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对策分析(1)论文

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对策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对策分析(1)论文

随着世界各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在从产品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也是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的特征 1978-2005年,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12.4%的速度,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展,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特征主要有: 1.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经济效益不断提升,197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4.44亿元,1985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1994年再次突破千亿元,到2011年成为继广东后全国第二个突破5000亿元的省份,2005年达到6540.87亿元,比2011年增长14.8%。

服务业已经成为与第二产业一起推动江苏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比例依次是“Ⅱ>Ⅲ>Ⅰ”。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次产业构成1978年为27.6:52.6:19.8,1994年为16,6:53.9:29.5。发展到2005年已经调整为7.6:56.6:35,8,伴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急剧下降,第

二、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3.服务业内部产业层次有所改变,新兴服务业不断拓展。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近年来增长保持稳定,比重相对下降。一些新兴服务行业特别是房地产、信息、计算机服务等繁荣发展,在服务业中的比重相对提高。

4.从劳动力结构来看,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新渠道。随着工业化初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工业部门转移,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趋势比20世纪80年代明显减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趋势加快。

但从总体上看,第

一、

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还处于“Ⅰ>Ⅱ>Ⅲ”的格局。 5.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推进了农业工业化进程,拉动了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由此形成了江苏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为特征的城市化进程。

二、江苏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江苏省总体上(苏南、苏中、苏北的工业化水平差异较大)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但“Ⅱ>Ⅲ>I”的产业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改变,随着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作用的日益体现,以城市化为依托的现代第三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江苏服务业发展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应该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江苏省的情况不容乐观,2000年以来。

江苏省服务业的增长连续五年低于制造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2005年。江苏省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但服务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额的35.8%,不仅比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低。

与国内许多省份相比也明显偏低。 2.新兴行业比重远低于传统行业。

从江苏省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档次,这些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3.地区不均衡导致竞争力下降。

江苏省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具体到服务业方面,发展也很不平衡。

苏北地区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从南到北阶梯分布的特点,且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不利于提升江苏省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三、江苏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1.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1-2005年服务贸易总额不断增长,2001年为14.8亿美元,2002年为20.3亿美元,2003年为22.5亿美元,2011年为31.3亿美元,2005年为32亿多美元。

2.国际旅游业快速发展。2005年境外入境旅游人数378.3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23.4%。

其中外国人262.1万人次,增长22.4%,港澳台同胞116.2万人次,增长25.8%。国际旅游收入22.6亿美元。

增长28.1%。自费出境旅游25.7万人次,增长2.9%。

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成绩喜人。2005年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33.10亿美元。

增长35.1%,完成营业额131.91亿美元,增长28.9%,实现合同金额和营业额当年双超30亿美元。创造历史新高,全年新派出人员44163人次,增长25.4%,年未在外人数100280人,增长10.1%。

4.第三产业吸引外资势头强劲。全年新增第三产业外资项目1128个,协议注册外资75.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7亿美元,其中,新增3000万美元以上的第三产业大项目28个,涉及国际物流、仓储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等。

江苏国际服务贸易是在我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我国整个国际服务贸易面临同样的问题:起步晚,发展虽然较快,但总体水平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江苏省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以下不足:

(1)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逆差持续加大。2001-2011年江苏省服务贸易一直表现为逆差,逆差额分别为9.4亿美元、13.5亿美元、13.0亿美元和17.3亿美元,并且呈现明显的加大趋势。

江苏省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对外贸易发达,货物贸易居全国前列,但对发展服务贸易思想上不够重视,规模较小,服务贸易出口水平较低,与江苏经济大省和在全国的贸易地位极不相符。

(2)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禀赋。在江苏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中,所占份额较大的是商业、旅游和运输,依赖的是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地位重视不够,市场份额较小。

要提高江苏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通过市场化运作,调整服务贸易产业内部结构,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3)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2000年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排名第14位,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2.15%。江苏省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就更低了。

除了旅游业和运输业等具有相对竞争力的产业,其他行业如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等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服务的出口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四、制约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江苏省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所呈现的不足,既有部分属于服务业和服务业贸易自身发展过程的原因,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1.市场化程度较低。

除了服务业的很多行业如广播电视等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外,服务业投资基本上还是以国有投资为主。目前江苏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仍占60%左右,大大高于工业的同一比重。

服务业除餐饮、房地产、住宿、租赁、娱乐5个行业外,其他行业国有投资占到50%以上,有的行业高达90%以上。另外,绝大多数服务行业中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甚至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比例大大高于工业。

