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武汉汽车制造业利用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1)论文

武汉汽车制造业利用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1

武汉汽车制造业利用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1)论文

摘 要:通过分析武汉的经济发展因素和产业优势等内容,提出了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相结合,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从而振兴武汉制造业。 论文关键词:产业转移;汽车制造业;区位优势 1 制造业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中占主导地位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在持续,重心则是向东半球转移。

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值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跨国公司的对外转移加剧了这一进程。据美商务部07年统计,约有2500家美国公司将生产转移海外,而东半球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相对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最大承接地。

 从我国产业布局的地理区域分布来看,由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水平的巨大差异,在迎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内容上各有侧重,国内制造业阶梯式转移特征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传统制造业集中地带,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汽车产业集群,沪-浙、广州、长春、京津都是属于东部发达地区,本应该是吸引国际汽车制造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但是更深入地探询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看出东部从长期发展看已逐渐丧失汽车制造业发展优势。 总之,作为中部最具潜力的发展城市武汉,无论从内在的区位优势,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必然具备承接国际国内汽车产业转移的优势,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中心。

 2 分析武汉承接制造产业的转移的比较优势 2.1 武汉的整体工业基础雄厚 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发展至今,武汉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机械制造,钢铁,石油化工四大支柱产业(见表1),产业布局特色鲜明,分工明确,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式发展产业集群模式。 从开发区、城区和远城区发展规划看,全市的各区之间产业分工合理,武汉开发区是以汽车产业集群为核心,邻近的蔡甸区、汉南区、汉阳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东湖开发区与邻近的洪山区,江夏区重点发展以半导体、消费类电子,光通信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青山区和新洲区正形成冶炼和钢材深加工的分工格局。

因此武汉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十分完备,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比较完整,特别是产业链上的钢铁业和光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是武汉汽车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创新发展动力。  2.2 武汉汽车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完备 武汉是继上海、广州以后,汽车制造综合实力最大的中部城市。

整车生产企业显现龙头地位,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产业链的发展中始终发挥龙头作用。通过引进、合资、资产重组,已有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等4个整车生产企业集中落户在武汉经济开发区,发挥出企业群的聚集效应,成为全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汽车零部件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较完善,能有力配合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2.3 能源充足是发展制造业的有利条件 武汉市煤炭、电力、石油、液化气等能源供应充足,价格合理,完全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

城市煤气已形成三镇各成系统、以管道气为主的基本布局和多种气源并存,多种供气方式并举的市场格局。 目前,制造业向内陆转移扩散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活动分布过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油荒,电荒,地荒等问题预示着在资源方面,武汉在吸引制造业转移方面有着更为有利的势头。

 2.4 科技和人力资源为武汉汽车制造业的提升发展提供动力 武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是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教育中心,拥有发达的 教育体系。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为首的各大院校,顺应汽车业在国内的发展需要,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汽车制造、机械类专业。

 2.5 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物流、金融、 信息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对武汉迅速成长的制造业提供了支持,一般来看,制造业越发展则对服务业的依赖越大,基于武汉市良好的第三产业势头,汽车制造业能够与服务业相互依托,互相促进,形成三产业部门合理的比例结构,更利于城市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3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具体分析 3.1 优越的地理优势 开发区位于武汉市区西南,东经114度9分,北纬30度29分,濒临长江,地处市区中环线和外环线之间。

规划面积192.7平方公里,发展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 3.2 开发区内公共设施完备,能源充足 开发区内水电热系统供应能力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业生产需要。

日供水40万吨,拥有1座220千伏36万千伏安的枢纽变电站和5座110千伏变电,第一期规模为18万千瓦的调峰电厂已并网发电;供气方面,区内建有日产14万立方米的煤气厂,“川气东送”天然气已送达开发区,年供气能力3亿立方米;供热中心一期规模为150吨/小时,可提供生产和生活用蒸汽和热水;雨水和污水实行分流排放,雨水就近入湖:污水经专用管道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3.3 区内生活环境舒适 居住风格各异的三角湖度假村、东方花园、金色港湾、东风阳光城等小区,为外商和各类人才提供了 沁心怡人、幽雅恬静的居所。

