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是否都不适用自认

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是否都不适用自认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是否都不适用自认

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是否都不适用自认 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是否都不适用自认 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是否都不适用自认 甲女有一6岁的私生子乙,独立抚养,备感艰辛。遂以乙为原告起诉丙,要求丙履行做父亲的义务,每月给付抚养费300元。丙承认是乙父亲,但辩称能力不足,每月只愿给付50元。在能否直接确认丙是乙父亲的问题上法院存在两种观点:其

一、绝大多数人认为,身份关系不适用自认是法学界的公理,必须先做亲子鉴定,再判决给付抚养费;其二,可以采纳自认,直接判决。

本案的焦点问题是“身份关系是否都不适用自认?”

1、有关身份关系的案件并非都不能适用自认。

首先,并非所有有关身份关系的案件,自认都存在“损害第三人利益,影响社会秩序”的可能。如本案系追索抚养费,在丙是否系乙“生父”这一重大问题上,丙基于社会伦理、道德及自认产生的不利后果,一般不会胡乱自认;即使丙胡乱自认,也只会产生其负担抚养费的结果,何来损害第三人的利益或社会秩序?

再次,民事案件追求客观真实系“自不量力”。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高度的盖然性”,追求法律真实;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排除一切合理可能”,追求客观真实。即使刑事案件为追求客观真实,因受制于科学技术、侦查手段、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往往很难实现,冤假错案仍难避免。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相比,探求事实真相的手段相差甚远,如当事人不愿做DNA鉴定时,法院不得侵犯其人身权而强制进行,而刑事案件则可强制鉴定,因此,在亲子认定上追求客观真实纯属作茧自缚,要求过高。最后,身份关系的案件,没有必要追求客观真实,只要严格核实被告的身份,防止“冒名顶替”而作出的“自认”即可。主张身份关系不适用自认者几乎都举出这样的经典案例作论据:“A男起诉B女离婚。两人同时到庭,双方自认是夫妻关系,B女表示对离婚无意见。法官遂调解结案。后方知,B女是A男请来冒充其妻的。”以该案例主张身份关系不适用自认者实质上混淆了核实身份与核实身份关系的区别:核实身份是指检验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是否与实际相符,如核实自然人的姓名、年龄、单位、住址,核实法人的营业执照,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出庭函等,目的是保证出庭人员的真实,防止冒名顶替;核实身份关系是指验证两个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亲属关系。核实当事人身份是所有案件的必经程序,而非身份案件所专有。上述经典案例中导致假离婚的原因不在于法院采信了B女的“自认”,而在于未核实B的真实身份,出现了冒名顶替。这个所谓的“经典案例”并不能证明“身份关系不适用自认”的观点,冒充被告而作出的“自认”根本就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自认,不会产生自认的法律效果。如果把这个案例换成任何一个案件,也都将犯同样的错误,难道我们能得出“所有案件都不适用自认”的结果吗?

第一种观点:如乙无其他证据证明与丙“曾有同居或性关系”,法院将以原告举证不能而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第二种观点:甲已有证据证明与丙曾有“同居或性关系”而丙拒绝配合作DNA鉴定,丙的行为就构成“妨碍举证”,法官可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75条:“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直接推定甲的主张成立。

第一种观点在被告丙已承认是乙生父的情况下,即丙与甲都承认乙系二人所生的事实,法院却要求“甲提供证据证明与丙曾有同居或性关系”,以证明丙可能是乙父亲。甲与丙同居,甲也很难找到证据(同居时会想到保全证据的可能性不大)证明,法院要求甲举证实属为难。如果再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仅有失公正,而且严重损害原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原则。即使甲能举证证明与丙曾有同居或性关系,显然丙自认的可信度远高于甲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法院囿于“身份关系不适用自认”而舍高求低,明显矛盾,难以让人信服。

综上,笔者认为有关身份关系的案件并非都不能适用自认,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不违反公序良俗就应当适用。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第一款应当修改为:“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分关系的案件中可能损害第三人利益或社会秩序的除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心中的绿色网吧
《海伦凯勒》读后感
闪光的“94”分
游西山公园
第一次到北京的时刻
梦响了
寄信
爱在不经意间
幽默之王区祺标
三春晖
红军战士你们真棒!——《长征》读后感
缠绵亘古的星
我爱家乡美
读《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有感
呤诗会
对于民国初期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活动及对当代的启示
简论福利经济学视域下的美国营利性大学
简论电力电子与自控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试析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结合的研究
关于构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培养新模式
试析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发展研究
简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法律信仰培育刍议
简析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角色探讨
对于全国大学外语等级考试考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探索
关于高职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研究
论布迪厄的高校组织分析
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角色探析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水轮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沁园春·雪》问题探究
《沁园春·雪》背景知识
《沁园春·雪》学法导引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课文评点
《沁园春·雪》疑难解析
《沁园春·雪》审美鉴赏
《沁园春·雪》结构分析
《沁园春·雪》重难点点拔
《沁园春·雪》语言特色
《沁园春·雪》题目解说
《沁园春·雪》强化练习
《沁园春·雪》写作特点
《沁园春·雪》主题思想
《沁园春·雪》重难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