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边界效应的动力机制(1)论文

浅论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边界效应的动力机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浅论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边界效应的动力机制(1)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各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所组成的动力机制。 论文关键词: 次区域经济合作边界效应边界动力机制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两侧、地理相邻的一部分地区间跨国界和跨国境的经济合作,在地理范围上主要涉及国家边界两侧较小范围。

所以,与普遍意义的经济合作相比,这种方式受国家边界效应的影响强烈。边界效应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是一种动力机制,边境区相互合作的经济行为体构成了弱化边界屏蔽效应增强中介效应的动力机制,对合作动力机制的分析为我们深入研究次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途径。

一、 边界效应的双重性 边界是两个经济地域系统的分界线,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集中体现,国家间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以及边界两侧基础设施的不配套、海关规制的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加之信息传输的障碍,使其限制了跨边界生产要素、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它也是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接触面,由边界所带来的经济合作的机会,使边界两侧区域经济交往具有天然优势。对此我们将边界效应概括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

1.屏蔽效应。在著名经济学家埃文斯(Evans)的模型中,交易成本变量是屏蔽效应的主要原因,它可以单独解释46%的屏蔽效应。

其中,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是屏蔽效应下交易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姆森认为,环境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经济行为体是“有限理性的”,也就是说,经济行为体收集与决策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做出理性选择是不可能的,而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善性。

从边界屏蔽效应来看,跨边界信息的传递往往比一国内要困难的多,它阻碍了边界一侧经济行为体对另一侧信息的获得,比如,市场信息、合作方的资信水平等,增加了信息的不完善性和不对称性。此外,经济交往中主体的数量越多,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就越严重,交易的障碍和交易成本就越高。

涉及边界提高交易成本并引起其屏蔽效应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家边界往往是不同语言、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分隔线。 2.中介效应。

边界的中介效应是指它具有彼此接触和交流的空间中介功能。它通常是两国间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的中介面,是两国间接触和交往最频繁的地带。

(1)自然地理的连续性往往使得跨境而居的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化习俗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中有许多属同一族系,具有边界无法阻碍的血缘关系,这无疑可以大大降低双方经济合作的交易成本。

(2)资源要素禀赋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频率高,即区域间作用的强度随着区域间资源要素、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增大而增强。

(3)过境需求的增大为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空前活跃的要素流动,将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当然,过境需求主要来自于边界口岸的腹地区域,因此边界区腹地范围的大小、边境口岸与腹地经济联系的强度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对边界口岸的过境需求的影响巨大。

二、 边界效应的动力机制 边界效应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它带来了国家间贸易的增长,使过境需求更加旺盛,同时,经济行为体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市场和寻求生产要素,使得边界更容易利用其两侧的梯度势能,在这一过程中,边界势必由经济“分隔线”向经济“接触带”演化,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从而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而具体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各参与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1.中央政府。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接受其他国家资源要素的空间扩散或者向其他国家拓展市场,使其经济发展战略从内向转向外向,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进口依赖的保守型转向出口指向型,最后,除能使其自身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利用外,还可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在边界效应转化过程中,各参与国家中央政府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通过中央政府间的协调,为边界效应转化提供一个有利于降低跨边界经济交往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比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减小甚至取消、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都有利于降低边界的屏蔽效应。 2.地方政府。

次区域经济合作参与方往往是一个国家的边缘区,地方政府一方面表现为加强相互协调,使彼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互配套,为跨边界经济交往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相互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和组织建设,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 3.企业。

条件优越的成熟型企业往往不太热衷于国际化经营,而条件相对不太优越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则急于寻找资源、扩大市场,因而更易于从事国际化经营。边境地区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开展跨边界经济交往可以扩大市场和要素获取范围,改善生存环境,是其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次区域经济合作受边界影响强烈,边界效应分析框架可以为在理论上研究这样一种合作产生和发展的机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分析可见,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是国家边界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的转化,其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经济行为体。

三、 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几点政策建议 1.在多边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双边合作地区,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该地区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待双边合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多边合作的开展就具有了较好的合作基础。 2.培养边境区相同的文化、社会属性,使经济交往的社会规则就明确化,经济主体对潜在的经济交往利润的分割就有着较好的包容和预期,交易成本就有可能趋于最小化。

3.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商品和人员通过边界口岸的费用的增加降低交易成本。 4.鼓励企业通过区域合作网络实现销售与供货、竞争与合作、认同与学习,进行技术转移与创新活动,为边界效应转化和跨边界经济合作打下基础。

文章 来源:中華勵志網 论文 范文 www.zhlzw.com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赣东北乐园
奶奶家的小鸡让猫叼走了
夏日趣事
美食家的结局
自我介绍
遇到难题想办法
有意义的生日
小猫
时间一去不复返
儿童节的来历
看话剧
魔鞋
小白龙
看医生
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方法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
试论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学原理法学理论论文(1)
在规范与价值之间 ――评《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制度实务的几点看法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学理论论文(1)
法伦理学如何可能
法院取证违宪吗?
两种自由概念(四)法学理论论文(1)
论商业信用与商业信用制度之构建法学理论论文(1)
侵权行为概念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康有为宪法思想述评法学理论论文(1)
董事忠实义务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下)法学理论论文(1)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二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四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六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二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三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五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八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三
《葡萄沟》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一
《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四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