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语文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语文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4

浅谈语文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

"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实践活动倡导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多年以前,叶圣陶老先生就大力提倡“大语文”教育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即主张语文是活的事物,学生的能力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课本上,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倡导以“放”为主,适当引导

实践活动倡导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长期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压制个性,追求大众化,乖巧懂事等思想的氛围下,时常出现自信不足,自主性、自动性和进取精神差,缺乏创新欲望、自我超越和自我突破的精神。面对一些新生事物,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对于出现独立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因此,应改变教育思想,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生困境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1.以引导为桥梁,解放学生思想

教师须做引路人,将学生引进平坦光明的大道,让学生彻底从思想上无所顾及,对出现的问题适当引导。以表扬为主,并在活动中给予赞许,用肯定的态度对待学生表现出的创新性。鼓励求异,弘扬个性,对学生的质疑,不能打断。应耐心讲解,加以纠正,要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活动中创新的兴趣与成功的满足,形成学生创新的热情。否则,则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

在一次小制作的实践课上,同学们都拿出了课下充分准备的物品,情绪都积极而热烈。这时,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小男孩,拿出了自己的制作,这是一只用心制作的小狗。等到汇报制作过程时,同学们情绪高涨,他也跃跃欲试。我提名让他发言,他涨红了脸,说:“我家的小狗特别淘气,整天爬高上低……”话没完,教室里哄堂大笑,他跑题了。这时,他的脸涨得更红了,“该怎么办呢?”我为难了,让他坐下吧,他以后一定再也不敢举手了。让他接着说,一定招来更多的嘲笑,会更重地伤害他的自尊心。想到这里,我灵机一动,说:“你家的小狗真可爱,你的小制作一定是仿照它制的吧!”他认真地点点头。“那你能将你的经验告诉大家吗?”他不再那么紧张,在我鼓励的眼神下,他勇敢地说了下去,详实,连贯,且有创新的思考,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很高兴,因为他取得了思想的解放。我也很高兴,为他的自我超越。

由此可见,思想的解放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在开放思想的指导下,学生才能体现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以点拨为契机,解放学生的双手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活动,如果发现活动中出现错误,教师应鼓励学生说明情况,指出原因。应多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自行探索。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合理的方法和程序。

这并不是所谓的置之不理、任其所为,而是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地点拨、指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在活动中创造机会,鼓励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课《走进秋天》时,我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野外去亲手采集树叶、野花、植物种子等,并让他们用自己采集来的物品或者粘贴图画,或者组成立体的小图景,教师随时点拨,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要求学生自己带水果,做成一盘水果沙拉,同学们互相品尝,互相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动手的成功与快乐。

如学生在学完语文课中的《恐龙》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继续研究恐龙。我先让学生欣赏了恐龙的图片、模型,并让他们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教师适当指导、点拨。结果,学生自主分成8个小组,形成8份极具价值且创新性极高的方案。

实践证明,解放学生双手,教师适当点拨,既给足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又保证了活动的质量,使创新思维充斥着整个活动过程。"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励学生自主活动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发展创新,才能将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异彩纷呈。为此,我们开展了“四会”,即故事会、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三赛”,即读背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还开展了作文欣赏、音乐欣赏及课本剧的排演。这些活动开展时,我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表现欲,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抓住点滴时机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1.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模仿性特别强,特别是先进的人物事迹对他们心灵的影响更大,引起他们心灵的向往和内心的崇拜,所以这时的思维特别敏捷,内心的感触也特别急于表达。在实践活动中恰当地利用榜样的力量,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要求讲自己崇拜的英雄时,我没有急着让学生讲,而是先给他们讲邱少云的故事。当讲到邱少云活活被烧死时,许多同学眼里都迸出了泪花。讲完后,学生发言的欲望特别强烈,内容也不拘一格。他们的故事也讲得很有创意。

2.营造情境氛围,诱发学生想象,增强创新意识

想象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活动。正如高尔基说:“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创新,必须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诱发想象,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捕捉创新的灵感。如在《走进秋天》的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了秋天的田野、天空、树、果园等,再现了秋天的美丽,激发了学生想象的欲望,使学生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使了学生的创新。

三、将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将实践付诸成效

学校教育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保证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活的联系。”由此而知,只有将学生放到社会中实践,才能切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并有效地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如在教《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一课前,我先让学生走进社会,感悟社会中普通母亲的伟大,再了解自己母亲是怎样照顾自己的,并适当引导学生应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以及社会上所有的母亲。从而使社会与课堂结合起来,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思想得以升华,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诉,大胆而有效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又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森林里的悲剧
生命草
在公园的角落
龟狮赛跑
灰狼和野鹿
袜子的奇遇
天使女
给房子开窗
新编《白雪公主》
20年以后的聚会
兔子“医生
农夫与燕子
只学会一句话
莉莉女孩和鹿
星星树
关于交际课堂中的任务教学与教师角色
简析研究生志愿服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关于素质教育观下改进教材初步研究
试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提高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测试能力
试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简析大学思想政治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对于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办公室文秘工作的对策思考
关于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简论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加强学院德育创新 更好服务地方经济
试论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的几点理解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研究
关于“90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探析
试论人本主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试论激励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终身受益的《敬业与乐业》思想启蒙教育
《敬业与乐业》教学杂谈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教学《敬业与乐业》的几点感受
课前引入兴奋点──《敬业与乐业》教学片段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的教学断想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