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1)论文

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0

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1)论文

论文摘要: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容易出现低端产业锁定、过度依赖资源、忽视技术创新、引进污染产业等问题。对这种潜在的产业梯度转移风险应保持警惕,防止“来者不拒”式承接转移。

同时认清当前产业转移的特点,结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使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对其产业发展起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转移;风险 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入产业升级阶段,其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传统产业逐渐向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西部地区能否通过承接传统产业转移复制东部地区的成功之路,仍需要不断探索。本文主要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风险及规避问题。

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需警惕产业梯度转移风险 现阶段,我国区际间的产业转移以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为主要转出地,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多以“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和一般商品生产起步,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向外析出的是低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传统产业。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风险:

(一)承接的产业容易被锁定在低端产业上 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地区凭借其在劳动力、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可吸引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和产业实体。

但从珠三角、长三角转移出来的产业,主要是传统加工贸易产业和一般商品生产,这两类产业均属于全球产业发展和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品收入弹性小、附加值低且竞争激烈。因此,如果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还只是注重在廉价劳动力数量和自然资源禀赋上相对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而不注重及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其经济发展必然要被锁定在低水平的产业层次上,很难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过度依赖资源产业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过度依赖资源的危险。一方面,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维定式的影响,西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般都会大打“资源牌”。

另一方面,进入西部地区的东部资本和产业实体,很多都看中西部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这样,随着东部企业投资西进和产业西移的加速,西部地区经济的自然资源依存特征会越来越突出。

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一旦资源衰竭或替代品出现,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迅速下滑。

(三)忽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囿于技术水平和发展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通常只能从产业的成熟阶段进入,承接的多是一些标准化技术。西部地区如果只依赖引进技术,满足于技术“改良创新”和“虚假创新”带来的眼前效益,而不注意对承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不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开发自主创新产品和培育自主品牌,其经济增长难免会陷入技术僵局。

在某种意义上说,珠三角地区“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产业今天的困境及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承接港、澳、台、日、韩产业转移过程中,忽视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所致,其中的教训,西部地区应认真吸取。

(四)承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 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目前需要向外转出的产业,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承接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而这些产业多数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而作为承接方的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面对巨大的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和激烈的引资竞争,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选择上不得不选择承接这些产业。

如果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不能做到有所选、有所弃,不能有效阻挡高污染项目的进入,西部地区则有可能沦为污染产业的栖居地和污染企业的“环境避难所”。

二、西部地区规避产业转移风险的对策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促进、优势提升和结构优化具有现实意义。但对可能出现的产业梯度转移风险,西部地区必须警惕并制定防范的对策。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一)研究和认识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理性看待产业转移机遇 承接东部传统产业转移,只是加速推进西部工业化进程、增强西部经济实力的一种可能力量,而不是唯一的和决定性的力量。西部地区需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以市场化、全球化的视野,动员并有效整合包括国家政策支持、东中西区域互动、沿西边境开放及西部产业的区域整合在内的多种力量,才可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

此外,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各级地方政府还必须明确,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就现阶段而言,东部制造业的空间聚集特征仍很明显,空间扩散过程只是开始在少数子行业中出现,且大量扩散存在于东部内部相对发达的地区间,如上海向浙江,广东向江苏、山东等地转移。

对已出现的产业西移的明显迹象及趋势,西部地区既要敏锐把握其机遇,又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将招商引资行政化、任务化、政治化,搞地区攀比、层层摊派,以避免出现“来者不拒”、“过度让利”的现象,防止低水平重复引进。

(二)立足特色,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竞争优势 西部地区具有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以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又必须利用自然资源比较优势,获得地区发展所需的初始条件和先进要素支持。

