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辽宁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1)论文

浅析辽宁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浅析辽宁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1)论文

论文摘要: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由于参加社会保障的人口基数大、下岗职工人数众多、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等因素,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各方矛盾愈发尖锐。

为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应根据辽宁的实际情况采取征收社会保障税、发行社会保障国债、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多元措施拓展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 论文关键词: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是对当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科学判断,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辽宁是一个以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地区, 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多、人口老龄化严重、筹资渠道单一等特点。因此, 辽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及其筹集模式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经济基础。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一般包括筹集、支出、运营和监管等(见图1)几个环节。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收支过程,在这个运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否则就会造成基金的收支不平衡,从而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出问题。

社保基金的筹集是指由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按照社会保障制度所规定的计征对象方法,定期向劳动者所在单位或劳动者个人征收社保基金的行为。它是社保基金运行的起点和核心环节,它关系到能否建立充足稳定的社保基金,实现社保基金的良性运行,以保证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

其中基金筹集是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首要环节,它通过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向不同的征缴主体征收社会保险费,来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

按基金的调剂范围可分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模式,社会统筹体现了社会成员横向之间的收入调剂和风险分担,个人账户体现了职工一生收入的纵向调剂风险分担。按有没有基金积累可分为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积累制和部分基金积累制。

1.现收现付社会统筹制 由社会保险机关为已退休职工需支付退休养老金的总额进行社会筹资,即由单位和职工个人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统筹费率)缴纳保险费。这种方式的养老负担是代际转移,由在职一代负担已退休的职工的养老费用;这种模式易于操作,具有通过再分配达到公平为主导的特性。

但这一模式已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各国政府都将面临退休高峰期养老金支付的危机,因此这一模式尽管很好的体现了再分配的功能,目前仍是改革的对象。(见图2)在收支函数关系中,X始终等于Y,即支付额等于收入额,这与现收现付的名称正好吻合。

2.个人账户储存基金制 从职工参加工作起,根据规定,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由雇主和雇员缴纳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作为长期储存积累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权归个人。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按个人账户积累总额以养老金形式逐月发放给个人。

这一模式将自我保障融入社会保险,激励机制强,利于监督管理,具有以效率为主导的特征。该模式在过渡到老龄化退休高峰期时有足够的资金,不存在支付危机。

东方发展中国家以此作为法定的保险制度,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而在西方国家把它作为第二层次的企业养老金和私人年金计划。(见图3)随着时间延续,个人的积累逐渐增多。

在职工退休时,再逐期发还给职工。 3.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

积累基金建立在个人账户基础上,同时,又保留了社会统筹互助互济的机制。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大部分统筹调剂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费用,职工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单位缴纳的统筹保险费的一部分进入职工个人账户。

这一方式引入了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同时,又保留了社会统筹互济的优点,但同样会使账户内的基金面临着保值增值的风险。(见图4)混合制初期的积累率一般较低,以后逐渐提高,这是考虑到年轻人收入较低积累也应较低的实际情况,以后随着收入的增多,积累率再逐步提高。

二、辽宁社会保障基金紧张的成因分析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由于其数目庞大,收支运动过程复杂,从而对整个经济秩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总体来说,中国缺乏向竞争性分散化的基金管理转变的明确路径,面临全面社保基金这个新的政府机构成为最大机构投资者的危险,辽宁同样也面临相同困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改制转制力度的加大,下岗失业工人逐年增加,老龄化程度提高等因素,使辽宁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基金支出压力增大,更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愈发重要。分析辽宁省社会保障基金紧张主要有以下原因: 1.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城市化高,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拥有大批的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

截至2006年末,全省人口数共计4 210.4万人,就业人员合计2 128.1万人,占全省人口的50.54%。全省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 248.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865.8万人,离退休人员383万人。

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覆盖率上计算,辽宁省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都在全国排在前列。加上老工业基地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经济运行质量受到国有企业改制影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居全国首位。

辽宁的经济困境导致企业的筹资能力弱化,企业保险基金赤字使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出现困难。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例,从2001年至2006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包括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增长22.1%,基金收入增长117.3%,基金支出增长99.8%,基金收入的增长率低于基金支出的增长(见表2-1)。

这些数据无疑暴露了社会保障基金紧张的经济因素,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现状。 2.企业亏损额巨大,下岗失业人员过多 从形式上看,社保基金来源于五个渠道:国家资助、企业缴纳、社会成员个人缴纳、社会捐赠、基金的运营增值,其中前三个渠道是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

目前,辽宁个人缴费的比例还很低,基本上还是以企业负担为主。2006年辽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614.1万,企业占74.30%,为456.3万人。

其中在企业范围内,国有企业的参保人数为209.2万,占全省企业事业保险参保人数的45.85%,占据了半壁江山。 据统计,2006年辽宁省社保基金收入205 056万元,基金支出156 105万元,累计结余为-31 955万元,巨大的基金缺口使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处于尴尬境地。

政府不得不增加对社会保障补助。2006年辽宁省社会保障补助开支为2 024 175万元,占全国的10.75%,高居全国首位。

3.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离退休人数逐年增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上升到一定标准的一种人口社会现象。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截至2006年,辽宁省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5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54%。按照国际公认的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且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标准衡量,辽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结构比例增加,提高了老年赡养率,对养老保险体系提出挑战。所谓老年赡养率是指65岁以上人口占15—64岁人口比例。

