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中国手中的低碳技术牌
在部分低碳领域,中国的竞争力不仅仅是成本和市场,这些握在中国企业手中的技术,应该成为大力推广的方向。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大会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这场名副其实的国际博弈中,中国大胆地宣布,计划到2020年单位GDP排放比2005年减少40%或更多。但前提是,中国希望西方国家也能够为我们的付出贡献点什么——技术转让,这是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一个关键的谈判点。
毫无疑问,谁能抢先发展好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动权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低碳经济正在促使国际贸易、国际政治规则发生变化。
各国在减排义务分配、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不同立场,已经开始改变原有的游戏规则。这是一种隐隐的较量。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了各种激励政策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其中的本质也已经不是单纯的气候问题,它关乎各国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必须在发展和减排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同时不断地加紧技术的研发和突破。
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全球清洁能源最大的市场,并且整体制造成本相对低廉。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依靠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实现国际间技术转让,中国企业普遍处于技术中下游是毋庸置疑的。
以风力发电技术为例,它虽然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并且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可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迟迟未能攻克。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这种状况将正在改变。
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一方面,是与其他国家以创新技术转让的方式联合研发技术,并共同分享成果;更有希望的是,在一些技术上,中国完全可以依靠自主研发而迅速加入到先进技术的国际阵营中。对这些技术的妥善应用和推广,将给中国在低碳经济时代在全球“弯道超车”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电动汽车:锂电未来以电动汽车为首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为中国汽车产业制造一个“弯道超车”的代表。据气候组织统计,2009年1月,中国汽车月销售量首次超越美国,之后一直稳居世界汽车市场之首。
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美国汽车行业专业预测公司CSM 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球新能源车的销量在300万辆左右,而中国则将达到170万辆左右。
“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中心”已是各专家学者的主流观点。世界上已经存在的汽车企业大多是电动汽车技术的最终下游客户。
而真正的核心,正是支撑汽车动力体系的动力源——电池。在中国,电池技术的生产能力恰恰在世界领先。
比亚迪披露ET-POWER时,就曾引起世界汽车界不小的震动,被称为“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汽车F3DM更是出尽了风头。市场最常见的是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目前应用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已超过了170 万辆,在混合动力车中占据了主导。日本企业在镍氢电池的投资最早,技术最成熟,竞争力最强。
日系的丰田、本田最早开发混合动力技术,在全球最大的HEV市场美国,份额达到90%,但中国的优势是拥有了上游的原材料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资源丰富、氢氧化镍性能世界领先,具备发展镍氢动力电池的资源;与此同时,中国目前已经掌握了镍氢电池成熟的生产技术,并且初步实现了产业化。中国锂离子电池的未来优势更为明显。
据中信建投研究院分析,目前介入动力锂电池领域主要有四类公司,即现有汽车整车厂商(如丰田、戴姆勒)、现有二次锂电池主要厂商(如三洋、LG化学、东芝)、现有汽车零部件巨头(如大陆集团、麦格纳、博世)、初创型技术公司(如A123)。其中,日、韩主要是电池厂商和整车企业,美、欧主要是初创型技术公司和汽车零部件巨头。
产业链相关方多采取合资合作方式,典型是“汽车整车厂+电池厂商”、“汽车零部件厂商+电池厂商”两种合作模式。可以说,在动力锂电池产业整体还处于起步期,国际上还没有哪一家企业建立技术和产品市场的明显优势,产业的供应、合作关系格局还有很大变动空间。
而国内已有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比亚迪、比克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100年后的母校
- 难忘的照片
- 未来的母校
- 欢乐谷一日游
- 交思想健康、道德高尚的好朋友--观《少年犯的自白》有感
- 校园的冬天
- 盛夏
- 赞我神州爱我中华
- 照相
- 充满欢乐的操场
- 雨悄悄的来了
- 校园的秋天
- 一个小姑娘的奇遇
- 爱我铁中
- 放烟花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1)
- INTOSAI审计准则与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1)
- 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分析(1)
- 政府审计基本原则标准的辩证思考(1)
- 浅议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1)
- 独立审计准则之中日比较(1)
- 论秦牧散文的艺术特征
-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借鉴与启示(1)
- 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1)
- 中国国家审计制度:调查,问题,改革(1)
- 人性、人道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1)
- 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1)
- 大陆与台湾民间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1)
- 审计风险准则对审计实务的影响(1)
-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1)
- 入侵生物介绍:小龙虾
-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 《生物入侵者》课文解读
- 我国外来入侵种概况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外来物种为何能成功入侵
- 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公布
-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的措施
- 《生物入侵者》有关资料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入侵生物介绍:牛蛙
- 入侵生物介绍:水葫芦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堂实录
- 外来生物给我国带来四大危害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