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黔西南州林业发展区划初探(1)论文

黔西南州林业发展区划初探(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黔西南州林业发展区划初探(1)论文

【论文摘要】林业发展区划是依据不同区域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林业发展基础和潜力,以及经济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等,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林业发展的主导功能与生产力布局进行区域划分和合理布局的空间规划。本文在分析黔西南州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黔西南州林业发展区划目标。

【论文关键词】林业区划 森林资源 区划目标

一、基本情况 1.社会经济概况 黔西南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1982年5月1日建州。

全州辖兴义、安龙、兴仁、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等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1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81个村。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3个民族,2006年,全州总人口310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2.47%。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珠江上游,是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9.54%,全州辖9县(市)区,130个乡(镇、办事处)。2006年末全州总人口数315.75万人,农业人口285.026万人,占总人口90.27%。

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140.4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450元,在全省九地州市中排名第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87元,属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 2.自然条件概况 黔西南州地处贵州西南部乌蒙山脉南段,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山地类型。

主要为淋溶型喀斯特地貌和侵蚀性地貌两种类型,地势上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兴义市九龙山,海拔2207.2m,最低处为望谟县打落河口,海拔仅275m,以河谷地貌和中低山地为主,其余为平坝和丘陵,全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及红水河环抱全境,大小支流100余条。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基本特点是热量充足,光照适中,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常年平均气温在13.6℃~19.1℃之间,降雨量1253.1~1577.2mm。 全州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全年日照时数和太阳辅射量较多,属全省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全州土壤分为12个土类,35个亚类,160个土属,470多个土种,主要土类有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等。 水质条件,全州是个岩溶地貌较为发育的山区,山峦起伏,雨量充沛,河流比较小,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大。

3.林业资源现状 黔西南州是贵州省西部生态治理、构筑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点区域之一。据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显示结果,全州国土总面积2520.6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520.6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0.32%,非林业用地1000.04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9.68%。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756.3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9.7%;疏林地4.5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3%;灌木林地339.81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2.3%;未成林造林地97.63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4%;无立木林地40.64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7%;宜林地280.89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5%。四旁树占地5.75万亩。

活立木总蓄积1742.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0.67%。

非林业用地≥25度的陡坡耕地211.5万亩。 境内林木种类繁多,既有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又有丰富的人工林。

据调查,黔西南州是珍稀植物比较丰富的地区。全州计产种子植物219科,1096属,3268种,蕨类植物40余科100多个属300多种。

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303种,占保护植物的18%,特有种1种,占贵州特有种的50%,是特有性比较强的森林植物区系,药用植物有1750多种,产野生动物种类542种11亚种以上,全州产有国家

一、二级保护动物40种,占贵州省国家

一、二级保护动物的45.98%。 黔西南州优越的自然条件,分布有丰富的植被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亚热带竹林、亚热带经济林、亚热带石山灌丛、亚热带草坡等。

主要用材树种有杉木、云南松、华山松和栎类等,有香椿、毛椿、苦楝、楸木、泡桐、喜树等速生树种,引进的速生树种有:蓝桉、直杆蓝桉、桉树无性系品种尾叶桉、广林9号、尾细桉等,有核桃、板栗、花椒、枇杷、荔枝等多种干果、水果和其它经济林木,有麻疯树、黄连木、油桐、乌桕、棕榈等极具开发价值的林木生物质能源树种,有金银药、小花清风藤、杜仲、银杏、厚朴等林药树种。

二、林业发展总体目标 以实施退耕还林、珠防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为载体,着力建设100万亩竹子、100万亩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30万亩金银花等“113”三大林业产业基地,以建成珠江上游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到2010年,使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石漠化土地和陡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区域和国家重点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向实现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景迈进。

三、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区域 1.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 按照黔西南州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全州林业建设以退耕还林工程、珠防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为骨干,完成260万亩营造林任务,“十一五”林业建设按照“北治南用”的布局,北面晴隆、普安、兴仁、贞丰森林覆盖率较低,石漠化土地较大,人口众多,主要以生态治理为主;南面兴义、安龙、册亨、望谟森林覆盖率较高,荒山资源丰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交通运输条件、水源及电力供应较好,以发展商品林基地及林产加工企业为主,大力营造竹林及桉树基地。 2.重点建设区域

(1)生态治理区。北面晴隆、普安、兴仁、贞丰坡耕地、石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十一五”期间确定为生态治理重点区域,重点发展以苦丁茶、花椒、金银花、森林药材、一般用材林等生态经济林,即建成以生态为重点兼顾经济的北面生态经济型区。

同时把镇胜高速公路(晴隆、普安境内)可视面,关兴公路可视面植被恢复作为重点。

(2)产业发展区。南面册亨、望谟、兴义、安龙宜林荒山集中连片,面积较大,且四县市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热量充足。

适宜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生物能源树种麻风树,以发展产业基地和林产加工为重点区域,重点实施好“两江一湖”100万亩竹林基地建设,100万亩以桉树为主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材料基地,50万亩柴油树基地,即建成以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林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的南面产业经济区。 参考文献: 江泽惠等.中国现代林业.2002. 谢守鑫.森林分类经营概念及成因浅析.华东林业经理.2005,

(3). 黔西南州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黔西南州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有一只小金龟
选摘
我的神奇朋友
赵晓萱的假期日记
不能骗人
荷花里的小姑娘
蜗牛一家
夏天的畅想
电灯
桃花落了
白云妈妈哭了
神奇的猪笼草
喂鸡很有趣
金海滩
花雨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
试论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简论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型“人本德育”改革研究
试论工作过程的商务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试论高职兼职教师的聘用及管理
试析对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
试论《职业口才》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
试论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
简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考核改革的可行性
关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性实训基地的措施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核心竞争力初探
试论新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简思
试析就业导向角度谈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关于适应产业结构新体系的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方略
《〈世语新说〉两则》基础知识训练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世语新说〉两则》教学设计
《〈世语新说〉两则》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世语新说〉两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世语新说〉两则》教学设计
《〈世语新说〉两则》同步达纲练习
《〈世语新说〉两则》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世语新说〉两则》课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