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机理与集聚度研究(1)论文

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机理与集聚度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4

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机理与集聚度研究(1)论文

摘 要:产业集群是当代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之一,其集聚效应带动了集群地区经济的发展。针对目前辽宁省物流产业蓬勃发展的现状,从物流形成的产业原因出发,分析物流产业的集聚机理与服务业及制造业的联系与区别。

选取集聚度测算指标——区位商系数并加以多层次化改进,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与第二产业集聚度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物流产业的现实状况和相关理论,得出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较高,集群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最终结论。 论文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集聚度;区位商系数 1 物流产业与物流产业集聚 从狭义上说,物流产业应该定义为专业化地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的集合,它是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流通加工业、物流信息业、配送业等行业的融合,其边界在于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即第三方物流。

但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物流产业,因为物流服务的绝大部分仍由生产商、销售商自己完成,或由交通运输、仓储部门提供。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和模糊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

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当然也不例外。

物流业的范畴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可以预计,现有的运输业、仓储业以及各相关的物流中介业都将归入物流产业的旗下。 物流的本质是服务业,服务的对象涉及生产和消费诸多领域。

服务业集群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即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服务产业与消费者的高接触,它的产生与发展是需求导向的,地点选择上优先考虑消费者的地理分布,需求集中是集群产生的重要诱因。对于制造业来说,消费相对于生产有滞后性,制造地可以远离消费地,所以制造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降低生产成本,是生产导向的。

 物流产业是介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间的联结点,它的需求导向不完全相同于服务业,即物流产业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是不完备的。集群内部,制造业主体间是基于产业内部分工的投入产出关系,物流业主体间是物流资源的协作关系,共同结合起来一起创造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 由于物流各种业态的分工互补性和产业区域市场的相对独立性,从集群的角度来研究物流产业,可以将物流产业集群定义为依托于“物”的流动过程所展开的,以流通过程整体优化为目的,把分散在多个领域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为其他产业提供物流服务以创造特定价值的物流企业和物流活动的集合。 2 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物流总额迅速增长,2006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4120亿元,增长率高达15.1%,占全年GDP总额6.7%,占第三产业产值17.1%,保持了相当快的增长速度。

以开发区、保税区、港口、机场以及传统物资储运企业为轴心,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等物流产业集群。作为环渤海物流集聚区的重要一环,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南临渤海,东接朝鲜半岛,连接东北与华北地区,是全国物流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

2005年辽宁省物流及相关产业产值1585亿元,占省生产总值的19.8%,是东北地区的物流枢纽,第三方物流业物达到全社会物流业务总量的25%以上。 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很高,为发展多城市联动的区域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大连作为全国九个保税物流园区之一和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与素有“东北物资集散地”之称的沈阳遥相呼应,以“两点一线带一片”的方式拉动了全省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物流设施上来看,辽宁省各种运输方式齐全,铁路、公路运输十分发达,兼以航空、港口、大型物流园区和综合性物流中心,物流集聚程度很高,对其他产业的渗透性很强,决定了物流产业对辽宁乃至东三省的经济的主导作用。

 物流产业集中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直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是否形成了物流产业集群,以及集群的发展程度。根据产业集群的特点,产业集中度主要分为两种测量方法:一是绝对集聚度,二是相对集聚度。

绝对集聚度即集中率,通常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营业额、资产额、职工人数等)占整个产业的份额。相对集聚度则包括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熵(E)指数等。

 3 物流产业集聚度测量 根据辽宁省物流产业出口导向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区位商系数作为衡量指标,通过比较区域物流产业与外部区域的物流数量关系,来反映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 3.1 集聚度衡量依据: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 LQi=(hi/h)/(Hi/H),LQi为物流区域集聚系数,hi为i地区的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h为i地区所有产业从业人员数,Hi为全国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H为全国所有产业从业人员数。

