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
论文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生 科技意识
论文摘要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1 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3 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②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一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一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一讨论方案—选择方案一实验验证一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 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2.1 趣味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2.4 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2.5 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作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总之,加强学生科技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奇遇--小樱牌的主人
- 20年后的我
- 让我头疼的老姐
- 友谊之桥
- 汤姆
- 他的爸爸妈妈
- 大话捉贼
- 我是太阳城的小公民
- 她留在我的记忆里
- 求求你,让我再救一个!
- 她留在我的记忆里
- 同学,我讨厌你
- 三种人
- 卧薪尝胆
- 别了,亲爱的老师
-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音乐教育略论
- “小号儿”如何胜出——探讨小嗓子声乐学员的成才之路
- 浅谈分层教学、以学定教的设想
- 论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时代适应力
- 美术课运用“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
- 高师声乐课多样化教学刍议
- “美声”在长笛教学中的运用
- 英语言语控制与课堂教学效率
-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的比较
- 传统与革新并举的勋伯格钢琴音乐
-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古诗鉴赏的做题步骤”一窥
- 浅论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征
- 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培养
- 《师说》学案..
- 林黛玉进贾府..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巩乃斯的马》...
-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赤壁赋》...
- 第二十三课劝学(节选)..
-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
- 《钱塘湖春行》简案..
- 《窦娥冤》学案..
- 《拿来主义》创新...
- 第三课荷花淀..
-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赤壁赋》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