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考(1)论文

关于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考(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关于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考(1)论文

内容论文摘要: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和国家政策调整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格局调整 国家政策调整 金融改革创新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多年未有的同步衰退。本文拟从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和国家政策调整两个层面,分析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

(一)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层面 从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法兰克福、东京、迪拜等国际金融中心的逐次崛起可以看到,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常常产生新的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使得华尔街迅速崛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70年代美元衰败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欧洲大陆国家的金融中心崛起,而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等亚太国家经济兴起导致的国际金融格局变化,产生了东京、汉城等亚洲金融中心。

同样,此次金融危机中世界金融格局虽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世界金融格局会进行调整,国际金融市场调整、国际资金流向的调整、国际金融和实业资本转移、国际金融巨头区域战略布局调整、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国际金融人才的迁移等都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带来新机遇。 1.国际资金流向调整带来的机遇。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市场进入调整期,撤离美国市场资金需要寻求新的安全投资地,可能出现资金转移流入中国情况。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月度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见图1),国际资本净流入在2007年11月达该年最高水平1354亿美元之后,开始下滑,到2008年3月因股市大跌降到最低点-520亿美元,出现净流出,其后缓慢回升,7月份又因股市波动净流出250亿美元,其后快速回升,到2008年10月国际资本净流入达到2863亿美元。

这些数据反映了近两年国际资金受到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总体表现外流迹象。 在美国金融市场进入调整时期,中国经济受到冲击小,相对安全,撤离美国市场资金可能流入中国,这对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金集聚提供了新的机会。

但是,还应关注国际金融机构出于自救而撤离部分资金情况的发生。 国家外汇储备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资本流动在中国的总体态势。

2008年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以7月份美元开始升值为界,表现出“冷暖两重天”的态势。2008年上半年延续着2007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趋势,下半年增长趋势明显放慢,甚至出现自2003年12月份以来首次的负增长,这种趋势正好与8月后美国国际资本快速回流相吻合,反映了国际金融机构出于自救而从中国撤离部分资金。

2.国际资本转移带来的机遇。由于国外经济陷入衰退,实业投资需求降低,迫使大量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需要找到新的资金出口。

中国经济相对发展较快,可能成为产业和金融资本转移目的地,这为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集聚提供了新的机会。2002年以来,全球资本流动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08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达到16773亿美元,但是,全球经济面临重大下滑,国际资本流动将受到较大影响。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全球资本流动2009年总体规模将回落至14861亿。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渠道是国际直接投资(包括创办新企业、直接收购、国外企业股票购买、利润再投资四种主要形式),国际证券投资(主要包括国际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和国际借贷。

近年来,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跨境投资发展迅速,成为一种国际资本流动新渠道,其投资方式包括风险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和收购三种形式。然而,我国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国外资本进入方式和渠道受到限制,因此,为抓住机遇,可以考虑以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疏通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的渠道。

3.国际金融巨头区域战略布局调整带来的机遇。欧美经济的衰退迫使国际性金融机构加大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投资,这就为上海国际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带来机遇。

目前,国际金融巨头的收入来源基本已经全球化,收入来源区域分布相对平衡。在新的经济和国际市场形势下,国际金融巨头可能调整区域战略布局,将亚太地区作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加大投资,提升在亚太地区机构的层次和能级,调整内部功能和职能部门区域布局,这将为加速高能级机构和功能性部门集聚浦东提供新的机会。

4.国际金融人才的迁移。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首先依赖的是具有全球视角的国际金融人才。

美国金融人才市场在金融危机下产生巨大的人才溢出效应,这可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金融人才的集聚带来积极影响。 5.国际货币体系调整带来的机遇。

国际货币体系调整中,人民币国际地位得到加强,国际化可能加快,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改革步伐加快,市场开放加速,离岸金融业务发展前景可待。这些将为上海作为外汇改革试点提供新的机会,也为提升上海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机会。

(二)国家政策调整层面 金融危机以来,为保经济增长,国家密集出台新的经济政策,先后出台了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条政策措施和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新经济政策的出台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希望以金融发展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国家政策调整为上海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和相对宽松的创新环境。因此,上海应抓住国家政策面调整机遇,积极实施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1.货币政策的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外部环境有利于金融发展和创新。

