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歌唱音色的选择运用

浅谈歌唱音色的选择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浅谈歌唱音色的选择运用

浅谈歌唱音色的选择运用

无论演唱什么作品,歌唱音色的选择都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和谨慎设计、安排的。不同作品的内容、情感、风格、角色不相同,歌唱音色的选择也就不一样。而这些变化我们一定要懂得,在心理上形成相对的思维模式,同时需要我们丰富自己的修养、阅历等综合素质用歌唱的感觉和灵敏的听觉去辨别。

一、依据内容、情感选择歌唱音色

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表达情感是声乐艺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歌唱音色是情感的外化表现,是情感表达的必然产物。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情感的角度把握作品,进而选择恰当的歌唱音色。就像克里斯蒂说:“感情效果的产生取决于音色的变化,而不是另外某个或某几个因素”。所以,歌唱音色的运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符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对于情感表达所需音色的选择,兰培尔蒂提到贝涅里的英明的指示:“歌唱者需要表达的感情有愤怒、痛苦、恐惧残暴、忧郁、愉快及爱情。愤怒用响而激动的的嗓音来表达;痛苦要求悲戚的嗓音;恐惧——微弱而犹豫不决的嗓音;残暴用丰满、响亮而且略带庄严色调的嗓音;放松、悦耳、适中的嗓音可以用来表达愉快;爱情用亲切优美的嗓音来表达。”

当然,这更多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声乐艺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即使不在歌唱活动中,人们也常以明快、清凉、爽朗、流动的嗓音音色表达愉快的心境;用沉稳、厚重、迟缓、略带黯淡的嗓音以示庄重;用哽咽、嘶哑、浑浊、沉闷的音色表现忧伤等等,但人的感情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并不是用一些标准化的模式就能表达的。所以,在歌唱过程中,尤其在角色塑造过程中,歌唱音色的选择与运用并不是仅仅根据歌词的意思就可以确定的,还要根据作品的某些具体情景、内心情感需求等在生活感知体验基础上去思考、揣摩和建立。这一方面既要符合人物、歌曲的内心情感表达,也是演唱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又要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得到观众的共鸣。

二、依据风格、体裁选择歌唱音色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风格,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格,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正所谓百花争艳方显春,一枝独秀艳也残。所以,歌唱音色的运用也必须要考虑多种风格的变换。其次,演唱不同体材的声乐作品能体现出演唱者广博的声乐理论素养和娴熟的声乐歌唱技巧,同时也为歌唱音色的选择与运用提供了又一参考依据。笔者认为对于声乐作品艺术风格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声乐作品本身的风格

首先,声乐作品的地域、民族风格。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作品风格肯定有所区别,这与当地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审美特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声乐作品的时代风格。即便同一地域、同一民族,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风格变化和音色要求。同是意大利艺术歌曲,十七、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古咏叹调和歌曲要求音色圆润、平静、庄重,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创作歌曲和那波利民歌对明亮、通畅、自由的音色追求就有很大的差异。

(二)音色与创作、表演的风格

首先,从音乐创作的角度讲,歌唱音色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作品的地域、民族和时代外,还要考虑到作曲家的时代、民族、流派的差异。当然由于声乐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歌词的限制,受作曲家个人思想、经历、审美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像器乐作品那样明显,但从理论上讲肯定多少还是会在声乐作品中有所体现。其次,从演唱者角度讲,歌唱音色的选择更多的要建立在歌唱者本人基本歌唱音色的基础之上,结合作品

的需要,创造性的选择和运用歌唱音色。此外,从总体上讲声乐作品体裁的不同在歌唱音色的选择上也会略有不同:艺术歌曲一般是作曲家根据一些优秀的抒情诗所创作,钢琴伴奏与演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音色应该是典雅、明亮;正歌剧庄严肃穆、音色饱满结实,而轻歌剧风趣通俗、音色柔和圆润。

三、依据角色选择歌唱音色

声乐艺术不仅表达情感,同样也用来塑造角色,在歌剧、清唱剧、音乐剧等音乐体裁中均有用歌声塑造人物角色的需要,在中国的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中中也存在。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谱面上的感情术语、力度速度标记等音乐符号和创作旋律上的松紧、宽窄、走向,音高的升降等,作为音色选择的一个辅助依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划龙舟
洗澡
雪花飘飘
我最爱吃的水果
炎热的夏天
母亲的爱
学骑自行车
放火箭炮
小女孩和孙悟空
躲雨
小树得救了
回家吧,小蚂蚁
端午节
我的小台灯
快下雨了
影视广告与视频广告对比研究
高科技发展与专利保护的创新(1)论文
论发展党内民主的对策思考
论公民精神与民主政治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浅谈新媒体浪潮下电视包装的发展趋势
该生效离婚调解协议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及于子女(1)论文
信访制度及信访实践再思考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中国元素
浅析微电影的规制和引导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相邻关系立法(1)论文
简析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中国民主模式
PWFE国际跨界影视娱乐战略 打造《梦幻诛仙2》
中国决策制定过程的三层分析
知识分子在电影批评中角色的嬗变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静夜思》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四组教学设计四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一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五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影子》教学设计五第二课时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四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三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三
《静夜思》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