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引张线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论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 滑坡 引张线 监测
1 工程概况
滑坡区岩体破碎,在高速公路建设期路堑开挖过程中,曾多次发生坡面裂缝和坍塌。2005年2月,路堑边坡和坡脚挡墙出现加速变形,边坡有整体变形滑动迹象。在坡体后缘及两侧出现大量裂缝,最大裂缝宽度近1m,上下错动高达0.5~0.8m。同时,公路挡墙出现裂缝和错位,路边排水边沟向坡内倾斜,路面出现裂缝和隆起。随着春季降雨的增加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边坡和路基变形破坏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存在着整体稳定性问题,并已经威胁到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
2 引张线的工作机理
引张线监测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接收系统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电线杆和牵引钢丝,数据传输系统由信号采集处理和发射装置组成,数据接收系统包括远端的计算机和信号集中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
当图1中不稳定点移动时,装在稳定处的位移传感器有转动,转动的角度与位移的多少成正比,信号经含有Microcontroller的“信号采集、处理及发射装置”处理后,发送到“信号集中处理装置”;信号集中处理装置接收多个不稳定点的滑坡位移信号后,定时用移动通讯网(GSM)将信号发送到GSM能到达的任意远处;在远离滑坡点处的GSM接收装置将收到的数据给上位计算机,上位计算机的软件将处理、管理接收到的全部数据。
图1 引张线工作原理图
Fig.1 Work theory of tension wire
3 引张线的布置
SHAPE * MERGEFORMAT
图3 滑坡位移监测点布置图
Fig.3 Layout of the landslid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point
4 引张线监测数据分析
4.1 滑坡后缘水平位移监测 4.2滑坡中部水平位移监测
图7 引张线D05→D06水平位移图
Fig.7 Level displacement of the tension wire D05→D06
图8 引张线D06→D07水平位移图
Fig.8 Level displacement of the tension wire D06→D07
图9 引张线D08→D09水平位移图
Fig.9 Level displacement of the tension wire D08→D09
SHAPE * MERGEFORMAT
引张线D05→D0
6、D06→D07和D08→D09跨过滑坡体的中部。对滑坡体中部的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引张线的历时位移曲线,见图7~图9。
图7中引张线D05→D06的水平位移历时曲线显示,该处的水平位移在2007年的雨季约有10mm的蠕滑,此后位于趋于平缓。图8和图9中引张线水平位移历时曲线显示,监测数据初始变化较大,此后位移渐渐趋于收敛,可认为滑坡体的中部目前是稳定的。
4.3滑坡前缘水平位移监测
图10引张线D10→D11水平位移图
Fig.10 Level displacement of the tension wire D010→D11
Fig.11 Level displacement of the tension wire D011→D12
SHAPE * MERGEFORMAT
5 结 语
通过引张线在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滑坡中的应用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1)由监测分析可知,滑坡体后缘为松散的土体,在强降雨作用下仍有缓慢的蠕变。而滑坡体的其他部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2由引张线监测数据可知,监测数据会因为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发生骤然变化,产生误差,而剔除这些误差以后得到的数据与现场的巡视得到的结果相一致,所以监测数据是有效的。
参考 文献 (References):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诸神的黄昏生命在闪亮
- 永不停息的河流
- 探知的阻碍
- 情感的权力
- 3河南优秀高考作文-竞标
- 跳出枷锁创造风格
- 2003湖南优秀作文――勿以亲疏定是非
- 陷阱
- 用双眼看世界
-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杂而不乱归于大同
- 生如夏花
- 情要深深理要昭昭
- 那鱼那鹰那人
- 既生“亮”,何生“关张”?
- 与你同行
- 三峡二期厂坝工程帷幕灌浆设计与施工
- 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设计及防洪问题
- 生活饮用水硬度软化的研究
- 水文水资源数据走向共享
- 2011年防汛脱险工作方案
- 新农村建设饮水方案尝试
- 水文测验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 “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 浅议洞庭湖水文测验
- 北方地区农民对水资源短缺的反应
- 堤坝抢险技术
- 棉花膜下滴灌根系发育规律的研究
- XX村排洪大沟盖板改造工程组织方案
- 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
- 安丘市四库灌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一
-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三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四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 《自己去吧》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自己去吧》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一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二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小松鼠找花生》第一组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