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社会呼唤劳动教育

社会呼唤劳动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社会呼唤劳动教育

"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要求,坚持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但从大范围看,开设劳动课的情况还很不平衡。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课重视不够,不少学校劳动课师资、场地、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社会对开设劳动课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劳动技术教育仍然是晋通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

扭曲的“小五”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但由于种种原因,教育方针在有些地方和学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忽视劳动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调查手记之一:劳动课尚未登上“大雅之堂”。某县30多所中学,没有开设劳动课的占三分之二。县重点初中虽然把劳动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也排上了课程表,但没有确定专、兼职教师,也不要求老师备劳动课,劳动课往往改上数学、语文、英语。谈起劳动教育,该校校长长叹道:“难开展呀!升学压力大,全校上下不得不绞尽脑汁,一心一意提高升学率,劳动教育很难顾得上。咱们关起门来说,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劳’不就是‘小五’吗?充其量是个芝麻,它能堂堂正正地登上大雅之堂吗?”

调查手记之二:家长越俎代庖。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孩子能上中专考大学,把孩子必要的劳动,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全包下来,个别家长还到学校替学生做值日。一位高三“尖子”生接到人民解放军某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邻居们前来祝贺,其父如眼眶湿润。”孩子从小没了娘,他是家里的独苗,我能不心疼吗?为了使他将来有出息,大小家务活我全揽了,连他的袜子、裤头也没让他洗过一次。孩子这次远离家门,我担心他生活上难以自理……”这位家长边说边擦眼泪。

调查手记之三:劳动委员“档次低”,“劳动红花”贬值。某教师这学期改教劳动课,几位好友讪笑说:“谁不会劳动,还要老师教?莫不是不务正业,领着学生闲玩?!”家里人也时常说:“教了十几年书,越教越差劲儿,离辞退不远啦!往后评癣转办公、增加工资你能挂边吗?”某班班干部选举揭晓,唯劳动委员不愿走马上任。“哼!谁不知道,劳动委员属安慰性质,在班委中档次最低。”该生气呼呼地对着班主任老师发牢骚。老李家的独生女圆圆放学后戴着小红花一蹦一跳回到家里,高兴地说:“今天班里打扫卫生我表现得好,老师奖给我一朵小红花……”话没说完,其母上前扯下小红花摔在地上,脸色似酷霜:“真是个榆木疙瘩脑袋!人家学习上争第一名,你却只会出笨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你班的老师也太缺德,老是让学生干活儿!”

调查手记之四;劳动教育被扭曲,劳动被作为惩罚的手段。有些学校的个别老师,对违纪学生实行劳动体罚。某教师立下班规:哪位同学旷课一天,罚他值日一周;损坏桌凳、玻璃,罚他打扫一周厕所;打架斗殴,罚浇半学期花圃。这种所谓的“劳动教育”,往往使学生错误地把劳动视为“劳动改造”,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甚至鄙视、厌恶劳动。

忽视劳动的后遗症

削弱、轻视劳动教育,势必给青少年学生留下“后遗症”。

“后遗症”一:四体不勤,自立能力差。“如今的孩子真懒!”不少家长虽为此怨气满腹,但仍“乐为子孙做马牛”,使孩子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挑吃懒惰的不良习惯,成了生活上的弱者。现在孩子到了十三四岁连叠被子都不会,连内裤、袜子都不洗,连家常便饭都不会做的还不少。孩子进了大学还需父母轮流打扫寝室的怪事也屡见不鲜。在某市勤工俭学工作座谈会上,一位农村中学校长谈到,学校组织学生到新校舍建筑工地搬砖,两位女生掏出新手绢,衬在砖下,二人合抬一块砖。“现在的学生大多娇气,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既磕碰不得,又害怕风吹雨打日晒。”一些老师这样说。

“后遗症”二:不尊重劳动人民。工人紧张繁忙八小时,农民面向黄土背朝天。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平凡的劳动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得以保证。然而有些学生却嫌弃劳动人民,说他们“黑、脏、傻、粗”。某重点高中一位女生,其父和叔父均在矿区工作。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矿区放假,其叔父、婶母到她家做客,中午吃饭她说啥不肯入座,独自跑到外面的饭馆里吃。晚上看电视,众人正看到热闹处,她上前将电视机关掉。客人走后,她嘟嚷着说:“窝囊废,来这干啥哩?

”笔者前不久随市成人教育考察团到河北省丰南县考察农民教育,路过天津在一 家饺子馆就餐。尽管考察团成员除我之外都是处、科级干部,可由于“衣着朴素”,引起一个娃娃的反感:有个七八岁的男孩拉着其母的手踏进饺子馆,扫视一下我们几位,生气地说:“真烦人!今天遇到的都是农村人。妈,咱不在这儿吃啦……”“后遗症”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观念淡薄,不珍惜劳动成果。由于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孩子们很难有“粒粒皆辛苦”的体会,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比穿戴,赶时髦,花钱大手大脚,成为家里的“消费中心”。

一位中学教师反映,有些学生吃鸡蛋、鸭蛋、馒头或面包时,咬一口感到不对味,就随之扔弃。他所在的学校学生每顿饭都要扔掉二三桶饭菜。不少学生学习上不愿吃苦动脑筋,一味追求吃喝享受的坏风气便逐渐滋长起来。有些男孩凑到一块就比谁的服装、领带面料好,谁的皮鞋、运动鞋款式新,谁的手表高级。女孩子则比项链、戒指、化妆品。某小学组织春游,一顿野餐,有些学生竟花去八 九元钱。一位农民告诉笔者,他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寒假回到家里,饭店竟用半个白面馒头擦碗,擦过后一扔了之……老人气愤地说:“我当时训斥他,他还说我根本不懂什么“物质不灭定律”。这孩子扔父母的劳动果实毫不害羞,日后能不挥金如土,能不扔公家的财物吗?”

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

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劳动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劳动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中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术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愈来愈明显。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引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一位著名教育家也说过:“教育不但要发展孩子的智力,还应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没有少年儿童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的一切;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劳动创造一切,劳动使人体魄健壮,劳动使人幸福愉快。适宜的体力劳动能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仅学到了生产、生活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开发了智力,越来越聪明。“少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指尖上。”这话很有道理。学生通过参加劳动,还锻炼了体力,培养了毅力,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质。

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不仅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以巍峨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命之爱
生命本是风景
幸运的战争孤儿
一张旧照片
战争下的孤儿
战争与孩子
废墟中的孩子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战争是魔鬼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什么是生命?
战火中的哭泣
战争中的孩子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月亮的心愿》范文 忙碌的一天
《月亮的心愿》考点练兵
《月亮的心愿》训练素材
《月亮的心愿》趣闻故事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两只鸟蛋》重难点分析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梳理
《两只鸟蛋》老师语录
《月亮的心愿》范文 照顾妈妈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1
《乌鸦爱妈妈》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2
《月亮的心愿》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长着翅膀的女孩》