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肖邦夜曲演奏和教学中的触键和音色探析

肖邦夜曲演奏和教学中的触键和音色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肖邦夜曲演奏和教学中的触键和音色探析

肖邦夜曲演奏和教学中的触键和音色探析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是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之一。是音乐史上第一位专写钢琴作品的作曲家、演奏家,以创作诗一般的钢琴曲而闻名,并享有“钢琴诗人”的盛誉。“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最富有独创性、创造天才最突出的音乐家之一。”

肖邦以其特有的浓郁的感情、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丰富多彩的手法被称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绝不会和其他人混淆。他的艺术创作仅仅局限在钢琴一个领域,但他的成就绝不逊色于贝多芬 、莫扎特、巴赫等伟大音乐家。评论家曾经做了这样的论断:“命运女神把莫扎特赐予日耳曼人,但把肖邦赐予波兰人。”

肖邦以其优美细腻、抒情忧郁风格的钢琴作品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钢琴领域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把钢琴的表现能力推到了至高点。

在浪漫主义时期,唯独肖邦只专注于钢琴作品的创作,他的作品深深地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以其天才般的创作能力使得作品的旋律如歌动听,玛祖卡、圆舞曲等民族风格特色的作品体裁在肖邦手中演绎的美轮美奂。就是那微不足道的练习曲,都成了富有旋律特色的作品。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色作为乐音四个基本特性(音高、音值、强弱、音色)中最有表现力的特性,在呈现作品风格、表现音乐情绪、塑造音乐形象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涅高兹说:“我毫不夸张,在我授课时,四分之三的劳动花在音色的探索上。”“既然音乐即声音,那么每一个演奏者首先应当关心的是声音的训练,他的最重要的任务也在于此。”

在欧洲音乐发展的历程中,每个时期的作曲家都对音色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例如,在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复调音乐追求旋律线条的律动和和谐,这就要求不同声部的声音要有区别但是又要统一于整首作品;在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以表达自然流畅,高雅轻松的情绪为主,这就要求声音干净,颗粒均匀;浪漫主义时期是钢琴音乐最为发达的时期,肖邦的毕生创作都给了钢琴,所以肖邦的钢琴音乐可以称得上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代表,他的作品和众多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一样,强调个性,强烈的张扬主观情感,在创作中注重个人风格的体现。

在肖邦的夜曲中,把钢琴的音色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第一,无处不在的歌唱性乐句。在肖邦夜曲的所有作品中,乐句的歌唱性总是贯穿始终,像咏叹调一样富有表情。

第二,层次丰富的力度要求。例如在降b小调夜曲(Op.9-1)中,所标记的力度记号就有ppp、pp、p、f、fz、fzp、con forza、cresc、dim等。而且在一小段中就要求跌宕起伏的力度变化。所以,在弹奏肖邦夜曲时应非常注意对声音的层次的控制,从而体现肖邦夜曲音色的个性。

要想准确的表达音乐的内涵,演奏出既富有歌唱性又有丰富层次和对比的的声音,就必须在触键方式上下功夫,只有合适的触键方式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色。一般说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触键的高度。在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我们都被要求高抬指,用大量的技术练习曲来练习手指的力量和独立性,使手指具有独立性而不粘粘,使声音清楚而具有颗粒性,但高抬指在演奏肖邦的夜曲时运用并不常见,往往都要求演奏者贴键演奏,这样才能加强手指对键盘的控制力,从而使声音更有层次感,使演奏更有贯性和歌唱性。

第二,触键的方向。在一般的乐曲演奏中,我们很少介意触键的方向,而触键的方向往往在演奏象肖邦夜曲这样极富歌唱性的作品时非常重要。

一般说来,在触键时都只有从上往下的力量,然而在演奏向上的音阶或琶音等旋律时,如果运用手腕向右的倾斜来带动手指,使手指斜向触键,这样就会形成更加连贯的音色。另外,向前“推”、向后“拉”等方向的触键也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例如,在演奏降D大调夜曲(Op.27-2)的开始部分时,右手的f音就可选择向下推的方向触键,以获得晶莹透彻的音色。

