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浅论
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浅论 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浅论 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浅论
【摘 要】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是我国法律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我国现行民法不承认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了胎儿的很多利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不利于胎儿出生后的健康成长。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来论述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建议未来民法典在某些方面赋予胎儿特殊民事权利能力,并明确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范围。
【关键词】胎儿 民事权利能力
一、我国民法关于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
(一)我国现行民法中对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
我国的《民法通则》认为胎儿是没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如我国《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我国《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保留胎儿的应继承的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依照这一规定,遗产分割时,胎儿的继承份额应当予以“保留”,即遗产之权利并非由胎儿即时取得。很显然,我国《继承法》虽然规定了胎儿的特留份,但胎儿享有遗产权利却必须从出生开始,特留份“留而不给”,故我国现行民法是根本不承认胎儿的民事主体资格的。
(二)出生的判断
出生是民事权利能力的始期。出生须具备“出”与“生”两个要件。“出”是指胎儿与母体分离而成为独立体,至于出的原因(分娩或是流产等)、方式(自然产或是人工产)均在所不问;“生”是指胎儿与母体分离后须保持生命,但时间长短在所不问。如果未脱离母体则未出生,如离开母体前或离开时未存活则为死胎,这两种情况均不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而只要其离开母体存活,则不问时间长短均为“出生”,即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简言之,胎儿完全脱离母体,独立存在且能独立呼吸就算出生。
(三)我国法律中关于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与实践的矛盾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出生与否的判断往往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规定,“出生的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出生时间以户籍登记或医院出生证为准,一方面可能造成法律上的出生与实际出生不一致,使实际上已经出生但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及时进行户籍登记或取得出生证的孩子在此期间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另一方面,若胎儿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者出生后办理户籍登记或者出生证明之前,遭受直接或者间接损害,也必然因权利能力障碍而不能以权利主体的身份获得法律保护。由于我国法律否认胎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承认胎儿的人身权利,也缺乏对侵害胎儿利益的行为进行禁止和制裁的相关条款。因此,如何防范胎儿人身利益被非法侵害、如何对受损害的胎儿利益进行法律救济以及处理侵害人等重大问题,就成为法律的一大盲区。
二、我国民法中胎儿的应有定位
杨立新教授提出了人身权延伸保护说,即法律在依法保护民事主体人身权的同时,对于其在诞生前或死亡后的人身法益,给予延伸的民法保护。人身权延伸保护理论立论的基本思想是:在现代人权观念的指导下,以维护自然人统
一、完整的人身利益为基本目的,追求创造、保护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其基本要点是:
第一,自然人在其出生前和死亡后,存在着与人身权利相联系的先期人身法益和延续的人身法益。法律规定,自然人之所以享有人身权利,是因为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在事实上,在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能力之前和终止之后,就已经或者继续存在某些人身利益,这些人身利益都与该主体在作为主体存在期间的人身利益相联系,这些人身法益虽然与自然人的人身权利有所不同,但是维护这些人身法益对于维护该主体的法律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先期的人身法益和延续的人身法益与人身权利相互衔接,构成自然人完整的人身利益。先期人身法益、人身权利与延续人身法益一起,前后相续,一脉相承,不可或缺,都应当进行法律保护。在对人身权益进行保护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保护,就必然导致自然人人格利益保护的残缺,自然人的人格利益就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
第三,自然人人身利益的完整性和先期的以及延续的人身法益与人身权利的系统性,决定了法律对自然人人身权利的保护必须以人身权利的法律保护为中心,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保护先期人身法益和延续人身法益。没有对人身权利的保护,自然人就丧失了最基本的法律人格,丧失了人权;但是如果法律仅仅保护人身权利而不保护自然人诞生前和消灭后人身法益,同样会使自然人丧失完整的法律人格,丧失基本的人权。只有全面保护人身权利和人身法益,才能够维护自然人人格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建立社会统一的价值观,维护社会利益。
三、胎儿侵权损害发生的主要情形
四、生命学的探讨
人类社会是由人的生命个体组成的,从根本上说,一切法律所调整的一切利益,归根结底就是自然人的利益;而一切人的一切利益,归根结底首先建立在生命的生存权上,其他一切政治、生活、劳动、经济权利全部依赖于这个基础。对于生命权的探讨不仅仅是法理上问题,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关于哲学、人类伦理等诸多方面广泛而又复杂的难点。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胎儿具有了人的完整性,如果简单认定出生是主体生成的起点,这无疑是违背科学的。从法律精神的角度来看,法律维持的是公平,保护的更多方面还是那些遭受不公平的人类中的弱小无助部分。如我国法律保护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原则。这样看来,法律忽视对人类出生前的保护,这是与其精神相悖的。既然儿童和未成年人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未出生的人就更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他是所有人类诞生的先期阶段。联系我们的当前国情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意识,法律对于生命权的模糊认识自然有着许多的理由。
参考文献:
[1]佟柔.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1990.
[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3]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修订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4]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上海二日游
- 春游
- 快乐的星期日
- 美丽的海南岛
- 春游
- 今天我真快乐
- 愉快的春游
- 春游
- 游余姚
- 游吴山
- 春游
- 春天的足迹
- 游植物园
- 快乐的节日
- 北戴河一游
- 怎样写入党转正申请书
- 写辞职报告的格式
- 入党思想汇报写作基本思路
- 写入党申请书一些需要注意的
- 入党思想汇报的内容是什么?
-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 辞职报告怎么写?
- 怎样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 写好求职信的10点注意
- 应届生如何写自我鉴定
- 写读后感的三要和三忌
- 如何写好大总结
- 如何写辞职信及范例
- 怎样写发言稿
- 怎么写调查报告
- 地图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中的重要性
-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实践研究
- 以功能对等为基础论商务英语翻译
- 浅谈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
- 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 浅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任务型教学
- 小组工作在研究生参与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 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
- 基于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的有效途径
-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双效交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 治理理论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 关注审题 注重理解
- 地方高校的应用性教材建设思考
- 播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基础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读书故事
- 《灯光》 写作指导
-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和田的维吾尔》 老师语录
- 《灯光》 美文欣赏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二讲义
- 《灯光》 随堂练习巩固篇
- 《灯光》 美文欣赏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海伦凯勒的故事
-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