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拾金不昧与拾金索酬

拾金不昧与拾金索酬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拾金不昧与拾金索酬

拾金不昧与拾金索酬 拾金不昧与拾金索酬 拾金不昧与拾金索酬 前一段时间,央视“今日说法”栏目集中报道了几起因拾得他人遗失(遗忘)的物品而引发的纠纷。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拾金不昧只是一种道德约束,还能产生法律上的问题?这似乎难以理解。实际上,从法律的角度看,对此现象进行分析还是饶有趣味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国寡民”思想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从来就是人们崇尚的一种理想,拾金不昧的“昧”字,本身就包含了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在内。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人如果拾得别人丢失的物品不归还,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会受到良心的折磨。但现代人的行为主要由法律规范来调整,思维和观念也更多地受法律的影响。因此,在拾金可不可“昧”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找到法律上的依据,只要法律不禁止的就是许可的,这起码比那种“天上掉的,地上捡的”的说法更进步。

当然,实践在不断推动着法律的发展。拾金不昧如果说已是拾得人的一项义务,那么他同B;,享不享有索要报酬的权利?最近报道的几起纠纷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设想,遗失物品者对其财产的失而复得显然是愿意付出一定代价的,而对拾得人支付相关费用以外的一定报酬,也会起到鼓励作用,这样的结果成本是最低的,可谓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法律的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秩序,因此,对于类似“拾金索酬”的问题,法律应该作出调整。

正在制定中的《物权法》草案中有一项规定:拾金不昧者有权得到失物价值20%以下的报酬。这条规定参照了国外的立法和判例。可以预见,当拾得遗失物的当事人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时,相关的纠纷一定会减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物权法》正式颁布并生效以前,拾金索酬成为正当权利还只是我们的一种期望。如前所述,现阶段处理拾得遗失物的纠纷,主要依据还是《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拾得物品强行索要报酬的行为是无法得到法律支持的。目前对于失主是否应向拾得人支付报酬,还只能从道德上要求。事实上,如果拾得他人的遗忘物(注意遗失和遗忘的区别)拒不交出,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刑法》第270条规定的侵占罪,这点对于拾得他人财物的人来说,不可不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宝贝--冒险小虎队
开学的打算
黄鼠狼拖着鸡毛掸子
家乡的特产——茶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我看到了实现温爷爷梦想的希望
金色的秋天
秋天来了
我的新班主任——刘老师
学校的见闻
自我介绍
我最想去的地方—上海
开学典礼
妈妈的爱
家乡的环境
[教学经验]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新视角:旅游业的贡献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研究(一)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法的命运(1)
面对入世:财政政策的调整和选择
建设生态区的法制保障(下)(1)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与公共财政论的发展
经济英语中的隐喻和翻译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历史、现状与重构
试论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基础教育供给
论企业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之性质(1)
渔业权是渔民的固有权利(1)
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论关于商业秘密权的保护(1)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翠鸟》教学设计之三
《翠鸟》教学设计之一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翠鸟》教学设计之五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二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翠鸟》教学设计之七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之一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翠鸟》教学设计之四
《翠鸟》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