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隐名股东刍议

隐名股东刍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隐名股东刍议

隐名股东刍议 隐名股东刍议 隐名股东刍议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隐名股东的现象。近年来因隐名股东引起的纠纷频繁发生,但法律尚未对其提供规范。各地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往往寻求相关法律规定为审判依据,如借贷关系、代理关系、委托关系、信托关系等,导致各地审判标准差距较大,对利害关系人权义的确认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目前关于隐名股东的法律规定缺位,相关问题急需解决的情况下,只有结合我国立法和经济现状,首先对其进行基本的分析。

一、隐名股东的基本特征

我国立法尚未对隐名股东做出明确规定。国内已有学者、实务界人士对隐名股东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究竟采用隐名股东之称谓,还是采用隐名投资人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通过考察各观点的实质内容,大都限于公司出资过程中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关系的探讨,其对隐名股东的概念、实质、法律地位却存在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是指一方(隐名投资人)实际认购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显名投资人)的法律现象。[1]

2、隐名股东,是指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2]

3、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主要为规避法律型。[3]

4、出资人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以他人名义出资,一般被称为隐名股东。与之相对应记载于工商登记材料上的股东则为显明股东。[4]

5、隐名股东,是指不具备股东的形式特征但对公司实际出资并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的出资人。[5]

上述概念从不同角度对隐名股东作了界定,尽管有的表述存在不全面或不准确的情况,如第5种表述认为隐名股东是享有完全股东权利的主体,只是不具备公司法所要求的形式要件,这样就与我国现行法律对隐名股东是否享有股东权利尚未明确的现状相矛盾,并且有悖现行公司法强制性的特征。 笔者通过对以上各观点对隐名股东的勾勒总结出隐名股东的一些基本特征:

1、隐名股东依合法行为而产生。隐名股东的产生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依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产生,不包含为规避法律而借用他人名义出资的情形。如隐名股东并不包含利用国家对下岗职工投资经营的优惠政策,约定用下岗职工的名义对公司出资的人。

2、隐名股东依隐名出资人与显名人之间的合同关系而产生。 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隐名股东问题所涉及的实质是一种合同,二是隐名股东涉及的直接当事人为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

(1)显名股东,是指在公司隐名投资过程中,约定将隐名股东的出资以自己名义经营事业的一方当事人。对于显名股东的资格要求,要符合我国相关法律关于公司投资主体的规定。如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港澳台同胞作为投资主体的限制性规定。从现有的审判案例来看,显名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为公司;可以为单独的自然人,也可以为多个独立的自然人。

(2)隐名股东是在隐名股东合同中,与显名股东相对应的实际出资方。从对现有案例的统计可见隐名股东资格不受过多限制,隐名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公司,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非商人。

隐名股东合同只能由隐名出资人与显名人两方组成。但一个隐名股东投资合同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是数人。如数个隐名人作为一方共同地与一个显名营业人订立一个隐名股东投资合同;[①] 或数个显名营业人作为一方共同地与一个隐名投资人订立一个隐名股东合同。

3、隐名股东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隐名股东负出资义务,显名股东负营业及分派利益的义务,双方互负有义务,且互为对价,任何一方都不能无偿从他方取得利益,故隐名股东合同为双务合同、有偿合同。

4、隐名股东合同为诺成合同及不要式合同。隐名股东合同因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并不以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为成立要件,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则为合同的实际履行,故为诺成合同。对隐名股东合同,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以某种特定形式成立,故为不要式合同。

5、隐名股东出资的标的主要为货币、不以登记为产权转移形式要件的实物、权利、技术等。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标的囊括了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同时又规定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而隐名股东隐名出资的目的在于不暴露真实身份的前提下进行资本的营利活动。若隐名股东以土地使用权或者不动产出资,依现行公司法,实际出资以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为要件,这无疑会暴露隐名投资者的身份。或者隐名投资人与显名人先签订不动产转让合同,或者技术转让合同,再进行出资,这种情形引起了产权的转移,导致实际出资人与产权人一致,必然会在以后的经营中引发更复杂的纠纷。

