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1)论文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1)论文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分析框架 对国际服务贸易有不同的理解。按照传统的观点,国际服务贸易被视为服务的进出口,这是一种跨境贸易的概念。

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观点,国际服务贸易还应包括由商业存在——简单地说,就是属于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所完成的贸易。由于目前除美国外各国尚未公布关于服务贸易定义的数据,因此本文所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跨境贸易的概念。

出口方是服务的供给者,进口方是服务的需求者。因此,服务贸易的发展是由对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而决定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分析框架就是识别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供给和需求的宏观变量。

(一)影响国际服务贸易供给的宏观变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直接受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服务区别于货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有很大程度的互动,换言之,服务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服务的最终结果的评价。

因此,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生产经验,能够高效率地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较强。 根据波特的“国家钻石”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

国内服务需求较高,越能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也越强。但是,国内服务需求大也可能导致另一个结果,即服务对象主要在国内,出口动机受到抑制,尤其是国内经济规模大的国家更可能以内需为主。

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受其自身货物贸易能力的影响。一方面,许多服务贸易是伴随着货物贸易而发生的,如国际货运服务、保险服务、进出口信贷服务和维修服务等;另一方面,根据波特的理论,跨国商务活动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货物出口市场上领先的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商务经验,有助于顺利开展国际服务贸易。

(二)影响国际服务贸易需求的宏观变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直接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生产的需求,即生产者需求;二是来自消费的需求,即消费者需求。

生产者服务需求受国内经济规模的影响,国内经济规模越大,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越大;后者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越高,对服务的消费需求越高。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还受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如果国内服务生产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则对国外服务的需求就低。 同样,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还受它对国外货物的需求的影响,原因在于许多货物进口会引致相应的服务进口。

二、服务贸易宏观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选取如下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用国内生产总值(GDP,10亿美元)反映国内经济规模;用人均国民收入(GNIPC,美元)反映收入水平;用服务业增加值(VAS,亿美元)及其年增长率(AGS,%)反映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此外,还包括两个货物贸易指标,即商品出口(EXG,亿美元)和商品进口(IMG,亿美元)。 分析所用的样本数据是1982-1998年17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这17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国家的选取上尽可能多样化,即样本国家既包含发达国家,又包含发展中国家。

其中,尽管美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由于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故样本中不包括美国。这17个国家或地区为: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韩国、荷兰、加拿大、马来西亚、墨西哥、日本、瑞典、泰国、中国香港、意大利、印度、英国和中国。

数据取自中经网。 在分析方法上,鉴于数据为时间序列与截面数据的混合数据,采用Panel Data回归分析方法。

考虑到时间序列可能存在自相关,且样本国家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故采用有同代相关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利用SAS软件的TSCSREG程序得到如下回归结果,见表

1、表2。 表1 因变量:服务出口 单位:亿美元 自变量 系数 标准误差 t Pr>│t│截距 3.173 1.660 8 1.91 0.057 1GDP -0.013 0.001 53 -8.81 <.000 1GNIPC 0.004 0.000 050 82.29 <.000 1VAS 0.002 0.000 296 6.71 <.000 1AGS 0.251 0.014 9 16.83 <.000 1EXG 0.180 0.000 987 182.20 <.000 1 R=0.996 8 表2 因变量:服务进口 单位:亿美元 自变量 系数 标准误差 t Pr>│t│截距 -21.177 0.708 9 -29.87 <.000 1GDP 0.100 0.002 55 39.08 <.000 1GNIPC 0.003 0.000 064 49.82 <.000 1VAS 0.003 0.000 420 8.20 <.000 1AGS -1.148 0.036 4 -31.56 <.000 1IMG 0.159 0.001 49 106.96 <.000 1 R=0.995 6 由表1可以看到,5个变量与服务出口的关系都很显著,可以解释服务出口变动的99.68%。

具体来看:

(1)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经济规模对服务出口的净影响为负,GDP每增加10亿美元,服务出口就会减少130万美元。这意味着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或地区的服务生产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而一些服务业发达但国内市场有限的国家或地区则注重开拓国际市场,这也正是中国香港和比利时-卢森堡出现在服务出口前10名的原因。

(2)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收入水平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务出口就会增加40万美元,其t值仅次于商品出口。这个关系解释了服务出口领先国家几乎全部是发达国家的现象。

(3)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亿美元,服务出口就增加20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服务出口就增加2510万美元。相对而言,服务业增长率对服务出口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意味着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比服务业成熟的国家或地区更倾向于拓展国际市场。

(4)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商品出口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商品出口每增加1亿美元,就会导致服务出口增加1 800万美元。商品出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个变量中对服务出口影响最为显著的变量。

