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指导学生写作的空白艺术

浅谈指导学生写作的空白艺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浅谈指导学生写作的空白艺术

"

论文关键词:空白艺术 作文教学 题目 材料 情节 语言

论文摘要:空白艺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起到开启学生心智 ,完善其个性的作用。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指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作文的“空白”是指在写作中未明确或说明的部分和暗示的内容。作文教学的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将“空白”手法运用于科学教学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质的核心,灵魂,它最能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创新精神。作文写作更离不开空白艺术,因为空白艺术能引起人们无限遐思,能调动人们丰富的想象。我们知道:美术讲究“计白当黑”、“画留三分白”;书法讲究“不看一字,尽得风流”、“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亦应讲究空白艺术,力求使其文“言尽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话已殚,而含意未尽”。这样方能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写作的空白艺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题目的空白艺术。中学生作文中出现假、大、空现象与教师命题不当有很大关系,要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命题观。命题应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出发,特别应从学生富于想象的特点作为命题的依据。命题只有具有空白艺术,学生才会更能展开“神思”的翅膀:“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包括宇宙,总揽人物;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才会使没有生命的物体可以变得有生命,动物可以像人一样生存,人可以像鸟一样长有翅膀;才会把过去的事情说得真在眼前一般;才会给学生一个广阔神奇的思维空间任其翱翔,才会围绕题目和主题进行发散思维,他们的素材就会源源而来,他们的情感就会如火山爆发,不可遏制,他们的作文才会生动富有灵气。如特级教师魏书生要学生写《站在月球上想到的》、《宇宙人会议》等作文题,学生的思维便会自由驰骋,甚至灵感也会滚滚而来。如可在较大范围的公开课上,故意迟到八来分钟,然后主讲老师走上讲台,布置学生写作文—《老师迟到了》,要求通过场面描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迟到的八分钟,从表面上来看,是个“空白”,但是因为有了这一“空白”,才为场面与心理描写的作文训练,准备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此外,还可出些诸如《书包减肥梦》、《刺猬姑娘》、《假如我有两只翅膀》、《一千年的我》、《未来的我》、《孙悟空与UFO》等题目,让其放开胆量来写。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锻炼其思维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

其次,材料的空白艺术。“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贵立意”,没有主题的文章会使人不知所云,充其量也只是语言的大杂烩而已。立意时要“异想天开”,从不同角度去深入挖掘,方能标新立异,不落俗套。而立意要标新立异,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运用材料的空白艺术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材料作文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学生思维的作文形式,它可以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立意,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不同角度就是材料的空白艺术。如读了《愚公移山》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我们可以从赞扬愚公不畏艰难、意志坚强、人定胜天的精神方面去立意,也可以从劝告愚公采取搬家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去立意。不过,后者的立意不同于传统的观念,更有新意。

也有一些材料,学生仅仅着眼于材料本身的表面现象去立意,而对这些材料以外的“空白”(寓意或启示)却很少去思考,去发掘。如果老师多设计这种类型的材料,并引导他们对造成这种现象较为深层的原因作更深入的分析,他们就可能会写出较有新意的文章来。如可设计这么一则材料:某中学生不慎落水,一工人正在抢救,一些围观者不仅不救,反而讥讽道:“他想入党了!”要求学生针对围观者的言行确定一个中心,并围绕中心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为《抢救》。接着发言讨论。一部分学生着眼于勇救落水学生的壮举,赞扬急人所难,见义勇为的精神;一部分学生则以工人的壮举,结合对讥讽者的批判,揭示人心不古的世风。较之第一部分学生,第二部分学生的立意明显棋高一着。但是,这样的思维层面毕竟还是浅显的。这时老师应及时提出一问题:根据材料,结合当今社会风气,真正需要抢救的是谁?学生经过紧张的思考后,终于恍然大悟,认识到真正应该得到救助的,是说风凉话的围观者们!确实,如何通过材料启发学生找出材料以外的“空白”,确是教师殚精竭虑之所在。这样,教师以材料为本,而又能不为材料所累,在思维的训练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发觉材料的“空白”,深化材料的寓意,发现人物或事件内在的、深层的思想和真情实感,就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学生的分析能力、求异思维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再次,情节的空白艺术。情节的空白艺术是情节内容虽然“空缺”了,但要为读者所领会,所补充。要保持情节发展的连续性。要“空”而不虚,形“空”实不空,要笔断意连,从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如一中学生一片优秀习作《蚊子》,写的是普通家庭的琐碎小事。小明(作品的主人公)为了让父亲高兴,总是装出很喜欢吃面条的样子陪父亲吃。父亲死后,继父也经常买面条回家吃,这使小明很不高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继父写给他姐姐的一封信,才彻底明白继父和他一样不喜欢吃面条,而只所以常常买回家吃,是因为他以为小明爱吃。文章结尾写道:

