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视野新评价——我国学校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述评

新视野新评价——我国学校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述评

"

论文关键词:体育 课程 评价 发展

论文摘要:体育学习评价是检验体育学习效果的标尺,更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的手段。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学习评价发展的回顾,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借鉴日美体育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理念,提出我国体育学习评价发展的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学习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属概念,教育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教育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根据教育评价的定义,可以认为学校体育的学习评价是依据学校体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和分析整理,对体育教育过程、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体育教育对象个体优化和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现在的体育学习评价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1体育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 1体育学习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过度强调规范性和统一性。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统一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身心各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没有给予考虑。在体育学习评价中采用统一评价标准,容易挫伤身体运动能力较差但锻炼比较自觉努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内容单一,难以体现体育学习评价目标达成的整体性要求一。长期以来,我国都把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评作为体育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合作精神等情感和社会性发展这类非体力因素的评价。这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不仅是体育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更从学习的深层动力机制方面影响着体育学习的过程及其结果,而且还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③评价主体单一,自我评价少。我国的体育学习评价,通常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学生基本上不参与评价的过程。忽视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缺少主体性的认识,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所取得的进步缺乏了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与能力的培养。①忽视过程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法的做法较为普遍。终结性评价的缺陷是评价与课程教学同步结束,不能对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不能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无法适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另外,评价内容少,范围狭窄,考核项目重复;评价类型单一,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不加区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定量方法但在操作中又简单机械,忽视定性方法的研究等。

首先,是体育学习评价理论与实践相背离。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考核评定,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顺利达到基本要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完成育人的目标。从课程评价的理论来说,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在我国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体育学习评价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为评价而教学的现象,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体育教学好像就是为了考核而进行的,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为考试让路。受学科中心主义和竞技运动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未能很好地反映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动态以及学校体育的功能特性。

其次,体育学习评价研究匾乏。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体育评价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受到重视。学习评价涉及到教育理念和教育评价方法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中才将《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研究》列为子课题。系统的研究也只是近两三年的事。回顾我国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一方面受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把体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等量齐观。另一方面,受经济思想的影响,重视运动素质测评,轻视真正的健康及体育修养、行为习惯的评价。体育学习评价的滞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这里面有教育观念、课程观念的深层问题,也有体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 )带来的机制上的惰性以及评价技术匾乏等诸多问题。"

2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评价思想和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学校体育学习评价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展开了第3次课程改革,确立了新学力观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判断、尝试和表现的素质与能力,即人才培养不再追求单纯的科学知识的记忆,而是自身能力的培养。在新学力观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日本的体育学习评价在指导思想、内容体系及评价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评价的指导思想上,提倡对学生个性的积极评价,拓宽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在评价的内容体系上,采用4个方面3个等级标准评价体系。4个方面包括:关心、意欲、态度;思考、判断;技能、表现;知识、理解。3个等级标准为:充分满足,大致满足和经过努力可以满足。在评价方法上,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进步度评价和达成度评价等。强调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移。很多评价只是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调节教学过程,在评价的主体方面,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包括口头评价、观察、测定、考试等多种形式。

目前,日本和美国的体育学习评价基本完成了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的转变,过程性评价被普遍采用,评价内容注重多元性。

3建立新的体育学习评价理念和机制

首先,要转变教育评价观念,注重探索和确立新的教育评价理念。教育观念转变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评价学生。评价应是积极的、激励式的,应该是指向未来的。在教育评价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注意到传统的实证化的教育评价并非十全十美,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教育、社会变革浪潮,迫使人们研究教育问题时,在方法论上逐渐向人文主义靠拢。教育评价也顺应这种潮流,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评价模式,这些评价模式考虑到所有评价参与者的需要,强调个体的经验,不过分追求客观性,并试图摒弃数量特征,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评价中的作用。新世纪之初,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建国以来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之势在全国迅速展开,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方面转变,本次课程改革包括6项具体目标: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d)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e)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f)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些具体的课程改革目标从多侧面反映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确立人文化的体育评价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要积极探索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式。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必然要求建立一种发展性评价体系,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未来的体育学习评价必将更加强调个体评价,重视学生个人的进步度评价;注重情感态度的评价;更加强调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有机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体育学习评价将表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要求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动性和重视个性发展等。新课程标准倡导改变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体育教育评价要改变其单一的分等功能,而应强化其发展功能。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和根本要义,既不在于鉴别和选择,也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警戒,而在于教育目标的达成水平,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整个教育教学水平,及时针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补救和矫正,‘’所谓救其失而补其不足”。体育学习评价必须以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作为衡量标准。现行《体育与健康标准》提出了体育学习的多元目标,并具体地将学习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我们要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建立一套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评论方式、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在评价目的上可以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还可以运用测试法、调查法、档案袋法、文件夹法,统计法等。这种新的教育评价方式是素质教育功能拓展的具体体现。

新的学习评价也将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努力掌握更多的现代评价手段,围绕教育目标分类学,编制各种可作推理依据的评价工具,如运用加权的方法编制教育评价方案,结合现代教育和心理学成果,运用各种评价软件,加强学习评价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的精神关注学生每一点细小的进步,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正向功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趣的题目
一节特别的课
不听话的后果
搭错车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一堂生动的说字分析课
看病
一堂与众不同的写作课
有趣的汉字
冯老师上的一节课
最有趣的一堂写作课
一堂生动的课
北京六天采访的感想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与众不同的一节课
浅析基础教育理想
试论教师新课程理念生成的和谐氛围
《庄子》是美学思想之核心(1)
论全球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浅论当代社会以瘦为美审美现象(1)
试论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思考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1)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几点不足(1)论文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浅论知识共享中的沟通障碍分析
艺术试论 (1)
略论数字化校园建设
浅谈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文化阐释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上)(1)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1)论文
《比尾巴》近义词反义词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反思
《比尾巴》朗读指导
在自主开放中“比”出来的精彩──《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
《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比尾巴》词语解释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比尾巴》教学思路谈
10《比尾巴》教学设计
新课程中“三性”的体现──《比尾巴》教学札记
《比尾巴》教学片断与评析
资源重组 趣味延伸──《比尾巴》教学案例及点评
让语文课活起来 让学生乐起来──《比尾巴》教学案例与评析
《比尾巴》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建立孩子喜欢的语文课堂──《比尾巴》教学设想
《比尾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