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9
浅议心理学理论在优化高数教学策略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高数 心理学理论
论文摘 要:高等数学作为一个重要基础性学科,因各方面原因导致学习障碍的情况不容乐观。本论文以心理学原理作为理论背景,借鉴已有的教学实践应用案例经验,又立足于高职专科类高等数学实际教学情况,整合心理学理论知识,从增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如何设计教学内容等等方面,优化高等数学教学策略,验证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如何增强学生学习高数的动力
(一)以兴趣问题为切入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想学好数学,首先要抱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数学,积极展开思维的翅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愉快有效地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数学背景知识、设疑等方法,创设一种“不协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的探究情境。
例如:在第一章极限的概念一节里,给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1是否等于0.9999999…?” 这时学生的思维会被瞬间激发,但很有可能,大家回答“等于”和回答“不等于”只是稍加思考的结果,教师可以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如何证明或者说明你的观点呢?”听取一番讨论后,教师可以宣布采用以前所学的数与数的比较方法可得到“不等于”的答案,接下来教师可给学生这样一个“等于”的证明过程:
∵1=1/3 又∵1=1/3×3 而1/3=0.333333…
∴1=0.333333…×3=0.99999…
得证
这个结果和答案矛盾,教师请学生们思考问题出在哪里,从而顺利引出极限的概念。
(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激发学生自我增强驱力。自我增强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工作,取得一定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社会地位的需要。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伟大的数学人物和感人事迹,像牛顿和陈景润、华罗庚等等杰出的中外数学家代表的生平事迹。无一不是艰苦中奋发图强获得累累硕果,赢得后世的景仰。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给学生提供成功的喜悦和希望,培养附属驱力。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我发现,学生希望给自己喜欢的老师的心目中留下好的看法,并且为老师产生和巩固这种看法,愿意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对于大学生来讲,特别需要获得同伴特别是异性的认可。考虑到这点,教师需要时时鼓励和赞扬学生,认可他们所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合理分配男女生数量,教师需要对学习小组加以密切注视和正确引导。
二、克服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心理学实验和教育教学实践都表明,学习水平不一的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元认知的发展水平不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具有较多的有关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有效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并能及时对学习中的错误进行修正,最后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因为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元认知的基础,碰到一些难题时,也会努力去思考如何解决,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元认知水平得到发挥。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克服历年来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
三、保持教学内容饱满、丰富、有趣,注重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其实就是按照知识的不同类别把刚学习的内容纳入到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有效地形成学习者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缺少学习的信心,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难以理解,而其中原因是对数学背景知识的缺乏。一个数学理论的创造,一个数学概念的出现,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是为了解决怎么样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微积分时,首先向学生介绍微积分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东西方微积分思想的萌芽和微积分创立前夕欧洲的思想社会背景,从微积分的核心概念—极限,到积分的思想。阿基米德于前225年求抛物线弓形面积工作之后,当人们碰到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无法用现有的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时引入了积分概念。在打开微积分的书本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从柯西介绍到笛卡尔和费马,谈论伽利略与近代科学方法论,再到最后归功于英国科学家牛顿和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微积分。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微积分的兴趣。
参考文献: [2]李小光.高数教学中“数形之美”[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英雄
- 梦在花落中破灭
- 朋友 友谊 叙事作文
- 蓝色的季节
- 看到光头的感慨
- 学校的那些人
- 心感小念
- 成熟
- 毕业了
- 技术人生
- 阳光
- 向往天国
- 死水
- 曾经
- 火花
- 莫言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
- 从文化身份入手看王逸注《楚辞章句》成功的缘由
- 论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传播价值
- 论白流苏的悲剧性生存困境
- 浅议传记式批评
- 英国后殖民时期印裔作家英语诗歌管窥
- 浅谈作品《I依竹》在后现代主义中的表现代
- 《新新媒介》带给我们的
- 流沙般的童年
- 敦煌文学花园里如数家珍
- 反乌托邦作品的现代性反思
- 试论《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命运
- 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
- 论《等待野蛮人》的后现代性
- 悲剧与革命―论雷蒙德·威廉斯的悲剧观
- 生命生命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分钟 教案教学设计
- 也谈电教媒体与语文教学(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民族希望小学王贞素) 教案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民族希望小学王贞素) 教案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 教案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 矛和盾的集合 教案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三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浅谈一年级拼音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 教案教学设计
- 触摸春天 教案教学设计
- 长城区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