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怎样选择电力改革模式-综合新能源论文(1)
从90年代起,世界上掀起了电力改革的旋风,这次电力改革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改革,工业发达国家也要改革,可以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电力工业都要改革, 而电力改革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走向竞争,走向政企分开、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但是体制改革的模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异彩纷呈。当前我国正在研究电力体制改革,那么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怎样选择电力改革模式呢?
一、要研究模式选择中的约束 现在关于电力改革的模式很多,在讨论电力改革模式时,意见也很不一致,有的主张甲模式,有的主张乙模式,还有主张丙模式的,好像各种模式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似乎是无法选择。那么怎么办呢? 首先要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要明确什么是可能范围,就要研究各种模式的约束条件,把不具备条件的模式剔除。
经济学家樊纲说“从经济学的眼光看问题,选择都是受限制的选择;天下从来不存在什么绝对自由的选择,没有人能够在选择时不受限制,也就是没有人能够绝对‘为所欲为‘ 。这些有限的、供我们选择的若干种可能性,就构成我们的‘选择范围’。
每个人在每一件事上都有一个特殊的选择范围,它是由一些不以我们自己决定的‘外在因素’、‘客观条件’、‘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我们在许多情况下显得‘无法选择’,……就是因为那些主客观条件已经事先将某些更好的可能性排除在可供我们选择的范围之外了。所谓‘最优选择’或‘最佳选择’,都是在‘矮子里面拔将军’,是在诸多不太好的可能性当中选择‘稍好一点但不能再好’的那么一个。
总之,是在一个被限制的、可能实现的范围之中进行选择。超出了这个范围之外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梦想’,不可企及”。
所以我们研究电力改革模式,不是去寻找最优选择,最佳选择,而是要在考虑了各种约束条件之后,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之后,在可能的范围之内设计几种模式,再进行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的任务是要研究电力改革模式中的约束条件。
二、要研究模式选择中的偏好 所谓“偏好”是指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不同主观评价,指各种东西能带给人们满足程度的差异。世界各国对于电力改革的偏好是不同的,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电气化,电力供应十分充裕,甚至于供过于求;电力可靠性很高,从来不担心缺电和断电,他们的偏好是进一步降低电价,进一步改善服务,用户要求有自由选择权。
我们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尚未实现电气化 时刻存在着缺电的危险,供电网络不健全,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不很高,人们的偏好是要求解决缺电,提高电力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当然也希望电价合理化,提高服务水平。这就形成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电力改革模式,工业发达国家可以毫无顾忌地搞改革,选择最佳的改革模式,而我们在模式选择中,就必须谨慎从事,做到改革、发展和稳定三不误。
三、要研究各种模式的忧缺点 在国情允许的可能范围内,考虑到偏好的因素,就可以设立几种可供选择的模式,然后再“矮子里面拔将军”,就需要对各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客观的分析,然后经过比选,才能确定应当选取的改革模式。如果不进行优缺点分析,只是就模式讨论模式,就难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
l993-1994年我国财政部等单位与世界银行聘请的专家进行“中国电力部门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研究中,就采取了这种方法,从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之后, 评选出研究报告认为可行的方案。然后再进一步研究选定模式存在缺点补救措施,使改革模式更加完善、稳定可靠。
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要选择近期改革模式。随着“外在因素”、“客观条件”、“社会环境”等条件的变化,当前认为不可行的改革模式,在以后就可能变成现实,所以我们最好能通过约束条件和偏好的分析过程中,能够设计出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电力改革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近期改革中能够照顾到中期和长期改革的需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妈妈
- 六一最佳星
- 消防官兵
- 我
- 孤儿
- 我班的高手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假文盲
- 同桌之最
- 我的启蒙老师
- 我尊敬的人
- 整人专家
- 奶奶的手
- 一个卖菜老人
- 如何优化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
-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分析
- 企业伦理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障碍与路径探讨
- 从财务岗位和财务制度谈创业初期的财务准备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
- 浅谈火力发电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
- 中小企业设立阶段税务筹划探析
- 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加强专项资金监管
- 浅析学生贷款P2P产品的发展现状
- 从战略层面为我国国际传播建言献策
- 我国民营银行自身情况与发展环境剖析
-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与改造
- 电力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思考
- 关于政府审计后续整改工作的思考
-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和对策研究
- 《狼》教学设计13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4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16
- 《邓稼先》教学设计14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12
- 《黄河颂》 教案设计15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3
- 《珍珠鸟》教学设计16
- 《邓稼先》教学设计13
- 《社戏》教学设计13
- 《木兰诗》教学设计17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11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9
- 《华南虎》教学设计
- 《土地的誓言》教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