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谈高三历史课的教学与复习

试谈高三历史课的教学与复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试谈高三历史课的教学与复习

" 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方面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这给中学历史教 学与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在高三阶段这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与复习呢?我的看法与做法是:

一、用足用好教材

高考试题虽不是教材的再现、重复、翻版,但也不是脱离教材去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为基础、为依据的 ,因此,首先必须用足用好教材。这里所说的用足教材就是要根据每年的《考试说明》所确定的每一个纲目顺 序,在依据教材进行教学与复习时,逐个展开,一一覆盖。教师的视线要扫描到教材的每一个角落,不留任何 死角,给每一个知识点以应有重视和位置。所谓用好教材,就是把握好教材当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较为重 要的;哪些是属于一般过程,哪些又是属于辅助性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同档次 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的主要矛 盾等内容和世界史中各主要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内容,教师要拓宽深化,给学生提供一片展开想象的自 由天地;对于重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内容则应 在加强理解、综合能力方面给以指导;属于一般过程的内容如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 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要能做到把握脉络,线条清晰;而对辅助性的内容则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使学生分清 轻重主次。

二、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重要的指导用书,因此,作为一名高三历史教师,除了讲好讲透教材每章节内容外 ,还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从《说明》中了解考试内容、范围和要求,掌握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从而 将培养目标自觉地贯穿于教学与复习之中,以适应当前历史高考改革对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能力 要求的实质和水平层次;从《说明》中把握考试形式,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适于选拔人才的新、活 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三、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

高三毕业复习的时间是很短的。怎样合理、科学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与复习呢?我认为将复习分 为三个阶段进行较为合理有利。

第一阶段:复习式的新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与练习 ,其中《中国历史》既可按专题讲,也可突破教材的章节按时期讲。总之,不能遗漏重要的知识点,特别要注 意《考试说明》中已明确了的那些知识点。对《世界历史》可用“滚雪球”式的方法讲述和复习,即一面讲新 知识,一面复习、考查旧知识,加强对高

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巩固。除按此方式进行教学与复习外,在这一阶 段的复习中还应按单元进行“小综合”训练,力求“横中有纵”,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专题知识结构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的四月至五月中旬。在这一阶段中,专题复习与 综合练习相结合,达到“纵中有横”,实现“纵横交错,经纬沟通”。这时,教师可将前面所学知识列成专题 进行讲述式复习,把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连缀成一条条有头有尾的知识链,进而 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在这里,历史专题的划分宜粗线条、粗框架,而不宜细碎、零散。如中国古代 史一般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几条线索,中国现代史则可划分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中 国人民抗争史,中国各阶级的探索史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而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斗争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别史及国际关系史等几个专题即可。同时,在这一 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教会学生运用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及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末,即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这一阶段的教 学与复习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复习迎考的 最佳心理状态。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模拟套题和思维性较强的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 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在这一阶段还要对学生加强培养对问 题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

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近年来,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但依然不可忽视基础知识,因为《考试说 明》中所确定的任何一项能力都不是空的,而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能力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任何高 层次的理论说明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否则就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在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 学习,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熟记基础知识,把课本上的知识要点尽可能准确无误地记忆在头脑中,从而获得大 量足够的感性认识,以便在考试时根据所学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使所学知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得出正 确答案并进行高层次的理论说明与阐释。

(2)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近年来, 历史高考命题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能力考查题特别 是思维能力考查题的比例上升。无论是主观性试题,还是客观性试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无法从课本上找到现 成答案,就连多项选择题的备选项目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对课文的机械照搬,而是提供了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其 命题原则就是立足于对教材基本知识内在本质的揭示。这样只靠熟记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学生的 思维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复习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历史问题、历史事件设问,并作出简繁适当的回答 。特别对那些立意很好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再设计,并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重新组织 、归纳、整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间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目前高考中几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这种题型的测试功能主要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得出正确选项。对于前者可采用肯定法,后者则可通过 仔细阅读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采用肯定和排除法找到正确选项。

填空题:它的主要测试功能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把平时所学的知识根据要求准确无误地填出,并且要 做到字、词书写工整、规范正确,不能出现缺字、漏字、错字、别字和前后顺序颠倒等错误。

材料题:这类题型的测试功能几乎包括了《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要求的全部,是全面展示考生思维能力 的一种题型,解答这种试题首先是审视所给材料及所提问题;其次是分析材料,根据设问要求对材料进行去粗 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从中提炼出观点或最大限度地选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支持特定论点(一般的是以教 材观点为准);最后,科学、准确、完整地做出答案,并做到既简明扼要又逻辑严谨。

问答题:这一题型的测试功能主要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样属对 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题型。问答题是指大跨度、高概括的叙述题和小切口、深挖掘的分析题,以及比较题、评 述题等。无论什么样的问答题,首先必须正确审题,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求答项目 和解答对象。答题中对叙述题强调进行系统的归纳、综合并得出正确结论;对分析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历史 事件的原因、特点、性质、作用、结果、教训等;对比较题则应先弄清题目的比项,而后将比项双方的史实进 行归类、提炼、分析,得出结论;对评述题的解答,应该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根据当时的具体的历 史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叙述和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先叙后评,也可夹叙夹评,评从述出。除此, 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的特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切忌空发议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为奥运喝彩
黑猫警长
回老家
二十年后
记寒假里的一件事
寒假里的一件事
第一场雪
我家的小狗
summer
看奥运会
大年三十的这天
大树和天空的对话
记寒假里的一件事
我和(老夫子)的故事
感谢北京 再见伦敦
财务控制成本理论基础及其构成分析(1)
论现代集中财务在我国的实现模式(1)
近期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浅析上市公司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模式(1)
论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原则
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龙头地位
集团公司货币资金控制的五种模式
跟我一起解读财务风险(1)
私募股权基金将成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1)
浅谈企业如何构建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浅议通过财务预算提高回避财务风险的能力(1)
建立财务稽核网络
股权分置改革业务会计问题的探索
绿色财务管理的产业组织行为分析(1)
对内部控制与公司组织结构变革共生性的探索(1)
《唯一的听众》情景剧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7
《用心灵去倾听》难点解析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5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1
《用心灵去倾听》综合资料
《用心灵去倾听》结构分析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6
《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唯一的听众》有感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补写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