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论文

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论文

[摘 要]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省工业产业发展可圈可点。广东的经验与教训是:总量规模继续领先,但增长速度 已经趋缓;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优化升级仍然任重道远;工业效益稳步提高,但横向对比差距明显;出口大省地位稳 固,但结构效益仍然有待提高。

为此,广东工业须从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上做文章,从而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 工业产业;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

一、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广东凭借自己地处沿海地区、毗邻港澳、华侨遍天下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港澳台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等外向型工业,走出了一条典型的以外源性经济为先导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道路也决定了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一方面生产规模和出口量快速扩张,成为全国第一的工业大省和出口大省;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盈利能力偏低等一些问题。

到本世纪初广东已初步实现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转变,进入工业中后期阶段。2006年广东九大产业全国占有率按前三位是电子信息(36.73%)、电器机械(20.94%)、森工造纸(15.69%)。

从整体上看,广东工业产业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从结构上看,广东拥有一批同时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工业行业;从进出口来看,广东是我国第一出口大省。 1.总量规模继续领先,增长速度已经趋缓。

2005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22619个,资产合计16584亿元,就业人数644万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379亿元,工业增加值4361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6248亿元,实现利润769亿元,利润总额1380亿元。以上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

在广东工业产业总量规模继续领先的同时,华东四省市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给广东工业产业的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近几年来,由于这几个主要工业大省的投资不断升温,特别是吸引外资的势头十分强劲,工业增长速度先后赶上并超过广东。

山东从1998年起(2000年除外),工业增长速度超过广东;浙江从1999年起,江苏从2002年起,工业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广东(见表

1);上海市2003年上半年,工业增速也超过广东。 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化升级任重道远。

工业产业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工业内部各行业兴衰交替的过程,伴随着高增长的新兴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低增长的传统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层次得到提升。“九五”期间,广东省政府制定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

2001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主导作用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末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九大产业以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三大传统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三大潜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02年,广东工业九大产业销售收入、总产值、增加值和利润额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69.7%、73.4%、65.3%和67.6%(注:增加值为2001年数据,下同。),比1998年分别上升2.

6、4.

2、4.1和29.7个百分点,主导地位继续加强。在九大产业中,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学等三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为47.6%,比1998年上升10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三大传统产业的比重为18.6%,比1998年下降7.1个百分点,森工造纸、医药、汽车等三大潜力产业的比重为7.2%,比1998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其产值比重为3.0%,比1998年上升了2.2个百分点。

在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广东工业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大企业少,尤其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等。 以广东医药产业为例,目前广东医药产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但其领跑地位正面临挑战。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于明德表示,缺乏“重磅炸弹”即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据他透露,目前广东拥有消渴丸、板蓝根、复方单参片、三九胃泰、三九感冒灵、丽珠得乐等一批优势品种,但却缺乏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的拳头产品。

此外,传统优势领域缺乏后续产品、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欠缺及承接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差距明显等因素,也制约着广东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工业效益稳步提高,横向对比差距明显。

2002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6584亿元,净资产7163亿元,实现利润769亿元,完成税收611亿元,分别是1998年的1.27倍、1.47倍、3.19倍、1.45倍。销售利润率为4.73%,资产贡献率为9.17%,分别比1998年提高2.30和2.25个百分点(见表

2)。 4.出口大省地位稳固,结构效益有待提高。

根据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公布的2002年全国外贸进出口十强省市名单,广东以2211.05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5.6%)连续17年位居中国外贸十强省市之首,出口大省地位十分稳固。2002年广东共完成出口1184.7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24.2%。

出口商品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服装为主,其中机电产品占主导地位,2002年广东机电产品出口726.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1.3%。

二、广东省工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广东产业升级靠什么来实现?只有自主创新,才可能改变我们在国际产业中的位次,才能真正让‘广东制造’变成‘广东创造’。

首先是以“三高”为目标取向,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对于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从产业间结构、产业内结构和产业链结构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产业间结构的调整要着眼于培育高增长行业。根据广东工业产业发展的现有基础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产业、钢铁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将是广东未来的高增长行业,资源配置和政策优惠应尽可能向这些行业倾斜。

(2)产业内结构优化的着力点在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谓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主要是将高新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产业之中,以提高传统产品的功能、质量、精度,改进传统生产方式的效率。

(3)产业链结构的优化主要是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根据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附加价值高低排序,可以得出一条“微笑曲线”,加工组装环节正好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其上游为“中场产业”(“中场产业”是指处于最终产品装配工业和基础材料工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和中间材料产业,“中场产业”的发展程度如何,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和研究开发,其下游为产品营销和品牌确立,广东的工业产业发展主要还处于加工组装环节,未来要逐渐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即向上游的“中场产业”以至研发设计和下游的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实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品牌的目标。 其次是坚持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要求。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自主创新的核心是原始创新。广东从发展战略与规划、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创新型广东建设,逐步实现由“加工大省”向“制造大省”、“创造大省”的转变。