以公有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某些服务领域还远未形成。 2.产业化进程缓慢。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由此确立的政策,导致服务业许多领域处于国家垄断、政府管制的状态。许多行业过分依赖政府投入,成了政府全额或部分资助下的社会事业单位,而一些有就业需求的服务领域,一方面政府无力兴办,另一方面社会力量想办却不让办。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决定的推出。使得房地产业从一个增加值可以忽略不计的福利事业成为目前增加值达457亿元,并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

这一事实说明,只要把一些可以当作产业来办的服务领域真正按产业来对待,许多服务行业或服务项目就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就会大幅度增长。 3.国际化水平不高。

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必然导致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由于没有被当作产业对待,由于必须由政府来办,服务业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更多地吸收外资;由于不能更好地引进外资及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难以像制造业一样迅速发展改善。

目前对外开放程度低的领域,基本上都集中在服务业,服务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大大低于第二产业的同一比重。 4.城市化相对滞后。

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服务产品不可能如工农业产品那样,在一个地区生产,在另一个地区消费。

服务业的另一个特点是要求最低的“入门人口”,也就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服务企业才能盈利。服务业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

这就是服务业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的2/3是省辖市和较大的县级市创造的。

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缺乏需求基础,很难发展起来,即使要发展,也只能作为社会事业来办,靠政府资助生存。 5.低端制造业约束了服务业的需求。

由于加工贸易出口的原料和市场大都在境外,为其配套的产品设计研究、交易服务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服务也大都发生在外,因此,加工贸易规模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必然会相对压低当地服务业的比重。这个问题在江苏表现尤为突出。

2005年。江苏省加工贸易(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5.3%,比1990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三来一补”对服务业发展的“挤出”效应,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011年苏州人均GDP达35733元,而服务业比重仅为37.4%,比标准模式比重低7.3个百分点。

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太相称,结构偏差比较突出,这与其制造业及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大有很大关系。

五、江苏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路 1.构筑服务业发展新平台。为服务贸易拓展海外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刨新求变,着力建立现代市场组织形式,引进现代交易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放松产业进入管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一是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快对内对外开放;二是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加快建立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机制;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引导资金使用方式。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为推动力,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全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第三产业层次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进一步开拓国际服务市场,加快进入国际服务贸易高端领域的步伐。增强江苏省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服务出口,对江苏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必须强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在战略上高度认识发展、开拓国际服务市场的重要性,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加快江苏经济与国际接轨,拓展服务业市场空间。 4.以城市化带动服务业发展,促进地区发展平衡。

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状况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提升城市化水平是发展服务业、服务贸易的重要途径。根据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在省内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中。

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认真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各地特色,扬长避短,为服务业整体推进创造条件。 5.发挥江苏省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通过大力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快速发展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在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现代服务行业抢占制高点,在区域竞争和全球化竞争中构筑比较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6.大力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江苏应该抓住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转移的契机,在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寻求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对大量使用高技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型生产者服务业予以高度重视,推动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丹崖山
堆雪人
桃花
犹豫不定的奶奶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包饺子
这就是我
春雨
除夕之夜
美丽的象湖
美丽的秋天
神木的杏花滩
秋天的颜色
春节那场雪
美丽的田野
先进积极入党分子思想汇报
大学生2011年入党积极分子转正思想汇报
预备党员建党思想汇报
创建现代化学校的思想汇报
2021建筑施工员辞职信范文
11月末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党课培训思想汇报:学习党的纲领
12月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2011年末党员思想汇报
关于爱国的思想汇报范文
2011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习思想汇报
800字入党思想汇报
入党积极分子转正思想汇报
实习教师入党思想汇报
自我批评思想汇报
创富人群的形象哲学
紧抓创新发展,振兴原药产业
状元实业家张謇
“三放开”与“白菜三毛”
“渐渐地,我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女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4C营销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汽车空调系统原理与故障检修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战略选择
浅谈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
云南旅游行业的过去和未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机制研究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毛泽东考证《回乡偶书》
浅谈互联网时代境外旅游新玩法
《师说》课堂教学节录
《过秦论》写作背景
《师说》教学设计之六
《过秦论》写作特点
《过秦论》教学案例之一
《过秦论》涉及人物简介
《过秦论》语法修辞
《师说》教学案例之一
《过秦论》结构分析
《劝学》内容提要
《过秦论》教学设计之四
《过秦论》译文
《过秦论》词语古今异义
《过秦论》教学设计之三
《劝学》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