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1)论文

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8

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1)论文

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是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贯彻执行党中央“东扩西进”决策的一种基本战略。但是,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与强盛。

因此,透过最终目标来研究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是按照如下四个层面依次递进的。 第一层面,商品输出 大凡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往往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贸易顺差的来源就是产品或劳务在国外市场上的大量销售。

因此,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大量出售产品或劳务的国家,自然就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家,由此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是优化了的。(注:美国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却存在着巨额外贸逆差。

这与美元的国际地位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的。参见张汉林、杨青、王红霞:《论美国贸易逆差》,《太平洋学报》1998年第4期。

)以国际经济学的这种基本原理来分析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了,那么它就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这个地区就会形成一种大规模的外向的商品流。事实上,就单个企业来说,其成长过程总是这样的:首先是在当地站稳脚跟,使其产品在当地的零售商店中都看得到,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比如说60-70%;接下来是对邻近市场的渗透,并且在邻近市场中重复在本地市场中的竞争过程,最终在邻近市场中也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最后是以邻近市场为基地,再对邻近市场的邻近市场进行渗透。

当这种市场渗透过程重复到一定次数时,这个企业的产品也就覆盖了比较大的市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输出。如果一个地区的这种优势企业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进而产生规模效应,那么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优化。

商品输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论表述——涟漪(波纹)效应。我们知道,把一块石头扔进池塘后,水面上就会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水波。

靠近中心点的波纹要大于远离中心点的波纹,最后在某个远处趋于消失,水面重新恢复平静。从这种涟漪效应中可以看出,商品输出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外部市场的占有率(水波纹的荡漾半径)。

因此,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第一,要培育造就一些非常具有市场渗透能力的企业,这相当于往池塘中扔进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产生尽可能大的市场冲击力;第二,这些企业必须具有连续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达到不断地往池溏里扔石头的效果;第三,要研究企业的市场渗透机制,以便使水波纹传达到更远的水面。 第二层面,市场拓展 商品输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一个层面,其特点是单个企业对外部市场的拓展,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市场拓展并不是单个企业的微观行为,而是基于某种性质而组合的一类企业的共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拓展也就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二个层面。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的物品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多的是通过生产环节而体现出来,但是在经济发展到全面过剩之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最重要地位的环节就不再是生产过程,而是流通过程。

哪个企业能够更快地把产品销售出去,它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提升和壮大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由此,规模庞大、发育完善的市场就成了单个企业发展壮大进而提升和优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市场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有形的物化市场的联结而实现的。比如说以中国第一大市场而闻名的中国(义乌)小商品城,其庞大的市场容量(年成交额最高曾经达到200亿元)不仅对义乌及其周边地区,甚至对全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义乌虽然号称“以商兴市”,但在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兴起的“市场产业本地化”运动已经使义乌这个商业城市具有了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目前义乌的一些工业产品在全国所占到的份额已经足以达到垄断的地位。

当然,无形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巨大作用也不可忽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浙江省温州市的皮鞋行业。想当年,温州市的皮鞋因假冒伪劣而闻名,在90年代初很多地方都集中烧毁温州皮鞋,全国的零售商店都把温州皮鞋撤下柜台,市场的这种否定性评价对温州的整个制鞋产业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这个事件之后,温州市有关部门和企业认真总结教训,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终于诞生了以长城鞋业公司(“康奈”皮鞋)为代表的精品企业。在1999年的行业评比中,全国十大鞋王中温州市就占据了四席,康奈鞋业在全国有6000多家专卖店,温州皮鞋又以其良好的市场声誉为其带来了巨大的产业空间。

第三层面,资本输出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以商品输出为直接目的的市场拓展往往带有比较明显的“侵略性”,因此也就特别容易受到输入地的阻挠和障碍,从国际上来看有日趋技术化的贸易保护和壁垒,从国内来看则有赤裸裸的地方封锁。但是无论如何,市场统一化和经济一体化仍然是大势所趋。

因此面对地方封锁和贸易壁垒,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来突破它们,进而适应市场统一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流?显而易见,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重性的:既可以采取政治(行政)手段强令他国(地区)开放市场,也可以通过军事侵略的方式轰开他国的疆界,但是这些都是非常规的手段,其效果也不可能是永久性的,只有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达成的经济手段才是常规的手段,也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诸多的经济手段中,资本输出则又是克服地方封锁和贸易壁垒最为有效的一个手段。

一般说来,资本输出是指经济发展强势区域把工厂由自己的属地搬迁到原本的商品输入地,在商品输入地直接生产商品并且就地销售。这种生产地点的变更产生的效果总得来说是双赢的:一方面,从输出地来看,由于生产地与销售地合一,市场进入的障碍不复存在,因此作为一种替代形式,资本输出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实现了商品输出的最终目的;不仅如此,资本输出通常都是由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展地区,因此从生产的投入要素来看,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原材料,其成本都可能比原地大为降低,由此形成资本所有者更大的利润回报;另一方面,从输入地来看,由于资本输入是利用他人的资金来创办自己的企业,原来可能并不存在经济学意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现在都能够作为生产要素而投入生产过程中,在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输入地的经济发展也就启动了,或者说加快了。

这也就是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对招商引资都具有浓厚兴趣的原因。 此外,从形式上来看,资本输出有扩张和变异两种具体形式。