这一矛盾关系决定西部地区的产业和区域竞争优势必须立足特色,在资源比较优势中孕育、在结构差异中寻找、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竞争优势。为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研究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不同于初期的市场特征及发展环境和区域竞争格局,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特色优质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重要能源化工产业、优质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加工业,然后再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划,选择所需承接的产业及恰当的承接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产业转移所产生的资金技术注入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关联带动效应,推动西部地区尽快形成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从而改善西部地区产业地位,提升西部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西部企业的产业链整合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及其主导作用是西部许多地区企业离散度高、产业关联弱、经济总量增加不快、工业不能取得突破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重点引进和培育优势企业或行业龙头,除继续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到西部投资办厂外,还应特别重视发挥西部现有企业的产业承接主体功能,以西部本土优势企业为载体,通过 并购方式对接东部企业及跨国公司的扩张性转移,努力接受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辐射,做大做强西部本土优势企业,提高西部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产业聚集和资源整合能力。

在此基础上,还应围绕龙头企业所需的协作配套关系,通过有效的政策创新,促进企业在空间上的合理聚集和产业的专业化、特色化、集中化发展,以降低产业运行成本,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增强转入企业的根植性,避免出现过多的“游移性企业”。

(四)充分利用局部优势,跳跃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总体上处于全国发展的低梯次,但在地区内部仍有一些增长极,它们的产业基础、发展潜能、市场前景及对优势企业和产业的投资吸引力并不亚于东部地区,在重大电力设备、重型工程机械、汽车及摩托车、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在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性能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某些方面,还具有全国乃至国际的领先优势。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或特色优质企业完全有条件超越地区限制,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优势产业及企业的扩张性转移,实现跨越发展。

以广西柳州为例,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重镇,分布着“柳工”、“柳钢”、“两面针”、“花红药业”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企业。西部大开发以来,柳州凭借其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参与全国汽车产业的并购重组与区域整合,先后引入“上汽通用”、“东风汽车”、“中国一汽”等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中国一汽集团柳州特种汽车厂”等三大整车制造企业,极大地推动了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2002年通过股权让渡方式引入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使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变身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之后,短短几年间,该公司产量从2002年的30万辆增加到2008年的65万辆,产品覆盖全国50%以上的微型车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微型车生产基地。同时,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柳州整车制造企业的强劲发展,又进一步吸引来自台湾、广东、上海、重庆等地的专业化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商落户柳州,初步形成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配套齐全、集聚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的汽车产业集群。

如今,柳州汽车生产已实现50%左右的本地配套,2008年整个汽车产业对柳州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已达31%,成为柳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五)把握好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推动节约型产业转移和转移产业的节约型发展 西部地区应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统筹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别化的技术和市场准入标准,防止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转移到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节约型产业转移或转移产业的节约型发展。

一是按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围绕西部优势主导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及服务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补充、延长、扩展西部产业链,形成不同企业产品的耦合共生,实现废物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抓住全国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加速区域整合的契机,通过协作、兼并、技术转移和生产环节的分工协作等多种形式,努力与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大型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承接其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改造和提升西部传统产业。

三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鼓励企业的环境友好行为,引导企业将污染控制、节能减排降耗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环保化,努力做到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双赢。四是根据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东部资本进入商贸、物流、旅游、金融保险等低能耗、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改变西部产业承接过度集中于资源开发领域的现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做早餐
记一次乒乓球赛
第一次走夜路
新龟兔赛跑
感恩父母
快乐的一天
观察小青菜
假如我变成兔子
残忍可怕的女巫
邋遢的爸爸
我的蚕宝宝
多功能手机 正向我们走来
未来的机器人
大慈岩
可爱的叔叔
浅析教师教育过程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应对
浅谈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途径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述
论对本科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于阅读教学新概念初探
浅谈对教师教育科研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对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启示
浅谈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比较和展望
浅谈对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再认识
浅谈场域论下的教师教育转型
浅谈综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困境及改革研究
浅谈我国教师教育评估制度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领雁培训:一项引领私会学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程
《珍珠泉》教学设计2
《路旁的橡树》教学建议
《翠鸟》教学建议
《和时间赛跑》教学建议
《燕子》教学建议
《翠鸟》教学设计
《珍珠泉》教学建议
《珍珠泉》教学设计1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
《荷花》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检阅》教学设计
《荷花》教学建议
《检阅》教学建议
《翠鸟》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