200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罗文指出,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行业竞争力,在全国各省市中均遥遥领先。

但是他说:“广东在这一产业上的领先优势主要来自外资企业而非内源性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而取得的,许多环境因素不加以改善,将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此外,必须看到,在全球视野下,广东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还是相当薄弱的,即使在国内也受到其它兄弟省市的挑战。

” 对此,罗文建议,广东要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应增大技术和知识投入,加速核心技术的研发。此外,广东应该深化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在体制上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

第三是坚持节能减排和集约用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广东较早建立并实施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施“绿色广东”战略,开展集约用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率明显提高。

2005年,广东单位GDP能耗达到0.79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国最低水平。 第四是坚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切实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归根到底都落实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00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广州大学城,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同时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创业富民培训、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初步建立起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

2.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广东产业发展有人概括为“二二三三一”模型,即:支柱产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主导产业:汽车制造,装备制造;战略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传统优势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再加上中医药产业,共11大产业。

完善工业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大项目带动完善产业布局和延长产业链为重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重化工业等高增长行业。

发挥广州轿车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加快自有品牌研发,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着力发展专用设备、电子器件生产设备和数控系统、精密测试仪器等装备制造业。

以炼油、乙烯为龙头,加快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建设沿海石化产业带。加快钢铁、造船、中医药等产业基地建设。

提升珠三角家电制造业基地发展水平。 促进产业高级化。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重点领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高消耗、高污染、工艺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

以家电产业为突破口,引导工业产业向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全过程延伸。加大液晶平板显示器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力度,推进数字家庭行动计划。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和机制。

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为重点,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受益的主体。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推进公共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建设。

落实与教育部的合作协议,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扶持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特别是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

做大做强集群经济。编制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体系。

支持做大做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与汽车、石化、钢铁等重大产业项目对接,培育重化产业集群。

抓好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区域品牌和产业园区建设,办好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

推进与广西、江西、福建等省区共建星火产业带。 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进一步发展物流、金融、会展、中介等生产服务业,壮大旅游、信息等优势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引导中心城市和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扶持发展一批重点流通龙头企业。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鼓励和支持社区商业发展。

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旅游、娱乐、体育、信息等消费热点。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近两年来,广东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增长期,2000年-2002年生产量年均增长26.1%,高于全国平均递增率11.4个百分点。

中国造纸协会副理事长曹朴方说,目前广东纸业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纸制品总产量全国第一;销售收入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省;出口交货值全国第一。但由于利润率偏低、中小企业过多、专业化水平低与亏损企业较多等因素,粤纸的综合实力仍比不上山东、江苏和浙江。

曹朴方分析指出,广东没有充分利用好自己在市场空间、原材料、水、运力、人才、环境容量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 “实际上,拥有如此优厚的基础优势条件,广东在持续发展造纸工业、建设造纸强省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发展潜力。

尤其是在目前造纸业发展面临纤维原料、水资源以及资金三大瓶颈制约的情况下,只要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广东坐上全国纸业的头把交椅指日可待。”曹朴方说,“当务之急是要在优势企业、优势纸种数量和财务效益几个方面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并充分利用开放地区的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减轻税收负担,使企业在资金上形成良性循环。

” 据有关研究估算,从2005年到2010年,广东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6%;从2010年到2015年,年均增长率为17%。广东九大工业产业的未来增长趋势是: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学、森工造纸、医药将继续以高于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速度增长;电器机械的增长速度将与工业平均增长速度持平;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建筑材料的增长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工业平均增长速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那个假小子
老师激励我
忘不了她
我家的“懒惰爸爸”
家庭标点符号大集锦
表弟的脾气
我的同学
哥哥的绝招
外公也“追星”
我要推荐他
竹子
保护小树
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狠心妈妈
我的可爱表妹
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措施(1)论文
浅谈中印发展模式及其与世界格局的调适(1)论文
我国水果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1)论文
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1)论文
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及实施原因(1)论文
日企打破美国投资壁垒的经验(1)论文
中越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对策与建议(1)论文
对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进行分析(1)论文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1)论文
我国企业低价出口的现状及改革(1)论文
非洲对外石油合作现状及中非合作建议(1)论文
浅论国际贸易环境对我国贸易策略的影响(1)论文
反补贴法可以适用于中国当前经济观点(1)论文
现行WTO法对绿色壁垒的规定与限制(1)论文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前景及对策分析(1)论文
济南的冬天教学辅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辅导
最后一课教学辅导
济南的冬天
语文第一册背影教学辅导
七年级下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散步教案
皇帝的新装
《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6
七年级下第26课珍珠鸟教案设计(新课标)
口技教案
《童趣》教学设计15
《春》教学设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