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条政策措施中第一条就提出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资金供给增加,债券市场和证券市场可能因资金供给增加,规模得到扩大,有利于上海金融发展。

其次,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金融创新,资金成本过高可能会抑制金融创新积极性。 2.财政政策的调整。

国家制定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国家投资项目兴建将推动融资需求扩张,推进融资模式和产品创新。首先,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资金来源将是多样化和多渠道的,这将有利于融资规模扩大和金融市场发展。

其次,创新融资模式和产品也将得到利用。例如以涉农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等为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试点。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推动上海债券、股票等各类金融市场发展,推进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为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3.外汇政策的调整。

近期,面对出口快速下滑,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出口企业的外汇改革政策,同时也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境外机构和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在港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发展、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等业务试点开办,将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上海可争取作为试点,发挥先行先试优势。

4.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调整。在《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显透露出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的信号。

农产品期货、延迟纳税型养老保险、项目收益债券、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对基础设施和国有大型龙头企业股权投资等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措施将在2009年实行或试点,可见这次金融改革力度之大。国家金融改革步伐的提速和逐渐宽松的金融环境将为上海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新的金融市场组织形式、新兴金融机构、创新型产品集聚上海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

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抓住政策调整机遇且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 上海应借助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提速和金融经济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发挥浦东“先行先试”优势,实施地方政府参与推进型金融改革创新,加速上海金融改革创新。这里有四层含义: 一是金融改革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重要的核心手段之一。

虽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是明显的,但还有不足。比如金融市场规模能级不够;金融国际化程度偏低;金融人才严重不足;金融创新相对抑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金融改革创新。

而在目前的国内外环境下,更需要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破除各种难题,开创新的局面。 二是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国家经济政策相对宽松、金融审批管理相对宽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的便利,加大上海金融改革和创新力度,实现转“危”为“机”。

三是利用地方政府在金融改革创新中的能动性,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效应,做金融改革创新的推手。在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样,在近几年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地方政府也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在中国现阶段体制和制度下,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推动是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

四是以重点创新项目和金融改革措施落实为契机,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推进上海金融改革创新。根据国家金融改革方案和上海市政府安排,考虑抓好重点创新项目和改革措施落实,使金融改革创新得到稳步推进。

例如区域OTC市场、金融租赁业务、全国性信托登记中心、REITs试点、外资PE法人化、政府融资模式创新、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期货保税交割试点、并购贷款试点、资产证券化等改革创新项目和措施。金融改革创新是长期的工作,但是金融改革创新项目和措施的成功实施有助于开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局面。

(二)把握国际金融格局调整机遇且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优化金融环境 国际金融格局调整会使得国外金融机构、金融资金和人才在全球范围转移,但关键是如何抓住这次机遇。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发展落脚点和根基还在于选择适合其发展的环境,这对浦东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加强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工作,还要在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和金融环境优化上做更多的努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炒菜
闹海
第一次坐飞机
一件新鲜事
丢手绢
车上的笑话
蜘蛛展
停电了
我去王府井书店
冬运会
一次激烈的比赛
发生在早晨的一件事
美丽的婺州之夜
最关心的事
天空中的风筝
基于涉外企业行业特征的商务英语教学设想
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中的自由与控制
浅析多媒体翻译教学中译者能力的培养
现代班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操作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建构
教育良心与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实现
论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对新时期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
浅谈如何利用争吵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论大学生应加强动物福利观念教育
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及策略
高校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与科学引导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论规范办公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项目教学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请换一种评价──《桥》教学案例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⑴
阅读教学中感悟策略的灵活运用──《桥》教学案例
整合,依存,聚焦──《桥》一课“阅读感悟策略有效性”研究课例⑵
体验、情感、生命──《桥》教学案例
读出精彩──《桥》教学案例
有效的朗读预约课堂的精彩──听俞老师的《桥》有感
体验情感与生命──《桥》新课程公开课第二轮教学反思
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桥》赏析
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桥》一课教学反思
《桥》教学课例
《桥》教后反思
《桥》课例反思
《桥》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夯实基础知识 提高感悟能力──《桥》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