 2006年底全国城镇就业总人数为11713.2万,城镇物流产业就业人数为612.7万;辽宁省城镇就业总人数为498万,城镇物流产业就业人数为33.8万。 由此可得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L=(hi/h)/(Hi/H)=1.2975 3.2 集聚度衡量依据:物流产业产值 区位商系数LQi=(ei/e)/(Ei/E),其中LQi为物流区域产值集聚系数,ei为i地区的物流产值,e为i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Ei为全国的物流产值,E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 根据区位商系数公式,设定参数如下: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N=(e1/e2)/(E1/E2) 以第三产业产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T=(e1/e3)/(E1/E3)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第二产业集聚度:LQS=(e4/e2)/(E4/E2) 计算结果见表1: 4 数据分析与总结 在大多数集群研究里,区位商系数LQ大于1,表明该地区物流产业规模较大,LQ大于1.12则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 在以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为依据的测算中,可以看出集聚度高达1.2975,说明辽宁省从事物流行业的人数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但与全国相似的是,物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从事低端服务的物流人员数量庞大,缺乏融合基础知识、物流技能、业务资质于一身的中高端专业型人才。

目前,我国各种物流专业教育规模在6.5万人左右,培育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物流人才,在各种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各种相关大、中专院校开展物流技术职业教育,培养急需的物流应用层面和操作人才是发展物流业的重中之重。 LQN和LQT近四年的发展趋势可看出,辽宁省物流产业产值相对于全国物流产值和省内第二产业产值来说,是相对高密集的。

省内物流产值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说明辽宁省的物流产业已经出现了很高程度的集聚现象,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区域化的物流产业集群。而在服务业内部,物流产业所占比重也明显高于辽宁省服务业总体水平。

2007年是辽宁省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一年,两个数值相比2006年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辽宁省拥有1100多家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及厂商,商业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年物流总量达到9.62亿吨,总额为12000亿元,同比增长25%左右。

一批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相继落户辽宁,直接推动了全省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工业在辽宁省是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基于第二产业在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强劲的工业实力,选择第二产业与物流业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数据结论可比性很高。物流产业集群在初期首先是顾客在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厂商进入,集聚产生,此阶段的主导发展因素是集群之外的外生变量,如消费者的自然居住分布;然后,集群产生对消费者产生吸引效应,并吸引外部企业进入,同时导致内部企业竞争的加剧。

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服务范围重叠,容易产生趋同效应,资源的紧缺会导致竞争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物流设施建设饱和,再生能力差,业务量达到最高点而无法进一步发展,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变革期、再发展期、衰落期;在这期间,集群的发展动力逐渐由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如创新能力、合作方式、应变机制及文化等,决定了服务集群的生命周期。

2007年物流业区位商系数高于第二产业,表明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未来几年内应会保持继续集聚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秦薇薇.物流产业集中度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库. [2]夏建忠.物流企业集群形成机理初探[J].China storage & transport magazine,2007,

(7). [3]傅淞.中国物流发展的集群战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

(9). [4]王瑛.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以上海市外高桥物流园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王成亮,张晓燕.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7,

(4). [6]2006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EB].中国物流网,2007-5-1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过年
上学了
中心广场
滑冰车
爱玩玩具的弟弟
”0“的故事
逛庙会
除夕之夜
雪趣
读《绿野仙踪》有感
九龙公园的春天
第一次买东西
过年
工地奇景
我们的校园
最新教师事迹材料(优质15篇)
2012年大学生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大学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
最新入党个人自传样本
2009年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书
大学生2012年3月入党申请书范文
入党积极分子自传范本
最新大学生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2012年入党积极分子自传
2009年2月底结合科学发展观和金融危机的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最新大学生干部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申请书
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申请书
2012年大学生入党个人自传
万能入党申请书(各行各业均可免费参考使用)
当今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分析与实践
微课制作实用模式
新形势下渔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高一地理课堂情景教学研究
简析如何讲好大理新闻故事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
试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新时期艺术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策思考
轻钢结构住宅案例的全生命成本分析
加强教学评价,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于贴近群众满足群众需求的阵地文化宣传探讨
班级管理之我见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问银河》教学札记
《问银河》教学设计
《问银河》教学设计
《小闹钟》教学设计
《小闹钟》教学设计
《问银河》教学札记
《长歌行》教学设计
《问银河》教学设计
《长歌行》教学札记
《长歌行》教学设计
《长歌行》课文
《小闹钟》教学设计
《问银河》练习设计
《问银河》教学札记
《问银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