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能源概况及可再生能源的机遇-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能源概况及可再生能源的机遇-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中国能源概况及可再生能源的机遇-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一、 中国能源概况u 煤炭: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国。2011年耗煤19.6亿吨, 占世界煤耗总量的30%以上。

u 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尽管在能源总消费中比重很小(3%),2010年20%的天然气将依赖进口。

u 石油: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国,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 3.15 亿吨,2005年44%的石油需要进口。u 电力: 世界第二电力消费国。

截止 2011年,总装机容量4.41亿千瓦 , 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 5100万千瓦 。u 世界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

十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10%。能源很快成为经济增长“瓶颈”,影响环境。

政府把节能作为头等大事。

二、 中国能源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需求u 到2020年,中国从人均收入127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u 到2020年,城市化需要将1.5亿到3亿的人口移入城市。

u 中国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建材,冶金、和化工四大行业,2003年四大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达到87%。电力、钢铁、水泥三大行业达到70%。

u 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 中国正处于环境与资源压力上升的时期。u 人口众多,人均能耗很低(不到世界平均值的50%,约为美国的10%)、导致对能源高需求预期。

u 由于资源储备约束,能源是经济增长的“硬约束”

(二)节能u 过去二十多年,能源强度年均下降4%,GDP增长2倍,而能源消费只增加了一倍。u 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

u 一个需要创造的“奇迹”(GDP增加2倍,能源消耗增加一倍)。u 节能更加困难和具有挑战性。

(三)电力u 电力短缺: 2011年24 个省份经历了电力短缺,2005年继续呈缺电状态,2006年电力供需达到平衡。u 电力过剩: 目前在建装机容量 2.8-3.2 亿千瓦, 大部分将在二年内投产发电。

2007年-2008年,将有10%装机容量出现过剩。u 如果需求增长很快,过剩不是大问题。

问题是电厂建在不该建的地方,负面影响持续长达30-50 年。u 缺乏明确的上网电价使电网收益很低。

美国零售电价中发电和电网所占比例为47:53 ,中国为 70:30 。随着发电能力快速增长,输配电成为电力供应面临的问题。

u 国有企业高度集中 (至少占 90%) 是电力部门的根本性问题, 导致: (a) 部门效率低下; (b) 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c) “挤出”私人部门和外国投资;(d) 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和电价改革步伐迟缓。u 2003年和2011年的发电投资分别是28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基本没有私人部门和外国投资。

u 电力部门于1986年向私人和外国投资开放,外资比例在1997年达14.5 %。 但到2011年末这一比例接近于零。

外国投资者借电力短缺之机出售股权。u 需要进行电价改革和其它配套改革,以促进电力市场发展。

电力部门可持续性成为当务之急:短缺与过剩、未来电力投资的融资。

(四)煤炭和石油u 电煤价格管制扭曲了煤炭价格,造成煤炭部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残疾人艺术团”表演感想
快乐学英语
庆“三八”
我的同学——王啸
我们班的小雷锋
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让座
穿针
小树,我想对你说
树的好处多
打画片
竹子
参观鸟类科普展览
写给妈妈的信
我的伴侣——台灯
初春
高速公路绿化模式及技术研究
处理房地产烂尾项目法律问题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论媒介的品牌形象传播
基于关系导向的汽车市场营销模式研究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考评改革探析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境外企业营销中心:拓展进出口渠道新模式
群体性环境污染损害法律救济制度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绿色通道绿地的设计与维护
如何增加中国新闻史教学的附加值
宁波市城市行道树选择的探讨
渠道库存与消化服装库存
灌木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作用
植入式营销说服机制的符号学阐释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二
《画风》教学设计之四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教学设计之二
《雷雨》片断赏析
《动手做做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古诗两首》
《充气雨衣》
《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