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8
分析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分析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分析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笔者从事高中音乐教学工作已十余载,在此期间经历了新课程的改革,从《音乐欣赏》到《音乐鉴赏》,从“传统的讲授为主”到“生本教育”,从教材内容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着。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越来越感到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从2010年山东省的高考能力题来看,考查的即是考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能力,但仅在高中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和能力,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 要引导学生积极感受音乐世界的美好,每天都以积极、欣喜的态度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努力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激活学生身体中的音乐元素。
一、了解学生眼中的音乐
笔者认为,音乐教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了解学生眼中的音乐。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内心极其渴望情感的表达和体验,而时下流行的善于表达情感又温婉好听的流行歌曲正好对应了中学生现阶段的口味,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我们的学生耳朵里听的、嘴里哼的都是流行歌曲,为何他们头脑当中“音乐”的概念就等同于流行歌曲。
音乐不只是流行歌曲、通俗音乐,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和象征,是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学生不了解音乐,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不得不引发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我们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环境和条件?学生的基础教育中是否渗透了音乐教育?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新学期之初我给学生了布置了“课下搜集关于音乐的资料,并展示给大家”这样一个课前作业。课堂上,同学们的展示让我震撼,他们纷纷抖出了自己的收获,从《诗经》、《汉乐府》到唐朝的《霓裳羽衣舞》再到交响乐《命运》以及流行歌曲《双截棍》,全面而深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初步感知了音乐,对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摒弃了原来对音乐的片面了解,奠定了高中音乐教学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基础上,音乐教育就可以着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音乐、理解音乐。
二、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
每一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座音乐圣殿,只在于我们如何开启它的大门。我所任教的高中是一所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高一新生入学,在上第一节音乐鉴赏课之前,我心存顾虑:学生们以前接触过音乐吗?程度如何?城区的初中学校会比乡村的音乐教育开展得好一些吗?学生们的音乐基础会不会相差很大?……顾虑很多,也很难解决,但时间不等人,马上就要开课的,于是我抛弃了所有的杂念,心中只有一个声音:音乐语言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为了避免第一节课出现“尴尬、冷堂”的现象,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从儿时的记忆开始搜索,有的同学哼起了《两只老虎》、《歌声与微笑》,有的同学想起了《我和你》等等,还有很多时下流行的网络歌曲,大家畅所欲言、蠢蠢欲动。我趁热打铁给学生播放了教材所选用的作品摇篮曲《槟榔树下摇网床》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在听摇篮曲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想象联想的方法感受音乐情景,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身体律动体验歌曲中有规律的摇摆的节奏。在听交响曲时,我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去感受音乐中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语言解释,只有对音乐的感受。于是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学生不懂音乐吗?不!音乐和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他们乐于陶醉其中,接受音乐的洗礼。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每一堂课我都带领学生领略不同的音乐风情,要么是纯朴的民歌风,要么是异域的舞蹈风情,甚至是抽象的十二音……我们的学生是热情的,对生活和学习是充满信心和向往的,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音乐和文化,从而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有修养的人。
三、拨动学生审美的心弦
春天繁盛,夏天葱笼,秋天斑斓,冬天纯净,这是大自然的变化之美,但也会常常因为我们的“熟视”而不被发现。万物静观皆自得,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感悟到它的美。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任务就是循序渐进地引导,来不得半点急躁,也没有捷径可循。
音乐首先是声音的艺术,但我们往往只停留在声音的表面而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在课堂中我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只是从音乐中获得了感官上的愉悦,而不能理性地认识音乐、分析音乐。学生的音乐语言是匮乏的,眼神是空洞的,他们害怕表达、不会表述。怎么办?疑惑、迷茫、着急……于是,我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然后我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听音乐、说音乐,一起讨论,把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站在他们的起跑线上。在教学中我营造氛围、播放音乐,学生从非洲鼓乐中感觉到了节奏的变化,从《茉莉花》中感受到了民族音乐元素的魅力,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中感受到了织体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震撼。
门德尔松说:音乐可以用比语言好得多的千百种因素来充实一个人的灵魂。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施加了更大的压力。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走过四季
- 我从广告中学到了语文
-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 走过四季
-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 拒绝自然
- 感受自然_秋天篇
- 绿,生命的颜色
- 心中的美景
- 走过四季
- 心中的美景
- 走过四季
- 感受自然作文
- 走过四季
- 婚庆、慰问、商业贺词范例集锦
- 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 教您写求职信
- 国际邮件书写格式及信封要求
- 医学论文写作要点和技巧
- 浅谈演讲稿的写作技巧与重点
- 毕业总结怎么写
- 如何训练写作技巧
- 年终总结的五忌五体现
- 商业计划书写作知识
- 怎么写自我鉴定
- 竟聘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 医学论文书写方法与技巧
- 网络新闻写作的12个技巧
- 调查报告写作知识
- 对施工员工作的几点要求
- 施工员要掌握哪些知识
- 施工质检员个人年终总结
- 工程资料的载体形式
- 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 地下室工程的隐蔽验收记录的主要项目
- 施工单位资料(通用部分)的管理
- 建筑工程资料的分类与编号
- 建筑节地理念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诠释
- 工作总结经验分享
- 见习期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
- 某公司办公楼、宿舍楼、车间主体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某大厦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测量员个人年终总结
- 监理单位文件资料的管理
- 《绝招》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可贵的沉默》 教案讲义1
- 《可贵的沉默》 考点练兵1
- 《七颗钻石》重点字词意思
-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3
- 《可贵的沉默》 教案讲义2
- 《可贵的沉默》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可贵的沉默》 作者简介
- 《七颗钻石》写作特色
- 《绝招》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可贵的沉默》 范文习作
- 《绝招》 教案讲义2
- 《可贵的沉默》 考点练兵2
- 《绝招》 教案讲义1
- 《可贵的沉默》 教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