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剩余价值生产与企业社会责任(1)论文

论剩余价值生产与企业社会责任(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论剩余价值生产与企业社会责任(1)论文

摘 要:在阐述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资本主义企业无限制地追逐剩余价值而导致工人阶级贫困、环境遭到破坏等严重后果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最后从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中总结出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些可行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企业社会责任;实现途径;现实意义 1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资本的运行过程,就是无休止地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而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创造的,因此,企业的生产行为就表现为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剥削行为。资本是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到达赚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的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和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2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2.1 资本主义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所造成的后果 资本主义企业只顾追逐剩余价值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第一,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心身健康。

“资本由于无限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了人体的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

” 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苦、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第二,造成了资本与劳动不可调和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人们为体力和智力的衰退、夭折、过度劳动的折磨而愤愤不平,资本却回答说:‘既然这种痛苦会增加我们的快乐(利润),我们又何必为此苦恼呢?’”尽管可以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稍微缓和矛盾,例如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通过了工厂法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但是“资本主义按其本质来说,只要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拒绝任何合理的改良。

” 比如,“法律关于工场中的每个工人应占有必要空间的强制规定,就会一下子直接剥夺成千上万的小资本家!就会动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基,也就是说,会破坏大小资本通过劳动力的“自由”购买和消费而实现自行增殖。”第三,导致资源危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资本为逐利,不仅以牺牲工人阶级的基本权益为代价,而且还从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中获利。“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1)对员工的责任。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过程中,应该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促进劳动者的全面自由发展。

首先,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的责任。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使劳动者有正常的休闲娱乐时间。

马克思批判地指出了资本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而无限制地延长工作日对劳动者和企业造成双重损失的后果:一方面,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延长工作日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因为“资本无限度地追逐自行增殖,必然使工作日延长到违反自然的程度,从而缩短工人的寿命……已经消费掉的劳动力就必须更加迅速地得到补偿,这样,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上就要花更多的费用……资本为了自身的利益,看来也需要规定一种正常工作日。

” 其次,提供良好工作环境,营造和谐劳动氛围的责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在卖给资本家以后才实现的。

劳动力不同于其他“死的要素”,劳动力是带有主观意志的“活的要素”,劳动力的使用,受劳动者意愿、情绪、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紧张和对抗的劳动氛围,会使劳动者产生不满和逆反的心理,将不利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发挥。

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劳动氛围,才能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的责任。

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利益建立在牺牲劳动者的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决定了,在企业内“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庸品……这些手段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变得恶劣。

”这种以牺牲劳动者来谋求经济利润的方式是不人道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现代企业必须改变这种经济发展的方式,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在一定的资本投入下,提高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利润。

(2)对消费者的责任。商品的出售价格以商品的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平均利润。

商品生产者为了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实际销售的价格,只有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即成本价格,用较便宜的费用进行生产。资本家通过压低工人工资的手段降低可变资本;通过减少生产资料的费用来降低不变资本,不惜偷工减料,生产出劣质低质产品、出售过期产品,甚至生产损害消费者健康或对消费者造成潜在危害的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攫取更多的利润。

这种节约生产生产资料的狂热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的掺假上,“德国工业有一条基本原则:只要先给顾客送好样品,然后给他次货,就能使他满舒服。”这是典型的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3)生态环境责任。“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资本主义企业在片面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环境责任的缺失已经造成了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因此,在对自然界作资本化利用的同时,必须强调企业的生态责任,培育企业的生态伦理,发展循环经济,增强企业在管理理念、生产经营、制度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生态化导向。 2.3 我国经济发展中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1)重视企业内的分工、协作和团队管理。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

降低劳动力价值,就要求同量生活资料能以更少的时间生产出来,这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通过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力。第一,在协作中,“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

” 第二,协作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第三,协作可以节约生产资料,这既表现在使商品变得更便宜,从而使劳动力价值降低,也表现在改变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从而提高利润率。

因此,加强协作可以带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先进的管理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团队管理,有效协调生产的各个环节,营造和谐的劳动氛围,优化企业内部的要素配置,把企业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缩短制造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2)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三个方面的效应: 第一,对单个资本家而言,企业创新能合理利用资本,增进企业效益。

在商品货币条件下,如果技术落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生产的商品交换不出去,用来购买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就得不到补偿,更不能实现增殖,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把有限的资本用于生产出质量高、性能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才能提高资本利用率,增进企业效益。

第二,企业技术创新诱发产业创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业创新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启动点,在竞争规律的强制作用下,其他的资本家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同一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其结果会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指出“正象只要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就能加强对自然财富的利用一样,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技术创新能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而且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代替自然的不可再生能源,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努力实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就个别资本来说,“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

”所以,企业要紧跟市场消费潮流,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卖出较多的数量,实现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因独特的竞争优势,适当提高市场价格,实现利润。 参考文献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永年.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二重性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8,

(1). 贺立龙.产业创新.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5). 郭跃军.论马克思的生态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兰州学刊,2008,

(8). 张健.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J].经济体制改革,2008,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66.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6. [1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44.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11. [1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5. [1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9580. [1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7. [1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43. [17]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8. [1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9580. [1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8. [2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2. [21]贺立龙.产业创新.一个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5). [2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0. [2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9. [2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似水流年
一句话的母爱
小猫咪家族遇险记
珍惜生命
爱读书的我
庆国60华诞
童年趣事
假如我会72变
你说……
雨的遐想
画过那片海洋
青岛游记
用一座哥特式地建筑,纪念那些花开花落
月球
电力行业的行政管理发展战略探析
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创新的思考
坚持在高职学生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探讨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全面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如何协助领导做好时间效能管理
试论国有石油企业人本主义思想政治管理
人才培养视阈下大学生党支部活动体系的构建
思想政治工作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的一些体会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浅谈如何做好广电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
社区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及新问题
新常态下玉龙的科学发展
论职工在单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对基层检验检疫局纪检监察部门落实“三转”要求的看法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片断赏析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札记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札记
《棉花姑娘》教学札记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札记
《棉花姑娘》教学札记
《棉花姑娘》片断赏析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