小明一下子楞住了……

炉子上的水烧开了,面条该下锅了……

这后面的情节以“空白”的形式出现,让读者从这空白中结合实际可能的情况去联想、回味,揣摩小明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起伏以及即将要采取的行动等等,这比明白地交待出一切耐人寻味的多。

还有的文章在中间设置情节的空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优秀习作《但愿见到他》写的是两位女大学生与一位战士在火车上相对而坐,女大学生用英语对正在看书的战士进行讥讽,文章情节空白设置突出的地方是,当战士遭到莫名其妙的冷遇、谩骂时,只写他“看了一眼,浑身不自在,又接着看书”几个字。不难想象:他一定很迷惑,为什么素不相识却出言相讥?为什么无事相涉却出口伤人?但他没有反唇相讥,而是用大度原谅了别人。不仅如此,面对两女大学生坏了的MP3,他没有幸灾乐祸,也没又借机炫耀,而是悄无声息地帮助她们修好了MP3,并写好了两行平静而朴实的英文(“大学生朋友,MP3已修好,请听音乐—战士小孙”)后悄悄地下了车。文中前后两次情节内容上空白的设置,把现代子弟兵的良好道德品质、刻苦奋发精神与助人为乐的风貌“描绘”到了极点。如将两次空白填起来,其震撼力感染力将大大减弱。

可见,情节的空白可达到一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最后,语言的空白艺术。语言的空白艺术是指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抒发,“欲说还休”,设置语言的空白,从而将无尽的内在意蕴深含在空白之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思。语言的空白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在“言次意彼”中激发对方的联想。言次意彼,就是“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采用这种语言空白艺术,能激发人的联想思维,再细细咀嚼后使人心领神会,从而给人带来“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沈祥龙《论词随笔》)的审美愉悦。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传诵不衰的名句,它就妙在一个“绿”字,给人以不尽的联想,赋予春风以生命,论视觉则仿佛看见春风过去,遍地披上绿装,一派春光明媚,一片勃勃生机;论听觉则仿佛听到春风化雨淅淅沥沥,草儿拔节,莺儿飞鸣;论嗅觉则春草的甜香、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论触觉则春晖和煦,春风拂面,绿茸茸的地毯触手可摸。上述这些,都是“兴发于此而意形于彼”,在“言此意彼”中激发读者的联想,含蓄且精辟,收到了“得其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另一方面,在“不着一字”中给对方以回味。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人生里面,有些瞬间,有些感情,是我们只能意会,却不可言传的。”对于这种“无言之美”,我们往往设置语言的空白艺术,使接受者在想象和回味中感知语言的潜在信息,并从中体会到语言的空白美。如在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当葛朗台诱骗女儿放弃对其母亲财产的继承权时,在欧也妮答应签署抛弃文书的一刹那,“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尚尽是汗,一刻不停的抹着”。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致入微,表现了葛朗台此时此刻的心理;极度紧张,担心女儿变卦,以致妻子的那部分百万家财的所有权落入女儿之手。虽无一字的心理描写,可字字见情,在看似“空白”之中传达了丰富的潜台词,收到了蕴藉隽永的含蓄之美。

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文(包括题目、立意、情节、语言等)空白艺术的无穷魅力,并将其运用到自己作文中去,这样,他们方能写出新颖生动、含蓄隽永、回味无穷、容量甚广的佳作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
我的妈妈
说说偶自己
我家的“慢动作”之老爸篇
我们班的“天文学家”
谢谢你,售票员阿姨
我的伙伴
“独特”的表弟
家乡巨变
我的外公
我最敬佩的人――雷锋
勤劳的妈妈
她有一颗“天使心”
向你介绍我的朋友
再论我国的陪审制度的完善
论侵权行为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
浅析我国授权资本制下的债权人利益保护
浅析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困境
论消费者的知情权
浅析我国的家庭暴力及其法律对策
律师在刑事错案纠正中的作为
风险预防原则在防范生物入侵中的法律适用
浅析海上保险代为求偿权中的诉讼时效问题
对我国现有探望权制度的反思
浅析借名买房问题
我国民间借贷的利率问题探究
试论我国民商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发展策略
论赔礼道歉责任的适用
关于对见义勇为民法保护的探析
《绿色的卫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学设计之二
《铁棒磨成针》教学设计之一
《绿色的卫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之二
《一位盲人的感谢信》教学设计之一
《下雨》教学设计之一
《绿色的卫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原来是你啊》教学设计之一
《一束鲜花》教学设计之一
《不是为了分数》教学设计之一
《借书》教学设计之一
《练习3》教学设计之一
《借书》教学设计之二
《学跳绳》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