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论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1)论文
论文摘要:城市的竞争首先是定位策略的竞争,一个城市定位要将功能和文化两个方面融合起来,形成其特色和个性,并寻找自己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发展条件,旨在准确定位,努力建设一个多元文化、绿色经济的西部名城。
论文关键词:乌鲁木齐;优势;劣势;发展定位 1 新疆乌鲁木齐发展条件分析
1、1 优势
(1)地缘优势。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地处天山山脉之北,西出中亚、东联内地,是我国西北边陲的战略要地,它是连接天山南北的结点,是沟通东西方的国际大通道亚欧第二大陆桥的重要结点城市。
具备了与国际国内规模、高速率交流的条件,构筑起了一条现代化的立体“丝绸之路”。
(2)经济优势。 经过长期的发展,乌鲁木齐已经具有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是新疆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以石油、钢铁、电力、煤炭、建材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全疆排名前50位的工业企业一半以上集中在这里。
(3)政策优势。 乌鲁木齐既是大陆桥中国段西部地区的轴心和向西开放的门户,也是东亚联结西亚的咽喉,由于国家“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的政策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力实现“建设西北国际大通道战略”等多方面的有利时机,促使乌鲁木齐市的软硬环境得到了改善和发展,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搭建了新的经营平台。
(4)资源优势。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能源资源的集散储运中心,同时,也是新疆煤炭资源的集中分布区,煤炭储量占新疆的四分之一,被称为“煤田上的城市”,和“油海上的煤船”,境内芒硝、铁、铀、锰、金等矿产储量可观,光、热、风资源充足,建有装机容量亚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达坂城风力发电场。
(5)文化优势。 50多年来,乌鲁木齐一直是一个从内地移民的城市,民族大融合具有先天的优势。
历史上曾经是多种宗教交汇的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十分厚重、丰富。同时乌鲁木齐有着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极具旅游开发的潜力。
1、2 劣势
(1)金融、信息等相关产业先天不足,金融、保险、通讯、交通等领域尚未完全开放,成为制约乌鲁木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2)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尚缺乏一支熟悉和精通国际经贸制度和业务的外贸、企业管理、法律服务等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虽然商品市场出具规模,但是受劳动、技术和人才、金融资本、生产资料、信息等要素的限制市场发展缓慢,缺乏按国际惯例的运作机制。
(4)政府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科学决策和间接调控经济运行能力等方面还有不足。 2 乌鲁木齐城市发展定位 一个城市的定位是这个城市体现的核心价值,是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实质。
其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和人都是构成一个城市定位的要素,这些要素和谐发展最终决定了城市定位的本质。 根据乌鲁木齐城市特点。
本人认为从功能和文化两个方面融合起来,形成乌鲁木齐特色和个性,这样形成的定位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简而言之,乌鲁木齐的定位可以描述为多元文化的绿洲经济城市。
(1)多元文化城市。 乌鲁木齐城市文化发展定位,应当立足于原汁原味特色的艺术资源挖掘与开发,以旅游为媒介活性剂,搞好城市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建设。
结合民风民俗,把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十三个少数民族风俗集中展示出来。城市定位,还要适应伊斯兰宗教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做好整体与局部的布局,提升主题创意,配合展现民族风情。
依托上述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强旅游基础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准,建设辐射中亚的艺术、历史和景观等的文化交汇地。乌鲁木齐城市文化建设,要与环境、景观、植被与水体、居所相适应,充分结合民族风情与中亚视野,把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与地域性、民族性相结合,立足原创。
与内地城市找差异进行开发,如果把“亚心”与乌鲁木齐的旅游规划结合起来考虑,把亚洲大陆中心城市——乌鲁木齐这个新的城市形象打出去,就会塑造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
(2)绿洲经济城市。 绿洲是新疆各族人民得以生息的基本条件。
民居、村落、乡镇和城市都坐落在绿洲之上,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也要以绿洲为基础才能进行。新疆的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绿洲经济,经营乌鲁木齐实质上就是经营绿洲经济。
乌鲁木齐市打“绿洲”的名牌,实际上就是打绿色的名牌、生态的名牌、环保的名牌。乌鲁木齐的城市经营要走上一条循环经济的道路,也就是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路。
应以城市建设为中心,全力建设城市重点精品工程。树立精品意识,重点要抓精品工程,坚持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大但求佳的原则。
重点工程特别是对城市形象有重要影响的项目,要着重考虑项目有文化内涵,尤其是标志性建筑、广场等要作为艺术品精雕细琢。要着重搞好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供热、治污等项目建设,逐步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由还历史欠账向适度超前、高水平配套完善转变,由粗放型向精品型转变。
建立起以绿化美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空气净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体系,保护好山、水、树木、植被等自然景观以及名胜古迹。加强人文和生态景观建设,搞好大环境绿化。
乌鲁木齐城市定位探讨,应该立足本地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艺术,以多种特色经济作辅助。在城市经营中将乌鲁木齐城市与其它西部城市定位区分,用超前的理念,整合城市资源,扬长避短,以最低的成本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扩张城市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遵循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创新战略,最终把现象凝聚成魅力,把魅力提升为理念,把理念转化为生产力。只有找到城市之魂,才能把城市风格和魅力推向全世界,全面推动经营乌鲁木齐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王兴中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21 胡小武,城市形象战略的两大属性[J],城市问题,2003,
(2) 袁国敏,城市核心竞争力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 刘文俭,黄芳,城市经营的竞争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03,
(5)联想亏损及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启示许鹏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和精灵屋
- 种辣椒
- 记一次课本剧表演
- 一节口语交际课
- 智斗苍蝇
- 放风筝
- 我见到黄菊了
- 用汗水换来的欢笑
- 回老家
- 成功的快乐
- 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
- 文艺汇演
- 飞吧,小白鸽
- 钓“鱼”
- 笨蛋节
- 关于经济数学的学习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
- 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 浅析以礼仪为载体的大学生道德教育
- 浅谈社团团建: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 简述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体育产业研究
-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浅谈对话与整合:高校写作教学的现实选择
- 谈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道德价值导向的落实
- 让课堂教学与道德教育同行
- 简述优秀校长应具备的素质
-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的途径及对策研究
- 论高校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整合
- 关于影像暴力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
- 试论新时期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 谁“醉”更妙?──《清平乐·村居》教学谈
- 反思 追求 超越──《清平乐·村居》教学有感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杂谈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语文课上的歌声──我教《清平乐·村居》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让古诗词教学“美”一些──《清平乐·村居》教学谈
- 课标理念下的诗词教学探微──《清平乐·村居》教学谈
-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与反思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 尊重选择 张扬个性──《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及点评
- 努力营造多彩的课堂──我教《清平乐·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