生物质能约占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3。
直接燃烧生物质不仅破坏了林木生态,带来水土流失;还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此外,秸杆不能还田还会降低土壤肥力。
鉴于直接利用生物质能的种种弊端,农村能源消费必须走商品化道路。
三、中国农村碳排放的增长趋势生存和发展是中国农村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要生存必须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能源需求;要发展必须保障农村居民像样的生活的能源需求。中国的二元发展结构导致农村和城市生活标准差距巨大,农村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碳排放水平均大大低于城市。
由于中国农村能源消费外延式物理扩张的发展空间巨大,由此产生的GHG排放也不可避免将有较大的增长。中国农村未来碳排放增长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物质能消费转向商品能源消费。
生物质能约占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3,主要用于家庭炊事和取暖。随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家庭越来越多的使用商品能源来替代直接燃烧生物质,即农村中商品能源比重越来越高,而生物质能比重越来越小,这必然会增加农村的碳排放量。
二是城市化带动的能源需求。城乡能源消费差别巨大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一大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家的小河
- 吹泡泡
- 含羞草
- 美丽的天水湖
- 制作舞蹈小人儿
- 美丽的校园
- 看烟花
- 茶花
- 客人来了
- 可怜的爷爷
- 我们的新校长
- 耀眼的月亮
- 星宝宝
- 小玩具
- 我爱你,辽河
- 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
- 权力对元代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操控
-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 行政规章的经济分析(2)行政法论文(1)
- 我国行政法目前存在的五大问题及对策(2)行政法论文(1)
- 论行政法律关系第三人行政法论文(1)
- 对现行司法赔偿制度的思考_行政法论文(1)
- 福利行政法观的经济学基础(4)行政法论文(1)
- 经济词汇的英语翻译
- 英译汉过程中的虚化实意
- 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分析
- 文学翻译视角下红楼梦鉴赏
- 福利行政法观的经济学基础(5)行政法论文(1)
- 积极财政政策基本经验的探索
- 论财政法制与财政监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 《乌塔》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 《西门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