由此启示我们, 尽管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贸易形式,但在货物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服务贸易的巨大机会,发展中国家应当善于主动把握这些机会,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共同发展。 由表2可以看到,5个变量与服务进口的关系都很显著,可以解释服务进口变动的99.56%。

具体来看:

(1)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需求对服务进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GDP每增加10亿美元,服务进口就会增加1000万美元;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务进口就会增加30万美元。GNIPC的t值大于GDP的t值,表明服务的消费需求比生产需求对服务进口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消费结构服务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国际服务需求也较大。

(2)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影响是双向的,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亿美元,服务进口就增加30万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服务进口就减少1.148亿美元。这种现象表明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有阶段性。

一般地,服务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增长速度为负相关,利用样本数据计算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22,p-value为0.000 1。当服务业增加值处于某一临界值以下时,服务业增长较快,快速扩张的国内服务业能够满足国内服务需求的增加,因此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为负;当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临界值时,服务业增长放缓,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内服务需求的膨胀,因此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为正。

(3)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商品进口对服务进口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商品进口每增加1亿美元,就会导致服务进口增加1590万美元。商品进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个变量中对服务进口影响最大的变量,再一次揭示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

综上,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可用图1表示。图中,虚线表示负向影响,实线表示正向影响。

附图 图1 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00年,中国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为301亿美元,占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的2.1%,排在第12位;商业性服务进口总额为359亿美元,占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的2.5%,排在第10位。可以说,中国的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并不协调,有明显的滞后。中国服务贸易的实际值远低于按上述回归模型计算的拟合值,尤其是服务出口与拟合值的差距逐步扩大(见图2和图3),表明中国的服务贸易远未达到理想的水平。

附图 图2 服务出口实际值与拟合值的差距 附图 图3 服务进口实际值与拟合值的差距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其特点在于:

(1)经济规模很大,但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因此对社会化的生产者服务需求不足;收入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仍以实物消费为主,对消费者服务的需求不足。服务需求不足既抑制了进口需求,也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削弱了服务出口能力。

(2)服务业发展滞后,但增长迅速。中国产业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服务业比重偏低,不到GDP的1/3,而且服务业素质较低,不利于服务出口;而根据前面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对进口的净影响的分析可知,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影响尚不到转折点。

(3)商品进出口规模都较大,但中国企业不注重发掘货物贸易蕴含的服务贸易的机会,因此尽管商品出口规模较大,但没有充分带动服务出口;相反,发达国家善于利用这一机会,在向中国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大量输出服务。 加入WTO之后,中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不断提高,面临的国际竞争将空前激烈,短期内服务出口不太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服务进口则很可能会有很大的增长,从而加剧服务贸易逆差。

为了尽可能减轻这种负面影响,并积极利用国际服务市场,中国今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推进企业制度改革,深化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国内生产者服务的大市场,以需求带动生产,同时,内部服务市场化还可以加强服务市场的竞争,从而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第二,顺应消费结构的演变,大力发展消费者服务,使消费者服务多样化、高级化,增强抵御国外竞争的能力;第三,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建设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尤其要注重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使服务业的发展符合现代化和信息化趋势,在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型的服务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最后,鼓励企业在促进货物出口的同时积极寻找配套与派生服务出口的机会,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 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成功地融入国际服务贸易体系的关键在于更多地参与国际服务贸易。

开放市场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服务贸易才能繁荣,中国的服务业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国际市场上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中国的服务企业能正确把握市场脉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收稿日期]2002-09-08【参考文献】 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0[Z]. UNCTAD.Assess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of DevelopingCountries:Summary of Findings[R].1999. M.E.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Nations[M].1990. 陈宪.国际服务贸易[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王仁曾.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2,

(4). 张松涛.呼唤临时协调机制——促进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思考[J].国际贸易,2001,

(1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东山湖公园
回忆
我喜欢她
兔子和野猪
佛山我家
我的发现
母爱
枫叶
踏青
黄河
雪花
迷雾
春天来了
樱花
佛山母亲河
试析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试析德国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三大支柱
关于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关于“双师素质”教师对高职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浅析高职单招“职业潜质评估”模式的探索
试论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于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试论“顶岗实习—准就业—就业”模式的实践
试论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职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关于工学结合视阈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关于本科高职发展中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探析
关于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多采课堂,个性激扬──《羚羊木雕》几种不同处理方法
紧张严密的叙事中张扬科学幻想──读张之路科幻小说《极限幻觉》
《风筝》教学实录及反思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羚羊木雕》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羚羊木雕》侧视
由《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反思“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羚羊木雕》看教学的三个突破口
我们还应教会学生些什么──谈谈《羚羊木雕》的教学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羚羊木雕》教学杂记
《风筝》课堂实录
摆脱精神的禁锢,呵护思维的灵动──《风筝》个性化教学案例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