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锦州市工业化发展研究(1)论文

锦州市工业化发展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锦州市工业化发展研究(1)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锦州工业化的现状、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锦州工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为锦州市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锦州市;工业化;发展 1 锦州市工业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锦州市工业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不断深化企业改革,积极调整工业结构,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积极引进内外资,加大工业投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步显现。

工业发展成效显著。2007年,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0户,比去年同期净增63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7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0%;实现利税104.7亿元,是去年的4.4倍。

工业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升。 2 锦州市工业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2.1 区位优势 锦州位于辽宁西部,区位优势独具特色,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京哈铁路、秦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全境。锦阜、锦朝高速公路及102线国道使锦州与周边城市形成了“一小时城市群”。

锦州港是中国沿海最北部的一类开放商港。锦州机场可飞往全国各地。

全市已形成了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管道运输等发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优越的地理位置;齐备的运输方式和通讯网络等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锦州具有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区位优势。

2.2 工业基础优势 锦州是我国重要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门类比较齐全。以石化、铁合金行业为主体构成锦州坚实的工业基础。

目前,锦州的工业生产更是日新月异,已经形成以石化、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优势产业为主体,包括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机械、轻纺、医药、电力等行业在内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有近百种高新技术产品和数千种产品远销四海,三峡工程、“神舟五号”飞船都用上了锦州的产品-光伏、汽车零部件等四大新兴产业,成为锦州工业振兴和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

2.3 投资环境优势 锦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拥有巨大的开发和发展潜力。锦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是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锦州市具有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产业产品优势,已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大力开发外向型经济,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先后同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并与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济技术文化往来,有近百家中外合资、合作、独资企业落户锦州。

在软环境方面。锦州正在加强外商投资环境建设,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企、政事和政资分开,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对外资企业的保护。

2.4 科教商贸资源优势 锦州拥有渤海大学等高等院校6所,中专(技校)16所,科研院所22家,科技人员15万人,教育和科研实力居辽宁省第三位。锦州已被辽宁省确定为三大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之一,拥有恒大、华联、渤海三大物流园区和18个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商贸运输服务半径覆盖中国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近40万平方公里、8000万人口。

锦州是辽宁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羊肉、禽蛋奶、花生、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可开发利用矿藏达34种,其中膨润土储量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 锦州市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经济粗放型增长,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低 改革开放以来,锦州经济的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入拉动的,GDP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增长。两者高度相关,说明锦州经济总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外延式拉动。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转换的前期推动了锦州市经济的腾飞,扩张了锦州的经济实力。但随着经济结构中各种矛盾的加深,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已逐渐显现。

表现是资源浪费严重,企业中间消耗过大,产出能力较低,经济效益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产业、行业的集约化程度不高。 3.2 企业增效能力差,资金不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7.0%,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增效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差,主要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锦州市工业企业的产销衔接状况并不乐观,产品销售率为96.4%(在全省居第十三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近年来企业的外欠贷款居高不下,使资金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净额为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产成品库存为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大量的资金沉淀,一方面加剧了流动资金的紧张局面,致使流动资金周转减缓;另一方面,企业为维持生产,不得不增加外借资金,使负债额加大,资产负债率高达51.9%,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

随着企业负债的提高,企业利息支出也有所增加,达到4.5亿元。此外,原材料、电价和运输价格上涨,小型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3 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近年来,锦州市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总规模虽有所增长,但经费投入强度仍然很低。

创新能力弱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产品更新较慢。锦州市工业产品中初级产品多、粗加工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少,缺乏竞争力强、在全国和全省影响力大的名牌产品;企业资金短缺。

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锦州工业始终维持着原有的规模和格局。国家对锦州投入相对较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较大规模的投资项目更少。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南移,在锦州投资的大项目更少。同时由于上缴过多,企业长期以来留利水平低,几乎没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改制任务艰巨。

需改制企业的历史债务包袱沉重,企业社会保障负担沉重。 3.4 产业配套能力差、关联度小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协作,外资企业尤其是大型外资企业更需要当地配套产业支持。

锦州市产业配套能力先天不足,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且新一轮外商投资已转向高新技术产品,注重大型工业合资项目和配套紧密的产业链和技术链。

近年来锦州在石化、电子机械等领域虽然有所发展,但整体分布上比较分散,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不能形成整体合力,对外商投资吸引力不强。缺乏跨企业、跨行业之间的横向合作。

不能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集群。 3.5 工业发展有明显的封闭性 锦州市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地区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不能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能及时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锦州的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都有相当程度的增长。

但经济发展仍以内循环为主,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较小,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社会开放意识还有相当差距,开拓国际市场的综合实力还有待于加强。

4 加快锦州市工业化发展的对策 4.1 更新观念,加快体制与技术创新 锦州市体制创新的步伐缓慢,还未能有效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思想观念的束缚。今后,在推进国企改革进程中,要注重科技体制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为加快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科技创新体制,积极探索推广对企业研发中心进行独立核算、实行股份制等方法,组建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有效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老工业基地,锦州的工业技术多集中在传统工业领域,面向现代工业发展的新技术相对匮乏。

锦州的技术创新应该根据地区特点,重点在石化、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机械电力等领域有所突破。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科技人员队伍较大的优势,通过知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促进科研、教育、生产一体化,共同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4.2 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建立和落实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使企业始终成为技术创新的投人主体。二是改革科技计划和强化项目管理,使企业真正成为承担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主体,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大型骨干企业,要支持其建立研发中心,促进其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研究开发能力。四是建立促进科技成果推广、流动的新机制,使企业成为科技成果应用和受益的主体。

五是大力培育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要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壮大。

4.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锦州市是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具有高投人、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从而使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能保证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持续、优质、高效、稳定的增长。

在工业化发展中要加快技术改造、强化经营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决策水平;要把握住产出环节要把握投入环节。提高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质量,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资源利用与节约保护并重,形成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集约化增长方式,走跨越传统发展阶段的新路子。

实现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4 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发展大公司、大集团 就锦州而言,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主体仍然是大中型企业。要依托锦州现有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以产品为龙头、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配套协作关系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迅速扩大现有企业能力和规模,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其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打破所有制、地域界限和隶属关系,用市场机制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大集团,鼓励引导国企之间、国企与民营企业之间、市内企业与国内外企业之间相互投资参股。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路子。

4.5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一是,以省里“五点一线”开发开放契机,打造沿海快速增长带;二是,鼓励外资积极参与锦州市国有企业改造。

允许外国投资者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建立招商引资新机制;四是,努力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四是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经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买书
日记
辛勤的妈妈
未来的学校
童年的小溪
粉笔的自述
我成功了
令我后悔的一件事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令我后悔的一件事
家乡的变化
我的同学
校园一角
鸟儿的自述
校园的一角
基于“钻石体系”对湖北汽车产业的分析
以中小企业集群生产为特征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向
对航运企业的兼并行为进行分析
食品科学的现状及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
中心城区在区域服务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群的外生性与嵌入性
我国国情的健身娱乐业的发展策略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效果
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建立我国休闲产业统计学
日本汽车产业的组织关系
我国加入WTO后电信业的应对策略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提升我国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途径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多元解读,拨动学生的情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