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自我命题,自评自改——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自我命题,自评自改——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9

自我命题,自评自改——作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 作文是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水平的一项重要环节。而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一件既重要又不容易的事情。

目前,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一般是:老师在课堂上指定一个题目,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而后学生把完成的作文交给老师,接下来由老师评改、打分,最后把作文发给学生。如此反复之。

可是,对于语文老师,最头疼的工作之一,就是选定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和评改作文。若命题不好,脱离学生实际,无法触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无话可说。评改时,若“红笔”过多,容易伤其自尊,失其信心,效果很不明显。对于学生,最苦恼的也是写作文,即使周周写,天天写,也提高不大,有的干脆应付一下,对于老师批改的“文字”,有的连瞧也不瞧,顶多关注一下“分数”多少而已。

由于传统的作文命题和评改方法存在着这些弊端,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改革作文的命题和评改方法,即自我命题、自评自改。

一、 自我命题

命题作文要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至今仍是中学作文教学常用的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谨慎,因为弄不好容易脱离学生实际,致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叶圣陶先生认为,命题作文只是为了便利教学,而于写作规律并不相合。因为实际作文先有材料,后有题目。而学生作文系属一种练习,是先出题后找材料,“其程序与实际作文违异”。对此,叶老强调:教师命题必须切合实际,摸清学生头脑中的“积蓄”,触发其表达欲望,使之“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这样“乃可使练习与实际一致,命题作文与自发作文无殊”。叶老的这番话就是对命题作文这种形式的最好诠释。笔者认为,命题作文这种形式本身无可厚非,长期以来一直被使用,这本身也就说明了它的合理性和生命力。但作文的练习形式很多,不下几十种,如果老是采用这一种形式而没有变化,“今生只爱你一个”,很容易导致单一僵死的局面,不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影响训练效果。从另一方面来看,命题作文是根据特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种形式常在题材、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有较强的规范性。应该说这方面的训练也是学生将来日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如按照一定的要求作一次报告,写一次讲话,写一个说明,做一个总结等,有时还要出题目,限定时间。这些都可以看作命题作文,属于“叫你写你就得写”的那种文章。但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还有很多“我想写就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那种文章。因些我们没有必要抱定命题作文这一种形式不放。况且各种练习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写整篇文章的能力,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根据中学生和心理特点和写作实际,我们提倡采用自我命题的形式,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在练习中慢慢找到“用笔说话”的感觉,从“无话可说”逐步发展到“有话可说”。为此,可以在命题形式上翻出一些“新花样”,如组织学生自编短剧,设计一定情境下的人物对话,有条件的还可以采取一些电教化手段,如听音乐想象作文,看录像片写观后感等,这些都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在训练步骤上不妨“先放后收”,鼓励学生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古人认为“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开始作文尽量不从文体上对学生加以束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二、自评自改

自评自改作文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五个环节:互改、互审、反馈、推“优”、评“优”等等。

1、互改。可以在同桌或同班里进行,要求对字、词、句、段、篇以及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方面全面衡量;并且指导写评语。第一次要求写出几句评语,以后每次递增,保持下去,直到能把整篇作文评改得较有条理、较完整为止。开始学生会感到难度较大,教师应慢慢引导:全篇有多少错别字,造成的原因是什么;用词有哪些不准确,原因何在;有哪些词语用得恰当,用得有特色,原因又是什么;有哪些句子不通顺,毛病在哪里,该如何修改;中心是否明确突出,材料是否典型;处理材料是否详略得当;篇章结构好不好,好的与不足的各在哪里……再根据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题目,强调不同的侧重点。最后再打分,评改人签名。如此几次,学生就能熟悉地进行了。叶圣陶先生讲过,文章是学生写的,最有权利修改的是学生自己。把评改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会很高,也一定会很认真。

2、互审。即交换审查。评改结束后,同学之间交换审查,要求写出审查评语。第一次是若干句,以后逐次递增,如此由少到多。要求审查人必须把原作和评改评语认真看一遍,然后肯定评改人评改的优点,提出不足。审查人也要签名。

3、反馈。即评改和审查结束后,交给原作者,原作者可针对评改评语和审查评语提出自己的看法。下次评改时,评改人和审查人首先看原作者上次的反馈意见。课外可以商讨,若有争执,可由教师评定。

4、推“优”。就是由评改人推荐优秀作文,请原作者在班内朗读,接着由评改人和审查人朗读自己的评语,然后大家讨论,各抒己见。随后由教师总结。

5、评“优”。在朗读优秀作文的基础上,由全班同学评选出最佳作文,由原作者修改后打印出来,挂在学习园地,供大家欣赏。

学生自评自改,可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堆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和钻研教材,同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有比较、有鉴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也使学生的写作量有所加大,增加了作文课堂密度。使过去一个题目一篇作文,变为一个题目要写三篇。如此就能尽快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另外,还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们将终身受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冬天
清明扫墓
画错了地方
小英雄林浩
小燕子回家了
读《落满霞光的竹林》
小燕子回家了
小燕子回家了
驴与蚂蚱
《奇怪的大石头》读后感
吹泡泡啦!
运动会
我们的小飞机
我们的航模
快乐五一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10)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知识产权评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3)法学理论论文(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4)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3)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9)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3)法学理论论文(1)
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4)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4)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5)法学理论论文(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法理基础(7)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2)法学理论论文(1)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8)法学理论论文(1)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之一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三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一
《我为你骄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二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二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之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二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三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一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一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