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9
音美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研讨
音美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研讨 音美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研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目前,高职高专部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分析高职高专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还不够,我们认为要加大力度探讨研究。
一、高职高专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高职的音乐和美术教育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基本照搬艺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培养方向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对学生的专业划分不科学,授课缺乏职业实际内容,不能与职业需要相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相互脱节,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很差。专业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模式不匹配,教学上很大程度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难以真正做到素质综合、相互兼容,所以难以适应职业基础教育的需求。
教学实习往往因人力、物力的不足,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学校实习,甚至有些院校采用“放羊”的方式来开展实习工作,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此外有的把实习的任务推给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开展实习。正是由于这些做法使教学实习形同虚设,因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低。
因此,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尚未形成体系,办学模式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还不够,培养的艺术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发展需要,与成型的工学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差甚远。
二、探索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重大意义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形成适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一定的可持续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种教育途径与机制。
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其一,工学结合使得艺术类学生的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得到显着增强。其二,艺术类学生有更多机会与生产一线的真实岗位接触,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在工学结合中完成了企业新员工招聘和录用的“试用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择业难的社会问题。
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成为社会和文化企业欢迎的技能型艺术人才。利用工学结合资源,激活艺术课教学,引企进校,校企联动,拓宽艺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加强工学结合,全面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养,适应社会文化市场和企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高专艺术专业的最终目标。因而,探究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原则
1、从改革高职高专艺术累音乐和美术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职业艺术教育环境,营造职业艺术教育氛围,完善艺术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践行“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既注重基本理论、艺术素养和创意方法的培养,又注重社会实践和上岗训练的有机融合。
四、构建音乐和美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多个专业并举,把学生学习与实践、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将学生推向就业市场。
2、发挥多学科综合性高职院校的优势,整合调配设备设施、师资等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功能的有效综合。有效推动了艺术教学与艺术作品生产合
一、学习与工作结合,全面提高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人才培养质量。
3、在环境布置、设备配置、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方面,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形成真实的艺术职业环境。
4、探索出一条综合实践教学的路子,带动教学与艺术实践,使他们有机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鼓励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真实的市场背景中进行实践教学,能使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深化。
5、保证教学计划,保障实践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得以落到实处。围绕真实项目进行思考并解决一些教学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提高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提高毕业生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
6、学生的毕业设计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学生采取分组的形式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项目(任务),在工作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工作,以实际工作成果来完成毕业设计。
7、以实践教学促进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在教学实习中用“准就业”的工学结合模式,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实现课堂与实习点的一体化。
总之,只有围绕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条主线,抓住音乐、美术两个专业基本点,以就业和择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才能全面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艺术类人才必要的培养模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次我哭了
- 地球母亲,谢谢您
- 春天
- 游洛迦山
- 万象山公园游记
- 老师,谢谢您
- 自由活动课
- 我的理想
- 2040年的新型别墅
- 我家的庭院
- 我的那只牧羊犬
- 做人不可太贪心
- 小树漂流记
- 骄傲的小鹿
- 无私的奉献
- 论民间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 浅谈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 乡镇行政权力的运作:模式与绩效
- 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
- 网络语言变异词语对中小学生语言发展的侵害探微
- 浅论邓小平与我国外交战略的“两个转变”
-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竞争力及提升策略
- 论孙中山的一“直接民权”思想
- 浅论全球化、多极化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现代社会和谐的理想:政治正义与个人自由的统一
- 对洋快餐转换营销模式给供销社企业的启示
- 浅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 关于提高黑龙江省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的思考
- 谈课堂教学中的艺术
- 《我为你骄傲》写话设计
- 《黄山奇石》讲读教案
-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
-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
- 《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版
- 《可贵的沉默》|人教版
- 《路旁的橡树》|人教版
- 《中彩那天》|人教版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标教材
- 《掌声》教后记二
- 《小摄影师》|人教版
- 《灰雀》|人教版
- 《三个儿子》|人教版
-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