辽宁老年赡养率变化见图2—3。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辽宁老年赡养率增长了3.13个百分点,对于现在处于10%左右老年赡养率的养老保险体系已需要中央财政注入资金,那么,当老年赡养率越来越高时,无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缴费还是个人缴费任何一方都面临巨大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使养老保险体系负担沉重。 人口老龄化引起的支付压力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支付上。

以养老保险为例,辽宁养老基金发展趋势呈现收不抵支状态。较高的缴费负担令许多微利或亏损的企业疲于应付,成为这些企业扭亏增盈的枷锁。

如超出的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将给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势必会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和国民经济危机。

三、辽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对策 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是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和其他收入。

在境内国有股减持暂停后,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目前已无以为继,迫切需要开辟新的筹资渠道。考虑到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情况和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缺陷,应采取多元灵活的措施拓展筹资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1.征收社会保障税,扩大资金来源 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有助于打破地区、部门、行业间的条块分割,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多方筹资、自定标准的筹资方式客观上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因缴费标准不同而负担高低悬殊的局面,不仅负担不均的矛盾突出,而且还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部门行业间的合理流动。

通过征收统一的社会保障税,由税务机关具体负责税款的征收,并把收入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形成征收、管理、使用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通过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把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纳入国家立法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之下,这将使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筹措、保值增值和有效使用得到有力的保证。

征收统一的社会保障税促进向真正的社会保险的转变,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长期以来,制约辽宁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负担沉重,而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筹费和住房公积金等,都要由企业来承担。

尤其是目前在国有企业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沉重的保险开支,使企业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征收社会保障税,遵循“普遍纳税,共同负担”的征收原则,凡有纳税能力的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共同承担纳税义务,既缓解了保险基金来源不足的矛盾,也为企业走出困境减轻了压力,适合辽宁的现实情况。

2.发行社会保障国债,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平衡能力 发行社会保障国债是用未来的财政收入来偿付社会保障方面积累的欠款,推迟养老金的支付。这实质上是把隐性债务变为短期的显性债务以减轻总负债,改善长期的财政清偿能力。

社会保障债券无论对广大退休人员还是在职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影响都是很直接的,如果市场上有专门的、定向的社会保障债券, 将会受到欢迎。这既可以扩大当前消费,又可以改善人们的预期, 对于拉动内需具有积极作用,也不致引发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

从政府角度看,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财政,应该自行发债,可以发行地方社会保障债券。但我国《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债券融资的授权, 应避免走上变相债券融资或借贷融资的道路,从而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此, 应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必须有明确的偿还基础;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必须有明确的界定, 而且需要服从于当地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正式决议;要有独立的中介机构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税状况及前景进行中肯的分析和评价, 为投资者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和。

此外,目前地方政府收入主要是通过中央政府债券转借方式间接进行,相关部门可考虑修改有关的法律条文,把辽宁做为试点,促进省政府自行发行债券条件的逐步成熟。 3.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 辽宁国有企业改制转制尚未完成是经济运行长期受阻的关键因素。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国有资产始终未能有效的利用。对于当前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抵支的现状,应采取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将变现资金的一部分化作社会保障资金注入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

辽宁在由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向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过渡中,出现巨大的历史隐性债务,用个人账户中的积累资金去支付历史隐性债务,使个人账户形同虚设,成为空账。旧制度下本应积累的养老金已转化为国有资产,因此,在转轨时期从国有企业中分离一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可以缓解社保基金的赤字,应作为老工业基地基金筹集的一条捷径。

总之,针对当前辽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状况,应从完善筹资体系着手,建立稳定、可靠和多渠道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从而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参考文献: 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No.2(2001~200

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3. 张琪.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94. 丁开杰.社会保障体制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8. 毛雅娟.关于中国失业保障制度的供求分析[J].当代财经,2003,

(7). 李红凤,郑以平.关于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危机的思考[J].蚌埠党校学报,2006,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轴四馆
ard to The Teacher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Health or Wealth
The World Expo in 2010
Shanghai Museum
The Shanghai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
Summer Vacation
如果我是世博会的志愿者
my pet cat
An Accident
如何成为一个可爱的上海人
上海世博会
father is a gentle man
城市最佳实践区
《个人独资企业法》实施之于中国现实的意企业论文论文
湘财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成功CEO谈企业整合:领导就是要能解雇任何人企业论文论文
珍禽大王的空杯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团队精神与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全面增强企业执行力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湘财证券董事长陈学荣谈信用成本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标准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企业论文论文
职业经理的道德观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麦当劳的“S.Q.C.精神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员工罢工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中国企业需要领袖人物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从欧典地板风波看国内品牌的品牌文化命运企业论文论文
中小企业最佳融资决策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的意思
《桥》重点问题探究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桥》教案设计之二
《桥》趣闻故事
《桥》随堂练习 提高篇
《梦想的力量》老师语录
《梦想的力量》写作背景
《桥》教案设计之一
《桥》美文欣赏二
《桥》美文欣赏一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桥》考点练兵(一)
《桥》考点练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