以湘隆广场为主体的区域商业中心,完善体育医疗设施,完备的公司及个人金融产品,配以家乐福、中百仓储等大型商业设施提供全方位生活消费配套。  3.4 关于道路通讯方面 位于中国中部的武汉,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的立体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以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骨干,区内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

铁路方面,建有连接京广和京九铁路线的开发区专用铁路线及货站;物流运输方面,拥有一座年吞吐量为13.9万辆汽车的滚装码头正在建设中。距开发区6.5公里处有年吞吐能力为1000万吨的武汉杨泗港集装箱码头。

 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长城宽带、网通、中电等公司在开发区建有光纤宽带网络,为区内企业、居民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3.5 在投资政策方面 开发区制定了良好的税收政策,创造了浓厚的投资氛围,企业所得税,预提所得税,再投资退税,采购国产设备退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海关税收等项目都是专为引进国外投资制定的优惠税收项目。

倡导外商重点投资武汉市的优势产业,重点产业,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土地出让费用从高新技术项目,先进技术性和出口型企业,到一般型项目逐次升高。

 4 对武汉汽车产业的思考 武汉汽车产业发展声势迅猛,产业规模效应和集中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是武汉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分析上海,和广州成功的汽车产业特色,武汉值得思考的地方有几点: 首先,产业配备和产业链,上海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实行整车和零部件同期规划、同比投入、同步发展。

大力发展汽车相关的零部件配套业的协调发展。在建设武汉开发区的汽车产业时,不能只以片面的追求汽车整车规模,汽车产量,只有具备齐全产业配备和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形成大且强的产业集群。

 其次,相对于上海引进美德品牌,广州重点发展日系汽车而言,武汉的汽车制造就是百花齐放,法国,日本,美国的投资设厂,外加国内的汽车企业各自为营,虽然在地域上的集中,但是产业发展间没有做到紧密的联系,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不过这也表明各国发达的汽车集团在竞争中国市场时开始意识到武汉的巨大潜力。 再次,要积极推进武汉汽车业信息化发展道路,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

主要是将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应用,实现汽车研发、设计、制造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 从而全面提升武汉汽车行业竞争力。 最后,虽然武汉一直在强调打造车都的形象,但是武汉的汽车业如何具体发展,是适合走特色集约发展或者全面化,似乎暂时定位很模糊。

我认为根据武汉整体产业水平的良好发展来看,武汉更应当向上海学习,全面发展,形成齐全的企业配备和完整的产业链,发展高度集中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引进国际知名汽车公司,通过投资并购或重组等形式,学习国外的企业经验,并以神龙,东风等国内企业为依托,大力自主创新,发展国产汽车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樱桃沟
记一次拔河比赛
第一次做饭
我的铅笔
可爱的我
未来学校
松鼠的名片
调皮大王“冯浩然”
观察蚯蚓
坚持就是胜利
假如我是市长
爸爸用胡子扎了我
请不要伤害花草树木
刷碗
未来的学校
2008年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的写作内容是什么?
发展对象入党志愿书
中学生入党志愿书
什么是入党志愿书
2008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格式
高中生入党志愿书
财务人员入党志愿书
2009年最新入党志愿书
08年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范文
大学生入党志愿书范例
入党志愿书写作指导
2008入党志愿书范文
试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
音乐教学与情感培养之间的探讨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做好生物教学工作
浅谈以学生英语学习需求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
浅谈独立学院实验教学管理探究
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高职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探讨
英美文学中审美传统以及文化气质的探讨
新课改与后进生的转化
探讨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
探讨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
《春天的手》教学设计
《春天的手》教学设计
《春天的手》教学设计
《春天的手》教学设计
《水乡歌》课文
《水乡歌》教学札记
《春天的手》教学札记
《水乡歌》教学札记
《水乡歌》教学札记
《水乡歌》教学札记
《春天的手》片断赏析
《春天的手》教学实录
《水乡歌》教学设计
《春天的手》教学札记
《水乡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