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研究
" 1. 数字化寻源
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样也充实着音乐的每一个角落。
在传统音乐的记谱法中,以数字方式标记或注释的内容就不胜枚举,如标准音高A=440赫兹;速度标记;音符的名称;音程、和弦的标记;小节的数量等等。在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中,甚至开始直示数字符号,以代表作曲家对作品的诠释。但数字在音乐作品中的研究地位,多数存在于理论的范畴中,用以解释其存在的依据及分析。在实际训练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 数字化的作用
在音乐基础训练中,技术与音乐性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技术训练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准确,只有准确的完成每一个技术要求,才可能较好的体会到音乐表现力。而音乐表现力的完美体现,跟完美的技术是分不开的。
数字化之所以存在,主要的原因就是为所释内容的准确性服务,这也正是我们基础课程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以往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会对一些内容数字化要求,如速度,拍子等,但进一步的数字化分析往往被注重音乐表现的客观要求所忽略。(如节奏的准确性,音高;力度的数值分析等)
虽然作品中的节奏要根据不同乐曲的风格进行音乐处理,但就单纯的节奏而言,其演奏时值应该是统一的。在下列单声部旋律中,节奏间的细微变化,就很难准确的量化。利用数字化图表分析,就很直观的表现出来。(此章参见《多媒体方式下的音乐听觉训练》一文)
特别是多声部的作品,在快速演奏的前提下,单位拍节奏的准确性,决定了乐队的整体效果。如果我们在单位拍节奏训练时,不能使学生准确掌握,在交响作品中,象这样多声部的齐奏将无法想象。
所以说,数字化标准训练状态下的结果是准确,准确支持完美技术的发挥,完美的技术发挥用来更好的表现音乐。
3. 数字化应用
在中音网(www.centrmus.com)中音论坛/中音STN教学系统的数字化音乐教育手段与多媒体技术在音乐基础课中的实际应用栏目中,有一位网友提出的问题非常好,
将教学所需内容数字化,以多媒体电脑的方式再现于课堂,可以解决很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甚至无法涉及到的领域。其应用对象是全方位的。关键要看教师怎样利用这一先进的手段来诠释音乐。
下面这一谱例是我们听写中常用的一例,在传统听辩中,教师利用钢琴给出标准音高、速度后进行弹奏,学生在进行乐谱记录后就大功告成。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音乐训练的重要内容---音乐性。虽然,在教师弹奏过程中,每一遍都包涵着对作品的音乐处理,可遗憾的是它呈现给学生的整体音乐形象,无法统一。
利用MW3或TT作曲家等软件可以比较容易的做到对音乐表现力的描述。在MW3中,其特有的卷帘窗、总体窗口、谱页窗口、事件列表及多重显示,可将乐曲修饰的更加完美,在无限反复过程中,依旧能够准确的表达音乐本身的内涵。
作品中跳音力度;持续音的长度;连线中旋律的渐强、渐弱等整体音乐表现的布局已一目了然。
将修饰后的作品再次呈现给学生,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告诉他们,所学到的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听到了音乐。这就是音乐训练数字化带给我们的第一个优势,准确而不失音乐性。
音乐训练数字化带来的第二个优势,是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大的扩展空间。在以往的听辩过程中,复杂对位的训练基本无法进行,其一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一个标准作为依据;其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举一反三。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训练,无论是针对实际作品还是单纯的节奏练习,都能够准确轻松地完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水城枫泾
- 我爱外婆桥
- 生命
- 一件毛衣
- 假如我有尾巴
- 我爱我家
- 诗二首
- 小草
- 我是鱼痴
- 秋天
- 柳树
- 春天的脚步
- 风
- 我是一只小蝴蝶
- 找春天
- 浅谈审计日记各要素的编写方法及要求
- 关于强化村级经济审计监督的探讨
-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审计思考
-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探析
- 上市公司造假审计十大策略
- 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强化企业或有事项审计的思考
- 政府责任审计初探
- 制度创新推动审计现代化
-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如何为企业发展服务
- 经济责任审计
- 浅谈企业不良资产的审计
- 健全我国审计法制体系的思考
- 信息系统审计——传统审计的一场革命
- 感悟写法──《窃读记》教学案例
- 我的童年(节选)
- 体会窃读的意义──《窃读记》教学案例
- 在心灵表白中倾吐,于举手投足间诉说──《窃读记》教学随笔
- 《窃读记》教学案例
- 《窍读记》教学反思
- 《窃读记》教学案例
- 《窃读记》里的感觉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窍读记》教学反思
- 《窃读记》教后感
- 《窍读记》教学反思
- 作者张钫简介
- 教《窃读记》有感
- 由一节课想到──《窃读记》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