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1)论文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1)论文

摘 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把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建立了省域评价指标体系和主成分分析法数学模型,在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结果评价,提出了提升河南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对于其他省域竞争力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综合竞争力;发展现状;对策 1 河南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1.1 河南经济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 河南在全国的版图上,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占着居中的地位。

若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北距京津唐,南下武汉三镇,西入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其直线距离大都在600—800公里之内。京广、京

九、焦枝、陇海、新菏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河南,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加密切了河南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2)经济基础优势。 河南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河南2007年GDP突破1.5万亿,连续近十年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位,分别占全国和中部地区的6.1%和29.03%,河南增速达到了14.4%,居中部六省第二位。

(3)生产要素优势。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2007年河南常住人口9869万,全国第一,具有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优势。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省,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非金属矿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2007年河南原煤产量达到1.93亿吨亿吨,发电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成为全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电力部局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4)产业基础优势。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国著名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2007年粮食产量超过1000亿斤,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不仅解决了河南这一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要外调大约200亿斤粮食支援外省,棉花、油料、肉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河南工业门类齐全,全国工业共40大类,河南就有39类,形成了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纺织、机械制造、电子工业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大型拖拉机、农产品加工制成品等的产量居全国前列,2007年河南工业利润超过浙江跃居全国第四,工业总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阵营,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

河南是人文资源大省,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有殷墟、龙门石窟、少林寺等享誉海内外的人文景观,还有云台山、嵩山、石人山、黄河风光等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

1.2 制约河南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产业层次较低,结构不尽合理。 2007年,河南第一产业对GDP增长贡献为15.7%,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是29.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

在河南的工业结构中,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加工业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重虽稍有上升,但比重很低。2007年河南省优势工业产品主要属于能源、轻工、建材、化工等领域,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家用电器、机械产品和电子产品较少,这些产品占全国的比重都很低;一些重化工产品如生铁、钢、成品钢材、硫酸等在全国的比重也比较低。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鲜明体现,也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准。2007年,河南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是29.3%,远远落后于北京的71.4%,上海的51.9%,广东的42.3%,同样,也落后于中西部其它省份。

河南第三产业落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严重阻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从而影响了河南经济增长的质量。

(2)产业集群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整体竞争力不强。 产业集群是省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也是构成省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因素。

发展成型的产业集群更加容易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由于规模效应,产业群扩张的范围更为广阔,效益更为突出。到2007年底,河南省年工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仅有388个,集群内集聚了14.5万家企业,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50.3%,2007年实现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6.35%,但与广东这样的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还非常明显。

(3)城市质量不高,辐射作用有限。 ①区域性中心首位度低。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具有相当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首位城市来带动。然而,作为河南省首位城市的郑州,目前其首位度仅为16%,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力还很弱,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相对优势还很不足,难以担当区域中心重任。

与2007年周围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远远落后于武汉市的34%,成都市和西安市的32%。 ②经济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

2006年GDP总量超过2000亿的只有郑州。1000-2000亿也只有洛阳、南阳,650-800亿的有焦作、周口、许昌、平顶山,其余城市均在650亿以下。

2006年人均GDP就更低,人均超过25000元的城市只有郑州和济源。当人均GDP 稳定超过3000 美元,单位土地面积上承载的财富总量(亦称经济密度) 达到100 万美元/ km2时,才能更好的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流之中。

(4)经济对外开放度不够。 2007年,河南的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0.6%的份额,在11省市中排第7位,不仅远低于东部沿海三省市,也低于中西部的安徽、湖北、四川,而河南GDP在11省市中排名第二,这说明河南的外贸出口与河南经济实力不相称,发展极不均衡,经济开放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严重制约了外资经济的发展。

2 11个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定量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如下结果。 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广东、北京、上海的经济综合竞争力仍然牢牢地占据前三强,在中西部,河南的经济综合竞争力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与沿海三省市相比差距仍然很明显。

3 提升河南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经济综合竞争力,继续领跑中西部,赶超东部发达省份。笔者认为河南将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河南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河南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总的来看应该是:继续保持“

二、

三、一”的整体产业结构,且第

二、第三产业产值应保持协调。第二产业应由以往注重数量上的扩张转向内部质量提高和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

(2)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绿色高新技术”,开发出高效率、高质量、节能、环保的新型技术和产品,提升河南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2 强化产业集群,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一要提高规划水平,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规划。二要推进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吸引多元投资,多方联建。

明确产业导向,提高引资质量,重点鼓励引进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带动力强、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能耗低和污染低的先进制造业,形成产业特色。三要促进具有综合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以特色产业为重点的配套产业链建设,鼓励吸引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与装备工业、食品制造业等支柱产业,以及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园区。

3.3 突出中心城市,以梯度崛起带动全面崛起

(1)提高郑州首位度。 集中力量加大郑州人口集聚和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其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步伐,提高其要素聚集与产业融合程度,努力推进其向全国重要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转变,切实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其真正成长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2)发展壮大地区性中心城市。 地区性中心城市在河南省空间发展布局中承担着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农村发展、吸引人口集聚、支撑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功能。

在发展壮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地区性中心城市和有产业支撑的中小城市发展步伐,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旅游景区和面向农村、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人口密集区。 3.4 积极实施“东引西进”,进一步扩大开放 “东引西进”战略在具体运用中分为两个方面:

(1)东引:以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为准,利用河南省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及海外) 引资金、引项目、引技术、引人才、引机制、引管理方式等,积极开展与东部省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快河南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2)西进:充分利用河南与西部地区的地缘关系、人文联系以及经济上较强的互补性,为河南的产品在西部地区寻找和开拓市场,延长企业的生产链,把河南的强势企业生产、销售的触角伸向西部;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按照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树立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并安排市场开拓专项资金,大力宣传推广优势产品,让更多的人通过产品、通过合作了解河南,强化河南省在经济发展战略转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参考文献 刘荣增.把城镇密集区率先建成城乡统筹示范区的构想[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

(4). 喻新安.遥望“经济强省”-新世纪新阶段河南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决策探索,2003,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冬季运动会
我做错了
文具盒里面的争吵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我的爸爸
富饶美丽的秋天
夏天
虎山公园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爱喝酒的爸爸
未来的房子
大象与蚕宝宝
家乡的石夫人
我的遥控飞机
3月份大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高中优秀毕业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2009年四月入党志愿书
2012年10月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表格
2009入党志愿书
基层群众入党志愿书
2012年大二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新入学的大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2012年大一学生入党志愿书
最新2012年大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2012年8月入党志愿书
2012年教师入党志愿书
来自大学生的入党志愿书
普通的环卫工人入党志愿书
以中职示范校建设为突破口,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谈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法指导
少先队工作要做到“三个离不开”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高中语文教学导入八法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搞好中学体育课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
如何优化初中思品课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自身写作的探讨
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高中物理中的实验教学
新课改视野下建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小山村》教学札记
《水乡歌》教学设计
《水乡歌》教学设计
《水乡歌》教学设计
《小山村》课文
《水乡歌》教学设计
《水乡歌》教材理解
《水乡歌》片断赏析
《水乡歌》教学实录
《水乡歌》片断赏析
《水乡歌》教学设计
《小山村》教学札记
《水乡歌》教学设计
《水乡歌》教学设计
《小山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