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低碳生活:生态时代的环保责任
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在生活层面,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
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的社会基础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能源利用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迈向生态文明的又一重大进步。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包含3方面内涵。
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即碳强度),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其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就要促进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碳排放低增长、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第三,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要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改变高碳消费倾向,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实现低碳发展。
因而,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领域,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类能源利用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从第一代能源薪柴,到第二代能源煤炭,再到第三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就是从不清洁到清洁、从低效到高效、从不可持续向可持续、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过程。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解及做法有着明显不同。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低碳经济目标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发展中国家历史和人均排放较低,现阶段更关注发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采用高能效、低排放的技术和资源节约的消费模式,力争走出一条不同于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路子,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关系大变革的结果,将可能为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低碳生活时代代表了人类的生存需求,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愿望。
低碳生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低碳生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及格的考卷
- 扎发髻
- 韵
- 感动心灵
- 襄樊的护城河与古城墙
- 美丽的体育公园
- 两只小鸟
- 两只小猫
- 秋水广场的喷泉
- 我学会了打乒乓球
- 游泳(二)
- 太白楼
- 太阳是怎么出来的?
- 扔毽子
- 妈妈夸奖我
- “理性”、“感性”、“灵性”和创新
-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 乙烯原料泵最小流量控制回路噪音产生分析及消除
- 谈中学历史学科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声纳信号处理中UDP协议数据传输研究与设计
- 初中美术愉快教学浅谈
- 低应变及声波透射法综合判定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实例
- 音乐剧中的音乐精灵
- 城市化进程中低频噪音的污染威胁与治理方法
-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
-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电磁防撞装置
- 弘扬传统美德,提高民族素质
- “人性化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 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 兴中兼比韵味长──析《卫风·氓》中比兴手法
- 向往人生自由平等再现社会历史风情──《诗经·卫风·氓》赏析
- 一曲妇女的悲歌──《诗经·卫风·氓》赏析
- 轻拢慢捻抹复挑──对《卫风·氓》中几个关键句的品读
- 《诗经·小雅·采薇》新解
-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 《诗经》的编纂者
- 《诗经》名句
- 关于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 淇水汤汤──我读《诗经·氓》
- “抱布贸丝”的“布”作何理解
-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之女主人公形象新探
- 孔子是否删过《诗经》
- 《诗经》的作者
- 《氓》之“讨论”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