二、隐名股东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隐名股东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股东,有别于普通股东、冒名股东、干股股东、空股股东,但与它们又存在相似之处,易引起混淆,因此,有必要对它们加以辨析。

三、我国关于隐名股东的立法

(一)现行法律缺失对隐名股东的规定

从我国现行法律来看没有明确的条文对隐名股东进行规定。公司法中仅对普通股东作了规定,明确了普通股东的权利义务。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

四、关于是否确立隐名股东制度的思考

关于是否在法律中确立隐名股东制度,随着近年来相关案件数量的不断增长,逐渐引起法学界人士的关注。

一种观点主张在立法中规定隐名股东的内容,但不用隐名股东这一名称,从上文介绍的关于隐名股东的概念可见一斑。理由是隐名股东事实上不是股东,只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倘若不用一个名称来特指隐名股东这类在公司出资方面的特殊形态,会在立法技术方面增加很多困难。给予其隐名股东的称谓,既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便利又避免了另寻他名的烦恼,还能避免与其他制度中隐名出资情形的混淆,如隐名合伙(尽管我国目前同样没设立隐名合伙制度)。

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法制不健全,难于对隐名股东这种经营方式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且,有可能导致某些单位和个人(国家公务员)采取隐名股东的方式暗中投资并操纵经营,以权谋私,捞取权力和资金的双重报酬,从而助长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首先,我们确立的隐名股东制度正是因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现实经济生活中频繁的出现此种情形,若再不对其加以专门的法律规制,一味借助相类似的规定,势必造成借此规避法律的情形泛滥,歪曲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其次,我们所确立的隐名股东制度本身为合法的行为,规避公司法律的隐名投资为非法行为,并非隐名股东制度的内涵,同时也为民事法律、行政法等相关法律所排斥。

在我国有必要确立隐名股东制度,首先是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的需要,隐名股东形式已在我国经济生活中频繁出现,这从前文提及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可见一斑。正是由于立法中没有明确,客观上又需要法律进行调节,于是只能用相关的规定、司法解释来弥补。对于已客观存在的需要由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立法不应回避,而应当及时予以明确,加以必要的规范、引导和调节。其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投资积极性,更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置资金用于生产;缓解经营者对资金需求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符合合同自由的法制原则。

关于隐名股东合同的内容、隐名股东的权义、隐名股东是否可显明及其规则、隐名股东与其他股东、公司及债权人的关系则是更具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注释:

[③]第20条:因公司股东有出资不足、抽逃出资等行为,公司债券人向名义出资人主张其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出资人向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实际出资人追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公司债权人将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列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参考文献

[2] 虞政平。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OL].http://www.ccelaws.com2004-2-18

[3]刘敏。股东资格认定中的三个问题[OL].http://www.rmfyb.chinacourt.org2004-8-4

[4]王成勇陈广秀。隐名股东之资格认定若干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04(7):62-63

[5]李后龙雷新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OL].http://www.jsfy.gov.cn2002-9-11

[7] 虞政平。股东资格的法律确认[OL].http://www.ccelaws.com2004-2-18

[8]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P461-47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课余生活
给心爱的书包洗澡
照片的故事
爱上网的小姨
我和爷爷家的来宝
秋天
马大哈舅舅
美丽的秋天
女人真麻烦
假如我有翅膀
第一场雪
秋天美
秋天美
爱什么颜色
门外传来吆喝声
09年3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2009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范文
解读共产党宣言 递交入党申请书
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书
2009入党申请书范例
入党申请书——牢记党史,表入党决心
第一次提交的入党申请书
大学入党申请书范文最新版2009
09年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申请书
一篇非常正规的入党申请书
入党积极分子3月份入党申请书
3月份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申请书实用范文
大学生感情真挚的入党申请书
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申请书
本科生开题报告范文
微型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开题报告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预习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开题报告
青少年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两级分化成因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生开题报告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之三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之二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之一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之二
《短歌行》原文和译文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之二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之一
曹操《短歌行》赏析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之三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之三
《涉江采芙蓉》原文和译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之一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之二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和译文
《离骚》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