而在演奏该曲的第六小节的下行旋律时,就可以将手腕向左倾斜,用向后拉的触键方向,以获得温柔甜美的音色。

所以,在肖邦夜曲的演奏中,结合手腕的运动方向考究的运用这些不同的触键方向是正确表达音乐的歌唱性的必要手段。

第三,触键的力量。从物理学角度说,触键力量越大,琴弦受力越多,振幅就越大,声音就越响;反之,触键力量越小,琴弦受力越少,振幅就越小,声音就越弱。

而在演奏过程中,触键的力量往往和手指、手腕、小臂、大臂、肩和腰腹等部位的运用有关系。一般说来,只用手指的力量的话,就会弹出较轻柔的声音,再表达宏伟、雄壮等音量较大的声音时就会用上手臂甚至腰腹的力量。

肖邦夜曲中的旋律声音要求是弱而不虚,要通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把重量传递指尖,把力量送到键盘里,这样,就算最轻的声音也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 第四,触键的深度。声音的需要决定触键的深浅;钢琴是演奏者弹奏琴键,然后通过运用杠杆原理使琴槌敲击琴弦而发声的,声音一旦发出后。琴槌则离开琴弦,所以当触键那一瞬间后,再怎么用力也是没有用处的。因此,必须根据声音的需在发音的那一瞬间运用好力量。

一般说来,力度较强时触键就要深一些,力度较弱时触键就要浅一些;表现庄严、雄壮等情绪时触键就要深一些,表达欢快、愉悦等情绪时触键就要浅一些;慢速的音乐比快速的音乐触键要深。而“触键浅并不意味着没有力量集中点,但把力量集中在一个均匀的,浅浅的层面上,却需要极高的功力,犹如‘草上飞’的轻功一般。”

例如在升c小调夜曲(Op48之1)中,第一部分有着一种悲伤的情绪,所以触键就要浅一些;

而当音乐进行到第二部分时,音乐已经变得非常悲愤,这时候的触键就要深得多;

所以在演奏中要根据音乐形象的需求结合手指、手臂等身体不同的部位,采用合适的触键深度,这样才能塑造完美的音色。

第五,关于触键的速度。每一个学琴者为了训练手指的独立性,最初学习的就是“高抬指,快触键”这种方法,这样可以使声音具有颗粒性。但是在肖邦的夜曲演奏中,大量的歌唱性乐句和安静的音乐形象就要求演奏者用比较慢的触键速度以获得连贯的声音。

在肖邦夜曲的教学中,音色是一个最为抽象的知识点,这完全取决于学生对声音的听觉和感受,教师在教学时,可结合一些专题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区别不同音色的表现力。例如可以让学生演奏乐曲中的旋律部分,分别用高抬指的触键方式和贴键的触键方式来区别不同触键高度的音色特点;引导学生用向前推、向后拉等不同的触键方向来区别不同的乐句走向;用手指轻柔的触键和手臂重量的较大力量的触键来区别不同身体部位的运用对音量和力度层次;用不同深度的触键来体验不同的音色表现力;用“高抬指,快触键“和慢触键来区别不同的连贯程度;使学生在对比中获得对声音的感悟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可以通过观摩一些演奏视频来分析不同触键方式产生的不同的音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口袋老师
过路人观察记
爱唠叨的妈妈
我爱美的奶奶
Myfriend薛超
啊,这个人可真“懒”!
一个熟悉的人―妈妈
泥泞的路面不见了!
假表扬
原创
我家的超级侦探
为什么?
诚实与信任
爱写作的爸爸
爸爸,请你不要出去了!
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
基于建筑工程监理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基于确保监理指导工作正确下的建筑工程监理规划
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间的关系
浅谈防火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设工程管理承包模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加强工民建施工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的分析
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特点的探讨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技术及施工
《第一朵杏花》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苏教版《燕子》教案之三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五
《第一朵杏花》课堂教学反思
苏教版《燕子》教案之四
《走,我们去植树》课文原文
孙双金课堂实录《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六
《黄鹤楼送别》教案之二
苏教版《燕子》教案之五
《走,我们去植树》诗歌赏读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燕子》教学片断实录
《走,我们去植树》教案之三
《黄鹤楼送别》教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