产业扩张是指原有产品在另一个地区组织生产,最为典型的就是食品行业的巨子——美国麦当劳在世界各国的扩张,麦当劳借助于遍布世界各地的连锁店而成功地实现了资本输出的目的。资本输出的产业扩张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也即整体迁移,主要是指一些在当地继续经营的边际成本超过了边际收益的企业,其在当地继续发展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于是这个公司或企业就向一个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整体迁移。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即在当地的经营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另一个地方形成了这个企业更为有利的经营环境,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由此企业也会向新的地方迁移。产业变异则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一种结果。

当一个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成功发展之后,企业的“布登勃洛克动力”将促使它多元化经营。一般来说,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最佳途径就是资本输出,因为多元化经营通常都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某种垄断性优势作为目标,因此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往往是一个最为基本的战略措施。

比如说TCL作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之一,其从电视机行业延伸到电脑、手机和空调等行业并且取得成功,最为重要的法宝便是巨额的资金投入,由巨额的资金而凌空集聚新领域中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进而形成作为市场垄断力量的生产能力和获利空间,最终取得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由此可见,在一个新的领域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往往是以巨额的资本注入为最大特征的。

第四层面,人才联合 一提起企业,人们通常会联想到高大的厂房,林立的烟囱,以及纵横交错的各种管道,然而在事实上,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目前这种知识经济业已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企业这种物质属性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而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积累和使用。人才的培育和联合也就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最为重要的途径和最高的层面。

经济发展往往具有某种矛盾性,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而自然条件比较贫乏的地方经济发展却相对比较先进。其中的原因非常简单。

如果我们把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看成因变量,那么达成这种经济发展的自变量除了自然条件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每一个地方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积淀下来的人文资源,即人力资本。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人们无需通过艰辛的努力就可以过上比较逍遥的电子,因此几乎不存在通过完善自身而弥补自然之不足的压力;但是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情况就不同了,人们只有通过艰辛的努力才有希望过上一种比较好的日子,自然之不足而造成的压力促使其每一个人都努力地读书和学艺,从而形成人力资本的大量积累。

前者,最终会导致“富饶的贫困”,而后者,结果会出现类似于浙江省温州市这种建立在“精明能干”基础上的富裕地区。 一般说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微观主体部分,主要是指在企业活动中人力资本的积累,比如说职工的岗位培训和专业进修,还有管理专家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无形熏陶,以及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自我素质的加强和提高,也即边干边学。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上千万的流动民工得到的回报除了货币收入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感受,以及通过这种了解和感受进而实现的心胸开阔和思想解放。二是宏观的政府机构,比如说政府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及以“希望工程”的名义出现的社会对教育的投入等。

这个部分相对比较单一,但是结果却更为直接,只要考察一下近几年来我国援藏干部这种代表较为先进地区的高素质人群对未发展地区人群的示范作用就可以得到验证了。当然,在当今世界,人力资本的积累已经不再需要完全遵循这种效率非常低的自然累积过程,借助于一定数量的资本投入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凌空集聚起某项事业所需的各种人才,这种通过大量资本投入而达成的人力资本的瞬间集聚也日益成为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一种潮流。

现在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其多元化的经营战略的,而且这种经营战略也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经济的版图,这一点只要回想一下两年前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在北京各投下8000万和7000万美元创办计算机研究院给我国整个计算机行业造成的冲击就一目了然了。 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因此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总结,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显然不可能是如此单一线性的,在实际中可能会呈现出多元化的丰富多彩性,然而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总结和归纳,其在实践中的多样性还应当归置于理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我们所作的这种理论归纳可能存在着诸多的错误和缺陷,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使我们的努力能够对我国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实践产生更加直接的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张旭庭.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1998,

(6). 陆立军.中国小商品城的崛起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J].社会经济体制比较,1999,

(1). 温信.涅磐般的凤凰——温州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国鞋业,2000,

(1). 方爱华.WTO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回应战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0,

(1). 胡代光,厉以宁等.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Z].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316-317.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2-35. 朱长丰.瓯越文化与温州人经商特色[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

(5). 厉以宁.民工外出与观念更新[A].经济漫谈录[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42-44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擦书桌
“小当家”做饭
月亮池美景
当检测卷发下来的时候
我家的小黄雀儿
学校的松树
春天
故乡的山
登香山
续写《一束鲜花》
我爱我的书
观赏春节晚会
春天真好
续《一束鲜花》
暖水袋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下)
会计师事务所出资方式、组织形式与审计收费
从Simunic模型看我国审计定价现状(下)
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民间环境审计的发展(下)
内部审计沟通方式及其有效性和及时性的研究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风险的探讨(下)
强化公司治理机制 完善内部审计工作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CPA审计收费问题的根源
新准则下企业收入审计的新思路
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民间环境审计的发展(上)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结合初探(上)
浅谈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中涉税问题处理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异同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
李大钊:从关心青年到领导“五·四”运动
谁是逮捕李大钊的真凶
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经过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关于五四运动
李大钊:从“效法洪秀全”到“再造中华”
谁为李大钊办丧事
李大钊就义
李大钊政论的风格
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英勇献身
李大钊:为中国引来天火
李大钊“少年中国”主义的形成与转变
关于比喻
浅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的比喻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